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槐
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育注重文化理解与传承。“语文”之于“文化”恰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语文”是“一苇”,“文化”就是那茫然之“万顷”。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要自觉地承担起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任,才能固本清源。语文教育的小舟,只有行进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上,才能厚重深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综合体现。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灵魂,也是国家生存的发展的软实力。语言与文化之间天然存在着血肉相联的关系。文化的主要形态是书面言语作品,书面言语作品的构建,其物质基础是文字,其结构方式是各类型的文字篇章,其内容物(或称意识)是能且仅能通过言语来传承交流的。语言作为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依归。语文是言语文化,所以语文教育属于文化教育范畴。良好的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安全的基本保障。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任。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在民族语言明晰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景观,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文化。人们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富有意义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以及生活中的忧患与歡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本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生活的语言里。”母语教育的弱化,不仅会导致国民母语能力的下降,影响个人发展和民族素质,而且会导致疏离母语文化,淡化民族感情,弱化民族精神,危及文化认同。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因此,语文教学要自觉地承担起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重任。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所谓的“学问”,就是对世间万物看得透彻明白;所谓的“文章”,就是一个人阅历丰富、通晓人情世故,就会成为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一个有学问、能写文章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无疑是一个语文素养好的人。因此,语文学习要注重对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传承。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学习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文化教育,表层的旨意是传承文化知识,深层的目的是要诱导、教会社会新主体习得文明的生活态度、生存智慧和生活技能;语文课程,担当着让学生逐步认知书面言语的形式因素,逐步认同民族共同文化,从而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任务。语文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也是文化的外延。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语文。
文化从创造诞生的属性讲是有民族和国家之分,但成熟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财富。如中国的儒道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中东的伊斯兰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文化等都是属于全人类,而且先进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无一不指向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正如余秋雨所讲,古希腊的哲学家在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们在恒河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边散步。而且他们使命当中各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考虑人和人的关系。作为理解传承文化的语文教育还承担着另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播本国本民族先进的文化,吸纳接受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思想,增强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作为文化承载的古今中外经典的阅读,就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判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有计划地激发、引导、点拔学生阅读应该阅读的经典,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先进的多元文化的渗透,必然会成为新朝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