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永学 供图/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局民俗办
土族人的中秋节
文/东永学 供图/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局民俗办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的地方。这里,是七色彩虹的家乡,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是吐谷浑王国大营扎寨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有独特的口传艺术——土族花儿,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让我们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感受互助土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每一个传统节日我都会回家,阿爸阿妈健在的时候一定回去;如今二老不在,但老家有我的根,有大哥一家,我还是习惯回老家过节。
走进家门,喝着大茶壶熬出的茯茶,吃着刚蒸出来的新麦面做出的月饼,一种久违的感觉让人莫名地感动。如果没有老家,没有麦草熏蒸出的这种特别的味道,我就是一个真正的浪子,节假日也就找不到一种家的感觉,一颗心也就无所归依。
中秋夜,蒸一个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大月饼,上面按自己的心愿做上不同寓意的面花,月亮出来的时候敬献在院子中间的花园墙上,还献上一些水果。大嫂洗手漱口,在花园的煨桑炉里点燃了麦草,上面放上柏树枝,再放上青稞炒面,开始叩头祷告,祷告月神保佑一家人,保佑天下苍生平安。
之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始过节,大哥又想到了远在浙江打工的四弟,嫂子又开始牵心在北京上学的我的女儿,我和媳妇宽慰他们说:“两个人在外面过得比我们还好,不必牵心。”说是如此劝说,媳妇的眼睛还是红了,毕竟唯一的女儿远在北京,母女连心啊。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土族人家都会煮点羊肉,或者用猪肉、粉条、萝卜、洋芋(土豆)块等熬一锅熬饭,请来左邻右舍的长辈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土族人一直尊奉一句话:“好穿的自己穿,好吃的给人吃。”
无酒不成席,没酒不叫宴。土族人的每一个节日里一定要有酒。铜或者铁酒壶里暖好了酒,端起酒杯给老人们敬酒,老人们就会用无名指弹指三下,之后会唱起酒歌,用歌声祝福吉祥团圆。
今夜是中秋夜,喝着酒,我的脑子里开始排列出一些古诗人描写月亮和中秋节的诗词,今夜的月亮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一份心愿,古今诗词中的中秋月与天上的皓月相映生辉。
按照传统的习俗,土族人以前不过中秋节。大哥给吃饱喝足之后不安分的小孙女讲起了土族人关于中秋节的一个传说。
土族人家不过中秋节,说的是很早的时候,一次匪乱发生在中秋夜,那天晚上月亮特别亮,匪徒就快要杀完一个部落所有的人,这时候,一位白胡子老人抓了一把炕洞口的草灰扔向月亮。不一会儿,一大块黑色的云团遮住了月光,才有一些土族人活了下来,繁衍到现在。
写出的这个只是概要,传说情节曲折悠长,细节刺激恐怖,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真的也罢,杜撰也好,青藏高原上一部分土族、藏族人家真正不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会对着月亮扔一把灰,之后悄悄地睡觉。至于原因,有很多种版本的传说,只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些不一样,有老人讲起故事时习惯说:“很早很早以前,那是八月十五的晚上……”
从记事起,我们家一直过着中秋团圆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我想到了自己写的一首诗里面的几句——
今夜,月光妆扮了节日的良辰美景
今夜,亲情覆盖了时光的阴晴圆缺
今夜,爱和酒神端着玉杯称兄道弟
今夜,一杯酒承载着千万年的诗魂
(东永学,土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鲁院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题目:高原精灵
简介:早上7:00,我们离开日土县,踏上新的旅途,沿219国道前往新疆叶城。沿途看到黑颈鹤、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在草原上自由欢快的活动,如同精灵穿梭在大地间,生动而有趣。在山坡上,这群野驴在晨光下悠闲的吃着草。
相机型号:NIKON D610光圈:F7.1
曝光:1/1250
ISO:500
作者姓名:朱诗义
Vision
摄影爱好者。2016年,摄影作品《白头翁采花》参加陕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国梦”摄影大赛,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