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艳俗词创作的历朝评价研究

2017-09-30 17:48黄显明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7期
关键词:接受黄庭坚

黄显明

摘要:综观宋代词人的创作,黄庭坚是作品类别最为复杂的作家。他的词作既有像苏轼那样“以诗为词”的作品,同时又有部分比较婉约的词作,和秦观可以相提并论。但是黄庭坚在某些方面又受到柳永市井之词的影响,甚至在词的俗化方面,超过柳永。由于其创作的复杂性,黄庭坚词在后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对于黄庭坚俗词的评价,从而看到词史的变迁,时代审美思潮的变化。也是对于黄庭坚艳俗词创作评价的一个总结。

关键词:黄庭坚;艳俗词;接受;词史

一、黄庭坚艳俗词的形成

从敦煌词来看,词的传播主要是从民间向上层社会过渡这样的一种形式。所以词的初始形态应该是更靠近民间文学,是一种通俗的形态。而随着士大夫的不断加入,词的语言和内容也越来越雅化。而黄庭坚之所以会创作大量的俗词,主要是受《花间集》和柳永创作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看《花间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集。共收温庭筠、皇甫松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五百篇。《花间集》里的作品的主题多是男女之间的情思,用于歌姬唱词之用。就当时的时局而言,五代十国都是乱世,文人士大夫也是随世而逐流,享乐的思想要远远大于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渴求。当时的后蜀文人,香艳的作品能够大胆的写出,而不用遮遮掩掩。黄庭坚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正是承自《花间集》的风格和内容。试看:《浣溪沙》:“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买帝青螺,最难如意为情多。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1]

《花间集》的作品多是描述女性的容貌和心态,从这一点来看,黄庭坚明显有继承的关系。

其次,大量选用口语化的词汇,这一点跟柳永有很大的相似。试比较柳永和黄庭坚的语言:

“无那。恨薄情一去,锦书无个。”(柳永《定风波》)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黄庭坚《昼夜乐》)

所以说黄庭坚的词作之俗,不仅在于内容的艳情化,同时语言也通俗化,这个成为后世批评他的两个重要原因。

二、黄庭坚艳俗词在宋代的评价

就宋代而言,整体社会的文化环境还比较宽松,理学也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就诗词的分野来看,词始终起的还是一个补充的作用。所以在当时的语境下,对于黄庭坚的词作,基本还持有一个不错的评价,但已经有人提出批评。这一时期主要有晁补之,陈师道,李清照、王灼和法秀道人对于其词作作出评价。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云:“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著腔子唱好诗。”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

李清照《词论》云:“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

晁补之评价黄庭坚主要是从他学习苏轼“以诗为词”来看的,陈师道主要是看黄庭坚的婉约词,李清照说的“故实”应该说的就黄庭坚喜欢在词里面用典故的情况,这个跟黄庭坚的诗学思想比较一致。黄庭坚认为诗应该是从学问里来,在创作词的时候也不断引用典故。而真正涉及到黄庭坚俗词评价的应该是王灼。

他说:

“黄晚年间放于狹邪,故有少疏荡处。”

王灼的词学思想在于溯源,将诗歌和音乐的结合,直接上推到《诗经》,从诗歌史的角度,来为词的正统地位找到依据。所以王灼大力地批判北宋词里面的艳情词。而当时的道人法秀也斥责黄庭坚:“若以邪言荡人淫心,使彼逾礼越禁,为罪恶之由,吾恐非止堕恶道而已。”

就整个宋代而言,虽然文化环境相对宽松,但是随着词雅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也逐渐出现对于黄庭坚俗词创作的批评,也反映出当时词作审美意识的变化。

三、黄庭坚艳俗词在金元时期的评价

就金元时期诗词曲的发展来看,曲的创作越来越通俗化,而诗词却不断雅化。而在这样的审美语境下,诗词越来越接近同一种雅化的形态。而黄庭坚的词作风格又特别复杂,婉约词,豪放词,俗词都有,这样没有个人特点的创作很容易被时代忽视。以至于批评黄庭坚的词家除了元好问等人,相对比较少。

元好问《遗山自题乐府引》云:“世所传乐府多矣。如山谷《渔父词》:‘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低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古今之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

元好问从“味”角度来看黄庭坚的词,主要是集中在黄庭坚“以诗为词”这个方面。而元中后期的词评家,主要推崇姜夔词,黄庭坚的词在元代词评的视野里自然消失。

四、黄庭坚艳俗词在明代的评价

明代就文学创作而言,小说戏曲特别兴盛,通俗文学借助当时的商业文化在市民阶层当中得到极大的传播。而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受心学影响特别大,在李贽“主情”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情”的地位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不再是“理”的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明人对于黄庭坚的俗词创作基本都持一个包容乃至接受的态度。

如王世贞《艺苑卮言》云:“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词之变体也。”[2]

俞彦《爰园词话》云:“唐诗三变愈下,宋词殊不然。欧、苏、秦、黄,足

当高、岑、王、李。南渡以后,矫矫陡健,即不得称中宋、晚宋也。”

王世贞认为黄庭坚的词属于“变”,这个标准也是出自《诗经》的“正变之说”。而俞彦的评价就更为积极一点,以盛唐而言黄庭坚等人,又是高举一格。这两个人对于黄庭坚的评价还是基于一个总的标准,而沈际飞更是直接评价黄庭坚的俗词作品。他在《草堂诗余正集评笺》云:“《蓦山溪》(鸳鸯翡翠):形容眉目尽矣。有思有愁,未透方瘦,能曲畅少女心情。”

