论金融发展与就业增长

2017-10-10 02:29高子涵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劳动金融经济

高子涵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 海淀 100871)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我国,增加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在“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就业问题”[1]。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失业人数急剧上升和新增就业群体就业困难,增加就业已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通过金融政策促进就业。为此,2008年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第十九条“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类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党的十八大更是将促进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金融与就业关系研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纵观现有金融发展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金融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被隐含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之中,鲜有文献直接实证金融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而金融发展与就业促进的关系自然地被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Goldsmith[2];King and Levine[3];Pagano[4]等)所替代,现有研究不能深入阐释金融发展对于实体经济所起的作用,忽略了金融的作用,也不能对就业的决定机制有透彻的认识。

从现有文献中,大致可以梳理出金融影响就业增长的逻辑。Goldsmith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提出金融发展概念,金融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变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金融市场落后、金融机构效率低下和政府主导金融发展的特点,Mckinnon[5]和Shaw[6]在Goldsmith研究基础上,发展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抑制现象的存在使得不到资金支持的企业只能通过“内源性融资”来进行技术创新,严重地阻碍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同时也制约了就业增长。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来看,金融政策深刻影响着包括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等在内的宏观经济变量。Rousseau指出金融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证券来降低人员招聘和解雇成本,进而促进就业[7]。Pagano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影响就业市场的三个途径:增加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可能会影响就业岗位的分配。

在国内文献中,金融发展与就业关系的揭示只能间接地从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中获得。基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证实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8]。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反向关系[9],其政策含义是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部分国内学者依此提出通过经济增长实现就业促进的政策建议。王元月,王青照[10]直接实证了金融发展与就业促进的关系。杨小玲[11]认为,总体上中国金融发展束缚了就业,金融机制改革需进一步的加强。杨艳琳,陶新桂[12]证实金融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就业扩大效应,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产业的就业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总体来看,随着就业政策成为理论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金融政策与就业促进的关系,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但受制于微观数据的可获得性,偏重宏观数据,理论和实证创新力度不大。而对于就业人口规模庞大的我国,亟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逻辑。

二、金融促进就业增长的机制

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设施,金融业是连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纽带,金融政策是现代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金融市场落后、金融机构效率低下和政府主导金融发展的特点,在金融抑制状态下,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困难,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城市主要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有限,导致过剩劳动力只能寻找低工资工作或者处于失业状态。金融深化理论指出金融深化的就业效应,利率的上升将使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上升。在劳动力同资本发生替代或土地同资本发生替代之处,资本价格的上升,诱使投资者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从而会扩大就业水平。金融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引发就业效应:一是金融发展直接就业效应,即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产生劳动需求;二是金融发展间接就业效应,金融系统通过动员储蓄、发放贷款、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和支持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间接就业增长。普遍来说,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随着金融深化进程加快,市场成为金融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金融资产实际收益率逐渐上升,这增加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为了获得较高利润,投资者的理性行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取代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劳动取代资本,这将带来就业增长。金融深化通过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和降低实际利率,会推动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就业。

(一)金融产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从1978年的68.16亿元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57.5万亿元,不考虑通胀因素前提下增长了近844倍。金融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比重逐年上升,2014年和1978年金融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为0.73、0.19,前者是后者的约4倍。用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金融业占GDP比重)的贡献率来衡量其直接贡献,由1978年的1.9%上升到2015年的8.5%,金融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金融业吸纳的劳动力人口相对较多,特别是对经济、金融、计算机、通信、数学、管理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需求旺盛,且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各个分支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就业吸纳能力将进一步增加,金融产业直接就业效应作用将不断强化。

(二)金融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

把就业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优先目标,必须从片面考察劳动供给或劳动需求问题转变到全面把握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协调问题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劳动供需协调,即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实际工资与劳动供需协调。假定劳动市场是由劳动供给市场LS和劳动需求市场LD组成,当LS〉LD,劳动需求不足形成劳动缺口,导致劳动供需失调。令sncr表示劳动供需协调率,即sncr=LD/LS,sncr∈(0,1],以金融发展、资本投入等引起的就业促进的均衡结果是sncr=1,此时劳动市场出清,劳动力就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有劳动力都能实现就业。另一种极端情况是sncr=0,劳动需求为零,经济状况恶化到极点,所有劳动力都将失业。现实中,sncr在(0,1]之间波动,如何让其接近1,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

图1 劳动市场供需模型

实现劳动市场均衡有三种思路:一是移动劳动供给曲线;二是移动劳动需求曲线;三是供给和需求曲线同时移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移动劳动供给曲线实现劳动市场均衡不现实,原因是受庞大的人口基数影响,劳动力供给持续刚性。从就业市场供给测来看,就业主要面临四方面的压力: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外需急剧减少对我国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带来了周期性失业;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地区的转移;三是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结构性失业人数增多,比如出现大量的城镇下岗职工;四是日益增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从中国的就业轨迹来看,1978年以前由于实行严格的户籍管制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低技术含量的农业耕作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就业不足问题没有显性化。然而1980年代后,由于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程度加深加大没工作经验人员就业压力、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国企员工裁减,劳动供给急速增加,使就业问题凸显。“自然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将长期共存。从就业市场需求侧来看,最近几年我国就业增长弹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因此,移动劳动需求曲线实现劳动供需协调较为可行,其实现路径为金融系统利用自身信息优势,通过支持技术创新、新工艺的生产普及和国家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优质融资服务,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就业增长。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机构在储蓄—投资转化中效率提高,这将增加企业贷款可得性,缓解我国金融压抑状况,促进实际产出增加和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作为发展中大国,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实现储蓄—投资的畅通转化,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如图1所示,通过移动曲线,是劳动从低水平的就业均衡点移向较高水平的就业均衡点,从而实现就业促进目标。当劳动需求向劳动供给收敛到较高水平,即sncr=1时,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劳动市场出清,实现市场均衡。为了达到较高的供需协调率,需要金融发展、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实际工资等因素符合就业导向战略。实现劳动需求曲线向高均衡点移动要求国家制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战略性决策。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小微企业逐步成为我国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再就业的主力军。随着金融结构逐渐优化,大型金融机构支持大型企业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淘汰低技能劳动者,而中小金融机构的增多满足了小微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发挥传统产业互联网化带动就业的作用,金融部门加大对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极大缓解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近年来,随着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担保公司、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类企业的建立,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度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需求可得性不断提升,带动中小微企业劳动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劳动供需协调率提高。

