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让记忆永存人世
——读《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

2017-10-10 08:36冉玉杰
中国西部 2017年9期
关键词:巴蜀古城古镇

文唐 林 图冉玉杰

不止让记忆永存人世
——读《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

文唐 林 图冉玉杰

最近读到冉玉杰、彭东焕、李庆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这是一本介绍四川古镇的书,图文并茂,如编者所言,“承载着无数历史文化信息的四川小镇,星星点点地错落在巴蜀秀美的山水画卷中,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镶嵌于广袤的银河,引人遐思,让人向往”。笔者由于研究四川美术史的缘故,又由于建筑属于大美术的范畴,故对四川的古代建筑,包括古代城镇,有过一些研究。因此,我想从四川建筑史的角度来谈谈《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一书。

四川的城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四川的历史当然包括1997年分治前的重庆整个行政区。

史前时期至战国时期。史前时期,四川古城就有新津县宝敦古城遗址(新津县龙马乡宝敦村)、都江堰芒城遗址(都江堰市青城乡芒城村)、温江县鱼凫古城遗址(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郫县古城遗址(古城镇古城村)、崇州双河与紫竹古城遗址(崇州市上元乡双河场和燎原乡紫竹村)等。这6座史前古城其绝对年代大约距今2875年到4500年,均为宝墩文化的城址。成都平原早期古城群是目前为止所知晓的中国最早的古城群之一。商周时期,四川古城主要有广汉三星堆古城和成都金沙古城。战国时期,蜀守张若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于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九月完工,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才算正式建立。

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得蜀而“天下并”,秦灭巴蜀,并在巴蜀故地设置巴郡和蜀郡,后又分巴蜀故地置汉中郡(《华阳国志·巴志》),县治城市约在31-41个之间。到汉代时从蜀郡分置广汉和犍为郡,号称“三蜀”,成都是三蜀的中心城市。西汉时,今巴蜀地区境内共有5个郡治城市,58个县治城市。东汉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时,在今巴蜀境内共有62个城市。同时,巴蜀一大批城镇也开始产生,涪陵、阆中、合川、丰都等,共达19—41个之多。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成都已成为“西南大都会”,是唐朝中国的第二大城市,故谚称“扬一益二”。从年代顺序来看,成都建城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商代的金沙遗址(及成都抚琴小区、十二桥遗址等)—战国蜀开明王城—秦汉大城、少城—隋代扩筑城垣—唐代扩筑罗城,巴蜀地区的许多大的州县成了当时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如梓州(今三台县)是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夔州(今重庆奉节),郡属云安县,“利走西方,吴蜀之货,咸萃于此”等等。

宋代,成都在两宋时代仍保持全国商业大都会的地位,与汴京、杭州并列为全国三大都市。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是四川当时的第二大城市。遂州(今四川遂宁市)、果州(今四川南充市)、泸州等,也是著名城市。另外,宋末的抗金战争还促使了四川特有的防御性城市和建筑的出现。1243—1251年间,宋朝在全川修筑了山城20座,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这20座山城主要分布在潼川府路和夔州路的川东、川东北和川南。计有:川东9城为合川钓鱼城、重庆城、多功城、瞿塘城、白帝城、赤牛城、大小良城、三台城和万州天生城。川东北7城为苍溪县大获城、蓬安县运山城、剑阁县苦竹隘、南充青居城、平昌县小宁城、通江得汉城、平梁城。川南4城为泸州神臂城、宜宾登高城、紫云城和嘉定城。川西仅1城,即成都金堂县的云顶城。这些防御城市由于其使用的是石质材料,故今大多有遗址留存。

元明清时期。宋末元初的战争令巴蜀地区人口锐减,在元代近100年间,巴蜀地区的开发基本停止,社会经济没有明显恢复,城市、建筑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蛰伏期。明代,随着明朝全国性的建城活动的开展,四川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府、县所在地纷纷增建了砖筑城墙,城市功能布局也初具规模,进一步发展了宋以来临街设店、按行成街的而已模式,城镇内增加了书院、祠庙、戏院等公共建筑,宗教建筑也有长足发展。明末清初,四川在连续数十年内遭遇四次兵燹,人口急剧下降,生产再度荒残。1661年,全省仅有人丁16000,如果按一丁五口计算,总人口才8万人左右,于是有了第二次“湖广填四川”,至咸丰元年(1851年),四川人口已达到了百万,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0%,居于全国首位。清代中期,城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新兴场镇大量涌现,数量达到了数千个。在场镇和乡村中,会馆、书院、宗祠、戏院等公共性质的建筑大量出现,住宅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临街连排店宅的住宅形式。巴蜀地区(含今重庆)现存的已知的元代建筑约有7处,明代建筑约30余处,另有上千处清代建筑。建筑类型大致分为宗教建筑、祠庙建筑、会馆建筑、住宅、园林等等。

遗憾的是,上述唐代之前的城镇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战争的重创,均不复存在,仅存于史书里,或者,仅存于考古人员的发掘和研究中,也就是说,它们只是在历史文字中,在今天的考古发掘现场,显示出它们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四川现存的宋元明清古镇,如夕阳的余辉,成为四川历史古镇最后的标本。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的出版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一书介绍了今天四川行政区内的24个古镇,这些古镇大多是明清古镇,也有部分始建于唐宋元等年代。它们中既有著名的宜宾李庄古镇、广元昭化古镇、泸州福宝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雅安上里古镇等四川十大古镇,也有不太知名的古镇,如广安肖溪古镇、阆中老观古镇、江油青林口古镇等,图片均为编著者自己拍摄,文随图走,文字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整个书籍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看上去活色生香,非常漂亮。

这些古镇,由于我写作四川美术史的原因(注:中国美术史分为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五个门类),我基本上都去考察过。老实讲,它们大多数的真实面貌与该书中的图片有很大的差异。举例来讲,我曾去过宜宾市屏山县的龙华古镇。龙华古镇位于屏山县龙华镇,号称四川十大古镇。当然它对我很有吸引力。虽然此镇距离屏山县城仅60多公里,但道路崎岖,山高路险,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然而,终于到达后,我有些失望,它远远不是我期望的面貌。我考察过的四川的大多数古镇,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感觉。我曾经将它们与安徽的宏村、西递等古村古镇进行比较,感觉迥异。

那么,在我读完《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后,我就在想,该书的编著者如此费心尽力,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千里奔波,走遍四川大地,为什么会将一些有些衰败的四川元明清古镇拍得如此美丽呢?他们的镜头下的建筑为什么总是呈现出古色古香的一面?他们的笔下为什么总是一些溢美之词?我想这主要是一些古镇的遗存的部分建筑确实美丽,他们只展现了美丽的一面,而故意忽略了它们衰败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他们是想通过这些美丽的图片和文字,来唤起人们保护四川古镇的意识,让这些古镇在将来不再是美丽的文化记忆,而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留传给后人。

四川元明清古镇是四川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们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对它们保护,也就是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具体来讲,我想,就四川古镇来讲,要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申报、评审工作。已确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当地政府要认真制定保护规划,并严格执行。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只有如此,这些古镇才可望重现当年的辉煌。我想,这才是《美丽的文化记忆——四川古镇掠影》编著者们的真实想法,也是他们的美好愿望。

我希望该书编著者镜头下、文字中的这些四川古镇不止于记忆永存人世,而是永远、实实在在留存于四川大地上,并焕发出勃勃生机。(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术史》作者)

(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巴蜀古城古镇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通海古城缀记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良渚古城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古镇之旅
翘街古城
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