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2017-10-09 20:41李艺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李艺玲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文学性、工具性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立足文本提出有效的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发展学生思维是语文老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有创意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思维,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更是实现教与学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提问应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遵循启发思维,难易适度的原则,做到提问能让学生愉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促进学生导向思维,最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有效提问;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66-02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最主要的途径是师问生答。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语文活动的催化剂。简单、机械的问答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有创意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问题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在授课中穿插提问,师生互动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因为教师运用积累的知识生活实践的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将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期望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应当考虑它是完全不对还是部分不对,应当考虑学生产生这个答案的原因。有时候答案可能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对问题的解决可能是有益的,教师应当注意引导。

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闡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学生为了准确快速地回答老师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是老师的自问自答式的独角戏,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语文教学是极其不利的。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二、课堂提问设计原则

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的识知程度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1、启发思维的原则。现在教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就看教师引导启发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激发、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应注意时间的把握,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诱发,又在释疑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关键处,教师必须从教材出发,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设计问题情境,不断造成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循环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2、难易适度的原则。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其难易程度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唾手可得。实践证明,过难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果提出问题太浅学生没有回味的滋味,不仅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反而使学生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精力分散。有些较难的问题必须提问解决,又预知学生解决问题有一定困难,就得想办法,化难为易,如: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帮助学生扫除思考难题中的障碍;把大题化小题,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千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常此以往,会使学生感到语文难学,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

教《济南的冬天》时,有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所以教师提问时,每个问题应该集中于一点,使用尽量少的字眼来表述。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一个课题,即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经过精心设计的带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能为学生创设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

1、趣味引导,愉悦思维。教师若只是照本宣科,不加引导,就是再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听来也索然寡味。反之,若能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一些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问话,却能调整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2、对比、迁移,导向思维。不少语文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旧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问,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

3、设疑寻疑,主动思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朱熹)足见设疑寻疑是人获取知识,提升才干的主要途径。教师若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设疑,引导学生寻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通过分析、讨论、比较,问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潜质得到了挖掘,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再也不会是“千人一面”了。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