沈际飞正是站在“有情”这样的角度来看黄庭坚的词作,这和明代汤显祖创作《牡丹亭》高举“情”的旗帜无疑是一致的。

五、黄庭坚艳俗词在清代的评价

清代词学理论的架构,起于陈子龙的云间派,高举辛词豪放一格。而在清朝前期,文网未密,词学的评判标准还没有那么严厉。沈谦《填词杂说》云:“山谷喜为艳曲,秀法师以泥犁嚇之,月影花痕,亦坐深文,吾不知以何罪待谗谄之辈。”[3]endprint

这里又是替黄庭坚在辩护。随着清朝在中原的统治日渐稳定,统治的中心转到文化上以后,整个清朝的文化逐渐开始走向封闭。词由于其独特的体裁和特性,将清代人的感情导向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诗歌的内容也越来越学问化,雅化。就整个词史而言,清代对于黄庭坚俗词的批判最为激烈。

例如:贺裳《皱水轩词荃》云:“黄九时出俚语,如口不能言,心下快活,可谓伧父之甚。”

贺裳对于黄庭坚的批评主要基于黄庭坚的语言上过于口语化,另外在内容上又涉及到过于淫秽的内容。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云:“柳七最尖颖,时有俳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类,下此则蒜酪体也。” 刘体仁看出黄庭堅和柳永在词的创作上一脉相承的关系,并称其为“蒜酪体”。而朱彝尊也开始批评黄庭坚词作。他在《词综发凡》云:“言情之作,易流于秽。此宋人选词多以雅为目。法秀道人语涪翁曰:‘作艳词当堕犁舌地域。正指涪翁一等体制而言耳。……是集于黄九之作,去取特严,不敢曲徇后山之作。”

王昶《国朝词综序》云:“嗣是温岐、韩偓诸人稍及闺襜,然乐而不淫,怨而不怒,亦犹是《剽梅》、《蔓草》之意。至柳耆卿、黄山谷辈,然后多出于亵狎,是岂长短句之正哉。”

王昶的批评又不同于朱彝尊等人,就词的实际情况而言,花间词派的创作和柳永,黄庭坚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王昶却认为温庭筠等人是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就这个批评标准而言,其实是继承《诗经》的批评方法,对于诗歌的内容有一种有意误解的成分。就这个标准而言,后来的常州词派张惠言跟王昶是相同的标准。

张惠言《词选序》:“其荡而不反,傲而不理,枝而不物。柳永、黄庭坚、刘过、吴文英之伦,亦各引一端,以取重于当世。”

那么相同的创作流派,为什么花间词派的作品得到张惠言的肯定,而黄庭坚却受到批判呢?究其原因而言,主要是在于温庭筠等人写歌姬的词,比较含蓄,在中国的诗歌传统里,自屈原以来就有香草美人的传统,男子以女子自比,可以引申出群臣之关系。而柳永和黄庭坚的作品在用词上过于直白,内容上过于显露,没有给解释的人留下回旋的余地,自然会遭到当时学派的抨击。

而关于宋代陈师道将黄庭坚和秦观相提并论的事情,清代的陈廷焯和冯煦也给与修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秦七、黄九,并重当时。然黄之视秦,奚啻碔砆之与美玉。”

冯煦《蒿庵论词》又云:“后山以秦七、黄九并称,其实黄非秦匹也,若以比柳,差为得之。盖其得也,则柳词明媚,黄词疏宕。而亵浑之作,所失亦均。”

陈廷焯认为黄庭坚跟秦观比,就是石头和玉的关系,认为黄庭坚过于鄙俗,而冯煦也认为黄庭坚跟柳永确实有相似,就这点而言,冯煦的观点倒也很正确。

就整个清代而言,只有刘熙载对于黄庭坚还能保持一点支持的态度。

就整个清代而言,黄庭坚基本是作为雅词的背景而言,特别在中后期以后,随着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兴起,对于黄庭坚词的批评也越来越激烈。而这种批评也说明了当时词作的审美标准的演化,以及当时的文学思潮。

六、总结

综上所述,就黄庭坚艳俗词创作的意义来讲,主要有两点:一.黄庭坚词类别的复杂性说明宋代士大夫内心世界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多重性。从黄庭坚的诗学理论来看,艳词和俗词的创作无疑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宋代很多官员在年长以后,都有一种想把自己年轻时候创作的歌姬之词烧掉的冲动。就这种人格的矛盾性而言,黄庭坚不是唯一的,当时的文坛宗主欧阳修也有花间一派的词作。但就这种创作的复杂性而言,黄庭坚在宋人当中却是最厉害。他的俗词可比柳永,婉约词可看秦观,豪放词可追苏轼。所以从黄庭坚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宋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他们创作心态的复杂,以及各种文学体裁在表达内心情感的分工。二.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思潮的变化,对于黄庭坚词作的评价差异也越来越大,宋代本身还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时代,而黄庭坚词作也呈现一个多样性,所以宋代对于黄庭坚的创作比较支持。而随着后世曲和音乐的结合代替词的功用,而词本身也越来越雅化而脱离音乐的演奏,对于黄庭坚俗词的创作批评也越来越多。只有在明代由于心学的兴起,主情的文学思潮影响下,黄庭坚的艳情词才得到当时词评家的肯定。从这一点来看,黄庭坚艳俗词的评价问题无疑是词史的一个折射。

参考文献:

[1]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 252 页.

[2]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第 385 页

[3]沈谦.《填词杂说》.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第 634 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受黄庭坚
白饭、皛饭与毳饭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大学生接受小说文本的实用倾向及应对策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能“接受”加班这件事?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