(三)进一步的思考:关注金融对就业增长的制约作用

对于金融约束普遍存在的我国,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同时,应高度关注金融约束可能会制约创新能力强的新企业产生和发展壮大,而这些企业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出现金融约束制约就业增长[13],目前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信贷资金。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系统加大对高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应高度重视在短期内企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即技术进步造成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14],例如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企业技术进步加速,导致其对农民工总量的需求不断下降,造成农民工大量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短期内会伴随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比如目前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淘汰,产生数量庞大的失业工人。为此,金融机构在贯彻国家金融政策的同时,避免盲目“抽贷”加速企业倒闭及工人失业,应针对企业差异,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帮助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

三、金融促进就业增长的模式

(一)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促进就业增长

一方面金融发展满足了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生过多劳动力需求,也即金融发展促进企业资本积累带来直接就业效应;金融系统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尽管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具有两面性,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就业增长的同时,也会造成“技术性失业”[15]。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在造成所谓“技术性失业”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促进就业增加,因而总体上促进就业增长[16]。技术进步创造就业内在机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的收益通过产品价格、工资等的灵活调整转化为产出和就业的增长,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通过产品创新直接实现的就业补偿,如通过创造出新产品、新机器、新产业部门直接促进就业增长;另一类是通过工艺创新间接实现的就业补偿,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产品成本的下降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劳动收入提高,由此促进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产出和就业增加。就业的总量及结构变动取决于技术进步构成及其技能取向的演变趋势,为政府综合治理失业与促进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增长

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意味着第二、三次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比重的提高和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逐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的产业结构。从我国三次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全球经济周期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大量低附加值工业企业关停,迫使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下,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之第三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安置成本低、就业容量大等特点,第三产业也将成为就业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外部融资普遍依赖性强,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初期,对金融支持更加敏感,外部金融支持直接决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因此,通过金融支持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成长,将有力提升社会总就业水平。

(三)推动城镇化进程并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

城镇化的过程中天然需要大量软硬件资本投入,比如硬件方面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方面需要配套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体系,这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财政投资和城建自筹资金不管是从资金效率和资金规模上都是远远不够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城市化过程中往往都存在“资金瓶颈”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金融部门大力支持,发挥其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具体到我国来说,由于城乡差距大,农村劳动力向城乡流动规模逐年增多,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进程,必然增强我国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消化农村流出的大量劳动力,这个过程中金融支持是关键。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金融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通过金融发展实现就业增长是一条可行之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政府为金融部门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金融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把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转变为就业拉动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符合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第三产业不同行业具体特点,开发出针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成长阶段的金融产品,扩大贷款覆盖范围,满足企业的个性化融资需求。开发出符合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求的资本市场产品,比如开发小微企业股权转让产品,增加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产品。完善金融结构,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扩大私人部门信贷规模。在扩大金融资产规模、提高金融化程度的同时,引导储蓄资金投入高效率的经济实体部门中去,创造出更高速度、更高水平的就业。

(二)构建有利于发挥金融就业效应的政策环境

一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变化,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流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主动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灵活安排,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的目的。

二是进一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特别是非国有金融机构,鼓励其开发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金融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更多地吸纳就业。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发展,扩大金融产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坚持金融市场化改革,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合规、合法”范畴内,大胆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实现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均衡,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各类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能够实现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实现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加强相关政策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金融业支持扩大就业再就业的专项金融政策,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待业人员、下岗人员进行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更多劳动人口实现就业。鼓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租赁业、外汇业、期货业等金融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金融发展模式,改变银行为主的金融发展格局。

四是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促进就业增长。近年来,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其互联网金融产品种类多,用户多,融资方式灵活,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服务到的“长尾”人群,特别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供给侧改革的效应愈发明显,互联网金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直接劳动需求不断增加,极大的吸纳了与互联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求职者,带动“平台型就业”和“创业式就业”。据2014年2月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布的报告,在报告调查期间淘宝共有339.71万家活跃网店,若按平均每个网店雇佣员工数2.55人计算,淘宝平台创造了866.22万个就业机会。

(三)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技术创新

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解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而技术进步既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创造就业的根本保障,因此,应高度重视金融支持技术进步,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新岗位来吸纳更多劳动力。为此,激励金融系统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就业增长,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解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以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增长,最终达到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好技术进步的人才准备。同时,各级政府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的科技促进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我国技术进步水平,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增强技术进步吸纳就业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金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热爱劳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