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娥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可激活古诗词教学,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意义深刻的词语,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创设意境;形象感知;启迪思路;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215-01
古代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处于新疆博乐这一边陲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并合埋地运用,可激活古诗词教学,使原来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易懂。
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古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教学《忆江南》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忆江南》,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细听,遐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诗词还牵涉到不少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借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图片、幻灯片、投影胶片等创设情境,在此情境中,潜心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如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借用了历史学科的《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告别,顺江而下去广陵,在图上标出黄鹤楼所在地(今湖北武昌)、标出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从图上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孟浩然向东去繁华富庶的扬州,李白的满心高兴欢畅。在此情境中,无须教师多讲,学生的所学所得却过目不忘。
二、感情朗读,体悟美感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學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形象感知,启迪思路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质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参与性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人机参与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如,在教每一首古诗时,我首先发动学生收集与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名人对该诗的评价等),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先了解作者简介,再理解诗意;或先理解诗意,再查阅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进而更深刻地领会诗的意境;或先熟读全诗,再逐句理解诗的意思,碰到难题再查阅有关的资料等。这样,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其他古诗,或阅读有关古诗的其他资料。而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争取老师的指导,化解难点,由浅入深,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并巧妙合理地运用,就是为了激活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