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对外传播需打破五种唱衰论调

2017-10-09 04:30徐秀军
对外传播 2017年6期
关键词:份额金砖国家

2017年9月,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中国厦门举行。这次会晤将总结过去十年金砖国家合作经验,规划未来发展愿景,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贡献新的方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各领域合作日益加深,发展与合作成果不仅直接惠及五个金砖国家,还为南南合作和南北协调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如此,目前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还存在许多误解,各种唱衰金砖国家的论调此起彼伏。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只有利用各种对外传播手段和平台宣扬金砖国家合作理念和成果,打破各种与现实不符的唱衰论调,才能将真实的金砖国家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宣扬发展成就,廓清“金砖国家褪色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并且复苏进程十分缓慢。在此过程中,金砖国家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15年金砖国家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权后的经济增长率约为5.0%,比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同期,俄罗斯的经济增速降幅最大,下降11.3个百分点;随后是巴西、中国、南非和印度,分别下降9.9个、7.3个、4.1个和1.9个百分点。①特别是美欧制裁、油价低迷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经济和受政局动荡、外需不振以及国内需求严重萎缩等负面因素影响的巴西经济在近几年中还再度陷入金融危机后的负增长。由此,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的“成色”产生了质疑,并认为金砖国家“褪色”了。

“金砖国家褪色论”的产生,固然有一定的基础,但这一论调仅考虑金砖国家自身经济增长而忽略世界經济的大背景,仅考虑短期增长情况而忽略增长趋势,因此结论有失偏颇便成为必然。为了认清金砖国家的“成色”,在对外传播上既要横向比较经济增长形势,也要全面评估金砖国家的发展成就与贡献。从横向比较来看,金砖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并未因为自身经济增速放缓而发生变化。当前,金砖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并且这种引领作用还在不断加强。IMF数据显示,2016年金砖国家按PPP计算的GDP加权后的经济增速为5.0%,比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高3.3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金砖国家按PPP计算的GDP加权后的经济增速为5.6%,比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高1.1个百分点,比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高3.6个百分点。

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金砖国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IMF数据显示,200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8%,2010年为46.4%,2016年继续上升至51.0%。随之,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00年金砖国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占世界的份额为8.2%,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至18.2%和22.4%;2000年金砖国家按PPP计算的GDP占世界的份额为18.8%,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上升至27.3%和31.4%。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数据,2015年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和俄罗斯的人类发展指数分别较十年前提升了0.092、0.088、0.057、0.056和0.050,其中俄罗斯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巴西和中国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南非和印度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②

展示合作成果,消弥“金砖国家差异论”

金砖国家成员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模式、宗教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前,各成员根据自身国情制订的发展战略各有特色,政策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并且,在重大经济战略问题上缺乏足够的共识和交集,甚至是互相猜忌。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之间存在历史恩怨和现实纠葛,中国与巴西之间关于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巴西和印度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批评,南非对其他金砖国家投资的戒备心理等。即便是取得共识的问题,对于如何推进也会存在分歧。例如,金砖国家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但究竟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并未形成一致意见。这些差异与分歧的存在,为“金砖国家差异论”提供了滋生土壤。这种论调认为,由于金砖国家之间存在太多差异,并且相互之间紧密合作缺乏有效的“黏合剂”,因此彼此之间的分歧不可弥合,金砖国家只能是“一盘散沙”,相互合作不过是“同床异梦”。

诚然,国家之间的差异有时会成为合作的障碍,但并非存在差异就不能深入合作。恰恰相反,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建立在优势互补、交流互鉴的基础之上的。将差异与障碍划等号,将分歧视同于分道扬镳,既得不到理论支持,也找不到现实案例。金砖国家合作的持续推进,必须充分认识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这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深化合作的基本要求。“金砖国家差异论”无疑是夸大了金砖国家之间差异与分歧的消极作用,而忽略了差异的互补作用。事实上,分歧也能够成为合作的动力,金砖国家合作成果的取得,正是在不断弥合分歧、求同存异,逐步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充分展示金砖国家合作取得的辉煌成果,就是驳斥“金砖国家差异论”的最好注脚。自2006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金砖国家合作行稳致远,在机制建设和各功能领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机制建设上,金砖国家成员已由原来的四国扩大到五国,形成了领导人会晤机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专业部长会议、协调人会议等多层次协调与交流机制以及金融论坛、工商论坛、智库会议、企业家论坛等多种形式的配套活动,并与各自所在地区的许多国家建立了“金砖国家+”对话机制。在财金、外交、经贸、工商、农业、卫生、城市、科技创新、统计、知识产权、合作社、智库等功能领域的务实合作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尤其是新开发银行的成立和正式运营以及应急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为金砖国家长期稳定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托。endprint

