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的路,“宽起来无边,窄起来惊心”

2017-10-09 18:43
环球人物 2017年18期
关键词:冯骥才作家生命

今年9月,天津有一场冯骥才国际研讨会。得知此事,我写了一段话,向他表示敬意:

冯骥才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非虚构作品,都与历史密切相关。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场景,在他作品中得到了富有深度的呈现。除了文学创作,他还把视野拓展到文化保护领域。中国古建筑的保护、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农村村落的留存,在他一次次奔走呼吁之间得到关注。一个作家,在文学和文化保护两个领域大展身手,可谓少见。在这两个领域,他都有极重要的位置。

前几天,我在家翻到了一本书——《冯骥才选集》,这是冯骥才送我的第一套书,闭目一想,我俩认识30多年了。和他熟悉后,我不再叫他冯先生,而是叫大冯——这也是很多朋友对他的称谓。大冯个子高,有1.9米,我个子矮,站在他旁边只能仰视,如果合影,看上去悬殊更大。

大冯祖籍浙江,生于天津,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青年时代,他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师从于恵孝同画师,研习宋元绘画,多次临摹《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大工程”。他喜欢运动,还进过天津市篮球队。除此之外,音乐、民间的老物件也是他的心头好。当然,对他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文学。1966年,“文革”爆发,他提笔写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我读过他的《命运的驱使》一书,得知他在极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写作,非常佩服:

我把自己锁在屋里,偷偷地写了起来,只要有人叩门,我立即停笔,并把写了字的纸东藏西掖。这片言只语要是被人发现,就会毁了自己,甚至家破人亡,不堪设想。运动一来,我就把写好的东西埋藏在院子的砖块下边,塞在楼板缝里,或者一层层粘起来,外边糊上宣传画片,做为掩蔽,将来有用时拿温水泡了再一张张揭出来……但藏东西的人总觉得什么地方都不稳妥。一度,我把这些稿子卷成卷儿,塞进自行车的横梁管儿里。这车白天就放在单位,单位整天闹着互相查找“敌情线索”。我总觉得会有人猛扑过去,从车管儿里把稿子掏出来。不安整天折磨着我。终于,我把稿子悄悄弄出来,用火点着烧了。心里立刻平静下来,随之而来的却是茫然和沮丧。以后,我有了抑制不住的写的冲动时,便随写随撕碎,扔进厕所里冲掉。冬天我守着炉子写,写好了,轻轻读给自己听,读到自己感动时再重读几遍,最后也只能恋恋不舍地投进火炉里。当辗转的火舌把一张张浸着心血的纸舔成薄薄的余灰时,我的心仿佛被灼热的火舌刺穿了。

我初读冯骥才的作品,是在复旦大学读书时。

1978年夏天,我的同学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一文,引起轰动。《伤痕》之后,一系列反映“文革”带给民族伤痛的文学作品如井喷般迸发。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铺花的歧路》讲述的是一位女红卫兵白慧与青年常鸣的爱情故事。“文革”期间,一位女教师被一群红卫兵殴打致死,白慧就是当时打人的红卫兵之一。未成想,她后来下乡期间结识的男朋友常鸣就是那位被打教师的儿子。内疚、悔恨、悲痛,一直折磨着白慧。故事的最后,常鸣谅解了白慧,两人在海边沙滩上拥抱了。《铺花的歧路》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冯骥才一下子站到文学的“风口浪尖”上。

此后几年,他又创作了《雕花烟斗》《走进暴风雨》等好几部小说。渐渐地,他对作家这个职业有了颇为清晰的认识。1984年,他在《我心中的文学》一文中,提到了一个作家应具备的素质:

一个作家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想象力、发现力、感受力、洞察力、捕捉力、判断力;活跃的形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尽可能庞杂的生活知识和尽可能全面的艺术素养;要巧、要拙、要灵、要韧,要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要对千形万态事物所独具的细节异常敏感,要对形形色色人的音容笑貌、举止动念,抓得又牢又准;还要对这一切,最磅礴和最细微的,有形和无形的,运动和静止的,清晰繁杂和朦胧一团的,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作家内心是个小舞台,社会舞台的小模型,生活的一切在这里重演,而且它还要不断地变幻人物、场景、气氛和情趣。作家的能力最高表现为一个个富有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人物。

这是一位入行不久的作家的感悟。以后的创作中,他一直期盼进入这个境界,实际上他也渐入佳境,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创作了《怪世奇谈》《三寸金莲》《珍珠鸟》等作品。2000年,他开始担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和天津市作协主席。

但不知不觉间,我发现冯骥才“走偏”了。他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破败不堪的老城,在这股洪流中快速消失,这势必会对一些文化遗存造成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茶饭不思。他很快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摄影家,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

我本来以为这只是冯骥才文学之路上一个插曲,没成想,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2004年,他在《收获》杂志开设田野调查专栏。那时,他已年过六旬,却一次次到民间寻访,走进田野之间,在工匠传人那里寻找传统的源头。后来,专栏文章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为《民间灵气》。

退休后,我应邀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准备出新书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冯。得知他关于文化保护的演讲没有出版过,我便提议将他15年间的演讲整理出版。装帧设计时,我建议把他1975年写的《路》这首诗放在封底上。在我看来,没有哪首诗更能体现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愛,体现他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

人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谁也不管谁,

我却选定这样一条路——

一条时而欢欣、时而痛苦的路,

一条充满荆棘、布满沟堑的路。

一条宽起来无边、窄起来惊心的路,

一条爬上去艰难、滑下去危险的路。

一条没有尽头、没有归宿的路,

一条没有路标、无处询问的路,

一条时时中断的路,

一条看不见的路……

但我决意走这条路,

因为它是一条真实的路。

冯骥才为这本演讲集撰写自序,题为《说出来的思想》。他坦陈为何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

自上个世纪末,我心甘情愿放下写小说的笔,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演讲于是成了我重要的思想行为方式。从最初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到启动、推动这个项目,从非遗到古村落,从学界到社会,从对文化现实与困境不断深化的认知到每一项重大遗产的普查,全来自思考以及这些思考的传布。

我说过要做“行动的知识分子”。文化遗产的抢救,不仅需要我说我讲,更需要我用行动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这样,我的演讲既有形而上的“思想”,也有与田野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近20年来,它像一条线一直贯穿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的演讲,包含着我每一步思想的足迹,也见证我们这一代文化界知识分子为民族文化而战的思想历程。

2002年清明时节,冯骥才回故乡宁波慈溪,接收冯家祖居。我带上吉林卫视“回家”栏目组,陪他走进宁波,记录他的故乡之行。面对镜头,他说了一段谈及历史与生命的话,让我感触很深:

作家对生命特别重视,对源头特别重视,尤其对于生命的来源,总是要寻找遥远的联系,好像要触摸生命的源头。我觉得生命有时候会有漂泊感,但是故园、故土、故人给你一种安慰,这跟植物一样。一到春天,所有树枝往上长,越长越好,表现一种生命力;可是到秋天的时候,它要回到土地,要寻找土地。

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他的生命一定是三段的:一段是现代时的,一段是属于未来的,一段是自己的历史。我觉得历史也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历史是一种精神,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情感,我们生命的本身,实际都存在于已经失去的一段历史里面。

猜你喜欢
冯骥才作家生命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我和我的“作家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