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丽
[摘要]师资结构主要指教师队伍人员的不同素质指标组成比例,以及教师组合内的相关性,能清楚反映出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风貌和实力。教师队伍结构有没有合理构建,对师资队伍建设和社区教育的办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本文论述了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要求和形式,探讨了构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策略,旨在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合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03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1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前言
近年,我国社区发展快,社区教育的培训规模逐年扩大、涉及面更广、内容增多,这对社区教育培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师资队伍是决定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需要不断优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的技能及实践工作经验,发挥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最佳效能,保证社区教育的培训质量。
一、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合理结构的要求和形式
师资结构在进一步细分中,可以分为个体素质结构与群体素质结构。个体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德结构。群体素质结构包含了岁数、职位、学历以及性别等结构,这些结构要素直接影响社区师资队伍的质量。师资队伍结构显得错综复杂,因而要做好师资队伍结构的整体完善,需要在特定的任务目标与特定的现实环境下发现并掌握其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主要结构有以下分析:
(一)社区教师知识结构。社区教育工作为适应当前社会的生存需要,其教育內容涵盖了社会上所有行业的知识技能。社区师资队伍必须要有全面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居民的学习需求培养社区师资队伍,不但要实现专多能,更要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知识广博、基础知识扎实、在各个不同领域有非常强适应性和非常高水平的“复合型”师资人才。
(二)社区教师能力结构。教师能力表现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他是教师得以顺利、有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具备的最基本有效的本领,包括通俗易懂地讲授教材的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治学能力、运用教科书及编辑的辅助教材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新变化快,面对常做常变、常做不完的教育环境,社区教育教师更应具备的敏锐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社区学生中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新现象,新状况,并进行快速解决,以凸显出教师的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社区教师品德结构。教师品德的心理结构学术内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主要包括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和结构件,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并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遵循教育规律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师品德的内容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结构体。多层次包含行为体系、态度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不同的层次,而且在每个层次中有时会有不同的纬度组成。教师品德的内容结构会因社会的生活条件,阶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社区教师岁数结构。近年,社区教师队伍总体上开始朝着年轻化变化,同时还有不少退休返聘教师,岁数结构分布不甚合理。有学者提出通过正态分布优化社区教师年龄结构的目标,呈正态曲线分布的年龄人数是35-50岁,处在正态曲线高峰,因为这个年龄段教师精力旺盛,创新力强。而正态分布曲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聘任和人事流动等方面的因素而改变,最优阶段也并不代表一直持续最优,人为进行的刻意控制不容易,做到顺其自然为好。
(五)社区教师学历结构。学历结构主要指师资队伍里学历和学位的组成情况。反映教师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标志着教师专业理论根本、知识水平及其学术发展的潜力。据统计,当前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大多以本科生和大专生为主,本科学历占53.57%,大专占35.71%。研究生相对要少很多,仅占10.71%,学历结构的不合理性已无法满足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甚至还抑制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六)社区教师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职称结构要求在职称晋升中从整体素质与效能上把握每个层次职位的设置和数量,同质量相配套,且在职称结构上无需盲目追求高级职务教师的高比例,高比例下职称的结果是规模变大了,高级职称的教师确实多了,但是实力差了,社会公认地位反而降低了,失去社区教育的初衷。社区教师职称结构会受到多因素、多变量的影响,应从整体考虑社区居民的教学,社区各类科研任务的需要,并考虑不同职位教师交叉承担各个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考虑教师的晋级、激励机制和流动等变化的因素。
(七)社区教师性别结构。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人的社会职业选择产生的影响,使当前的社区教师普遍存在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失衡现象,而社区教育中的不同专业、不同教学环节及不同教育对象对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有着不同的需要,心理社区教师性别结构应符合教师性别结构形成规律,学生教学目标和学生内心发展规律。