挖掘共同利益,化解“金砖国家冲突论”

金砖国家都是拥有远大发展目标的新兴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提升地区和国际影响力。在一些领域,为了争夺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和市场,相互之间必然会产生竞争。而且,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相互交往的持续加深,金砖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很可能会更为广泛,经济竞争也可能更加激烈。这便成为“金砖国家冲突论”的基础。“金砖国家冲突论”与“金砖国家差异论”有相似之处,但它更侧重于强调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这种论调认为,金砖国家的经济战不可避免,并且,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上的冲突甚至会演化为政治和军事冲突。

从历史来看,竞争与合作并存是国家之间关系的通常状态。竞争与合作并非互相排斥,相反,两者之间常常共生共存,不可分割。通常地,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需要合作,否则就会导致两败俱伤;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离不开竞争,否则合作就没有生气。因此,国家之间存在竞争并不可怕,竞争也并不必然会导致冲突。只有没有共同利益、以邻为壑的竞争才有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线。金砖国家之所以走到一起,并建立多种层次的合作与协调机制,目的就在于避免相互之间产生恶性竞争,而为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保驾护航。

从现实来看,金砖国家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砖国家拥有继续提升经济实力的现实要求;二是金砖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方面拥有利益交汇点;三是金砖国家拥有继续提升国际地位,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与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共同诉求。③在一个国家之间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仅靠一己之力来实现,并且一国应对自身面临的经济问题与挑战往往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支持与协作。在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在改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平地位并发挥与自身实力相符的影响力方面,金砖国家合作更是不可或缺。应对“金砖国家冲突论”,既要在行动上不断创造和扩大金砖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也要在对外传播上将这些共同利益彰显出来,为金砖国家营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氛围。

弘扬金砖精神,破除“金砖国家威胁论”

在西方理论界,有一种观点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对现存的大国构成威胁,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武力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便变得不可避免。这种观点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因而被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近年来,在一些西方媒体大肆炒作“修昔底德陷阱”时,“金砖国家威胁论”应运而生。这种论调主要从西方既得利益国家的立场出发,认为金砖国家的崛起将挑战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改变现有国际体系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使西方国家的既得利益遭受损失。

毋宁说这种论调是强权逻辑。从现实情况来看,“金砖国家威胁论”也得不到有力支撑。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不仅直接惠及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还推动了所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且,金砖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并未导致军费的大规模扩张,所谓的威胁便无从谈起。根据《简氏防务周刊》发布的年度国家军费报告,2016年金砖国家军费支出总额约为3200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支出的份额为19.0%,同期金砖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为22.4%,军费支出份额比经济总量份额低3.4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军费支出额为1917.52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支出的份额为11.4%,同期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为14.9%,军费支出份额比经济总量份额低3.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美国军费支出总额超过6220.35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支出的份额为36.9%,同期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仅为24.7%,军费支出份额比经济总量份额高12.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金砖国家提出并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持。所谓开放精神,即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所谓包容精神,即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所谓合作精神,即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所谓共赢精神,即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④在对外传播中,大力弘扬金砖国家的合作伙伴精神,不仅有利于破除“金砖国家威胁论”,更能为大国之间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开展新型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倡导持续发展,粉碎“金砖国家崩溃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并由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由于基础弱、底子薄,在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情况下,金砖国家成员普遍采取粗放式增长方式,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甚至以牺牲环境、健康为代价。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变化,各成员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增长方式。但受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突发性因素的叠加影响,金砖国家的总体经济增速出现持续放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潜力出现质疑,并在“金砖国家褪色论”的基础上炮制出“金砖国家崩溃论”。毫无疑问,这种论调更是不堪一击。根据IMF预测数据,未来五年,金砖国家经济年均增速仍将达5.7%,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比发达经济体高3.8个百分点;同时,金砖国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有望继续提升至26.6%,按PPP计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5.3%。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经济问题与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速比1929年后的大萧条时期更慢,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也难以得到改观。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早在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时,五国领导人就予以充分關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提出:“实施《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及多边环境条约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向。”⑤此后,五国都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并积极推动达成和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但国际社会不乏有人对金砖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取得的进展缺乏认识,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仍视而不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倡导金砖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中联部2017年度课题“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Gaining Momentum? 2017.

②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Human Development for Everyone, 2016.

③徐秀军:《制度非中性与金砖国家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6期。

④习近平:《新起点 新愿景 新动力——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

⑤《“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09年6月17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份额金砖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2017年金砖五国电影展”举行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什么是IMF份额
创新合作为金砖国家增色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