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10-09 11:02赵丹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赵丹丽

摘 要: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很无趣,因此,语文课的教学质量难于提高。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本文从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努力激发语文趣味三个方面,论述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157-01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实践探索: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中的不和谐因素,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这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愉快的课堂环境,不但消除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障碍,而且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

平时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宽松、和谐、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走神了,教师要善意的提醒他们;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教师要更多地给予鼓励;学生上课表现进步了,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等等。课堂上要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回答”,要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参与。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好的导入语是一堂精彩语文课的开始,更应摄人心魂。许多学生平时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所以每节课的兴趣激发,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设计课堂导入这一个教学环节呢?

1、用歌曲导入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我上过好多次了,在备课时,我曾设计过各种导入方式,也看了很多的教学参考资料,大部分教参都是以询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为导入语,缺乏新意。我忽然想起,流行于80年代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水手》歌曲。于是在上这篇课文开始时,就用这首歌导入,并鼓励学生一起跟着唱,我问,这首歌适合什么处境的人听?学生回答说:“适合遇到困难、挫折的人听”。我由此引入课文,这样,课堂气氛更融洽了,可见,一个好的导入是一堂优质课的龙头。

2、描摹情景导入

我在上《狼》这篇课文时,曾设计这样的导入方式,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傍晚,太阳下山了,天越来越黑,你一个人在森林中走,风呼呼地吹着,你发现前面树丛中有绿光在闪,伴着一声狼嚎,你害怕了,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就顺势引入到 《狼》这篇课文:有个屠夫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遇见狼,他是如何应付的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快走进本文。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文学习。

3、用图画导入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课件中的图片等导入新课,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制作课件,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领略到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感受苏州园林建筑技术的精巧,这样文中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具体。对于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学习,利用图画导入,可以解除学生的内心沉闷,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例如,《三峡》、《答谢中书书》、《桥之美》等课文,我同样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方法还有很多,悬念导入,质疑导入,故事导入,析题导入,事例导入,旧知导入,诗歌导入,背景导入等等,好的开场白可以为课堂加分。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以,教师不能轻视它,一定要精心设计导入语。

三、努力激发语文趣味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创造性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充满欢愉和意趣,使学生的注意和思维达到最佳状态的教学境界。”语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具体的教学过程是重中之重,教师上课要讲究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要用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去开启语文知识宝库,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那么,怎样激发语文课堂的趣味呢?

1、文化知识激趣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璀璨文化,这永远是我们语文课堂的财富。把我国传统的文化灵活运用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的称谓、官职、礼仪等文化知识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我们语文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语文永远是和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竞赛活动激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创设竞争情景来激发学习兴趣。把竞赛引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荣誉感,好胜心,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为课堂创造适合学生的竞争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更积极更自觉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语文课。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要巧妙组织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在课堂上乐学,在生活中广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是一种享受,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何愁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2]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刘金凤、赵玉峰 ·《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6期

[4] 苏枫芳·《关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思考》·中国科技·200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