二、构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结构策略
(一)坚持优化社区教师队伍结构的几项方式。第一、梯次发展方式。社区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学科,要组建教师共同发展体,需要对师资队伍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能级进行配备,以构建合理的梯次。在教师年龄结构构成上让老中青教师比例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力求在高层次中青年教师中多一些,防止在教师群中出现年龄老化状况,并处理好高年资教师“下”的问题。在能级结构上,应形成高、中、低级三个层次,在量与质方面以实现梯次配置,采取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措施,在人才群体变化发展做到井然有序的新老才人交替过程,并快速增加青年学科带头人,淘汰不合格人员,让每个人的才能与其所做的工作相对应,才能发挥人的最大价值,使教师队伍保持总的态势与相对稳定的格局,更好的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从而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第二、协调方式。社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多变的工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合理的社区师资队伍群体结构应实现内部每个素间的相互协调,能够在知识文化、思维方式、智能水平、专业特长、品格气质等因素上形成有效的互补作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结构,不仅要求每个教师的素质满足教育的需要,更要讲求总体搭配上的科学合理性,实现组合人才群体结构内每个要素数量及比例的合理恰当。第三、全面、多样性方式。社区教育的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其涉及的教育内容也极为宽泛,这就要求师资队伍人才的组成结构要多样而全面。教师队伍人才群体处在一个动态系统之中,为避免发生人才结构断层与群体排他性的现象,保持整个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就需要多样性的培养人才。首先把握师资队伍人才起点,将重点高校学历高能力强的毕业生充实到师资队伍中里来。其次开展继续教育研究工作,对在职人才进行培训,择优选送进修,以脱产进修与社区在职进修相结合方式,提高社区教师的能力。加强高校“回炉”训练,分时段、分批次地将不同专业的人才送到各个高校进行深造培训,对重点学科,新建专业重点扶持,以改善社区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学历结构,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从整体师资队伍中人才的学历层次和创新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最后是吸纳专业特殊人才。由社区搭建好用人平台,各相关部门参与合作,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以签约服务、短期交流和直接引进等办法来吸纳各类特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以改变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最终社区师资队伍的构成将从过去的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模式,形成比较全面的人才结构,包括复合型的教学人才队伍,服务型教学保障人才队伍和复合型的教学人才队伍。
(二)构建社区教师激励评优机制,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要构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结构,需要加强考核力度,并在严格考核制度基础上做好职称晋升评聘工作。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任期考核等办法,建立全方位的教师激励与评价机制,制定符合社区教育的考核细则,健全社区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考核措施,加强师资队伍考核制度化及教师动态管理,从多维度地全面评价与激发社区教育教师,提升他们工作责任感。首先,建立符合社区教育教师的评优机制,并从多方面关心中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尽快成长稳定下来。社区教育中师资队伍不稳定现象是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受到出国热、特区热、合资企业热等各种热潮的影响下,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优厚条件极具吸引力,致使社区教育骨干专职教师流失严重,这一形势下,社区领导应做好这部分教师的思想稳定工作,鼓励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同时加强教师评优机制,以公开招聘、绩效考核、择优聘任和薪酬激励等为手段,开展以“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内容形式的评选活动,而不全以学历资历、科研获奖、教育教学考核和论文著作等为量化指标,以免社区教师因过多重视科研、论文而造成在学术职称上的浮躁,一味追求科研而忽视了教学任务。其次,完善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严格人才提拔,完善各项人才管理制度,规范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等工作用制度的方式,实现用人和管人的和谐统一。
(三)改革教师招考聘用制度,以扭转社区教育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不平衡局面。从教育长远发展来看,社区教师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不利于社区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社区教育涵盖专业多,涉及范围广,对实践性要求强,需要男女教师进行一定的比例混合,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首先,优化教师招考聘制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确岗位性别要求,限定性别比例,给新聘任男性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笔试与面试倒置方法,让更多专业学科的优秀男性教师充实到社区教师队伍来。其次,采取差别化对待,降低要求门槛。鼓励男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可以考虑提高男性教师的工资水平,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教育工作出色地男性教师给予奖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