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峰
【关键词】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3—0083—01
地理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近年来,新课改深入开展,各学科也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纵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状况,形势异常严峻,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育观念落后,地理教师地位低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提起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人们认为其只是一门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等知识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最多就是知道方向而已,地理学科由此成了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心中可有可无的“副科”。它的地位低下直接影响着地理课课时的分配。许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开设地理课,每周一两节。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教师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这大大地打击了地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地理学科没有专门的教研组,地理教师随意被划分在任意教研组参加业务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初中地理学科的考试也流于形式,考试结果无人问津。这也严重影响着地理教师在参加职称评定时没有教学成绩,无法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竞争。
2.师资匮乏,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用一句话可概括为:鱼目混珠,杂而不精,地理专业出身的教师屈指可数。有些中心学校有三四十个班,而专职地理教师也就4-5人,其中有些还是半路出家的,基本上是难以胜任本学科教学或者年纪较大临近退休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地理教学缺乏深入认识,地理知识欠缺,认为教地理就是照本宣科,一本书念完了就了事了,何谈传道授业解惑。更有甚者,一些周边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基本未配备地理教师。在期末考试时,只是由班主任监考学生抄抄答案就行了。
3.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且不予挖掘教材。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以“填鸭式”地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的“权威”和“圣经”,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关系,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地理课堂没有任何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更谈不上对教材的研究。有的教师为了敷衍考试,就直接让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往年出现的考点,让学生回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
4.家长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功利性强。在地理被认为是“副科”的思想认识下,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语数英等课的成绩,对孩子学习地理没有任何引导。没有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地理教师也无力改变学生的认识,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在地理师资配备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地为农村地理教学注入新的力量。学校领导也要转变教育理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工作。要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开足地理课。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地理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要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占课现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地理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改变传统评价方式,把改革地理教学评价方法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学生必须了解的重要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作为地理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關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把握地理学科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及驾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育人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灌输,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编辑:孟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