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方法和基本途径,以期对高校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近几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他们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审视则发现,有少数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不成熟,思想认识存在偏颇,片面强调业务素质的提高,对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要求不高,思想活跃但缺乏政治敏锐性,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然而,大学生与高校青年教师年龄差距不大,经历相当,他们喜欢与青年教师接触交流,因此,青年教师的思想、言行、学识修养、为人处事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大学生的品行及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决定着或影响着高校能否持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针对目前高校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方面与高校所肩负的政治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对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总体情况看,其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知识面宽泛、专业知识扎实,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工作热情甚至激情,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部分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不足。
1.1 政治意识不强,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部分青年教师十分重视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其政治意识淡薄,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对政治活动消极应付,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修养,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认识不明确,对党的认识模糊,不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没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言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最终导致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在大学生中过分宣扬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或发表一些过激的、或错误的言论,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2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应有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观念
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甚至是家族的特别关爱,再加之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潮的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在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好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自由、民主和个人利益,对必要的教研活动、部门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要么找各种借口不参加,要么消极应付,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大局意识不强,规矩意识弱化。
1.3 责任意识较差,缺乏社会主义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充分说明,作为高校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任。但现实情况情况却是,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不高,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责任感、事业心和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负责,有照本宣科的,或者只注重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是否真正学懂了,也不愿花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思想动向不了解,不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教书不育人。
2 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1)强化思想引领,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钙。作为高等学校的广大青年教师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同样需要理想信念之钙,如果缺钙同样会得软骨病。因此,必须强化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既务虚又务实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是说教,还应当切实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多与青年教师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或实实在在给予解决。比如,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把教师与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各方面业务的指导,从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关爱帮助中增强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3)具化考核奖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就是搞一些宏观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空洞的说教,被视为是“软任务、虚任务”而被弱化,那么,如何将这一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和激励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具体的、规范的、可操作的、能量化的指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定期检查和评估。比如,将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一个长期不参加或不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政治活动、文体活动、教研活动的教师,你能说他有团队协作精神?你能说他有集体主义精神?你能说他有大局观和责任心?同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對业务工作好和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考察培训、干部选拔任用等过程中予以优先;对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较差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只有逗硬考核和奖惩,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才能最终确保思政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
[2]程健康,王国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年11月.
[责任编辑:张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