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身体符号解读

2017-09-30 17:41杨琨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7期
关键词:隐喻鲁迅身体

杨琨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处理和呈现身体的方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他不是把身体当做一个自然事实进行描摹,而更多的表现出了文化性的,精神性的肉身。本论文尝试从身体视角出发,审视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通过对尖脚、油脸、软膝盖等身体符号的总结和归类,分析鲁迅小说中蕴含的身体话语及此类话语中所展现的思想内涵,具有还原鲁迅小说原貌,进一步揭示其小说的经典性和批判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鲁迅;身体;隐喻;小说

德国女性主义神学家E.M.温德尔在其著作《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中提到“身体不是私人性的表达,而是一个政治器官,是宇宙的和社会的实在之镜像,反映着人的病相、毒害和救治过程。在身体这个位置上,人们可以审美地、社会地、政治地、生态地经验世界。①”在西方的身体理论中,身体作为一个重要概念,与历史、文化、社会紧密相连。在福柯的论述中,身体更是成为了被权力所不断宰制和塑造的对象,蕴含着巨大的政治意义、文化隐喻。

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了鲁迅小说中身体疾病叙事所产生的经典意义。而较少人注意到的是,鲁迅对于身体有一种程式化的描写和表现,使其笔下的人物具有一种传承性和复制性,这一类身体描写进入了作者文本的隐喻系统,它们使读者对人物产生了牢固的印象,成为了塑造作品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鲁迅对身体或身体部位进行的一类描写,展示了人物复杂的身份特征及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了意象化,典型化,起到了揭微显隐的作用。这些身体隐喻的大量存在和精准运用,成为了作者主观意识的折射,它或是揭示了人物形象的精神状态,或是反映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对于身体的深刻影响。

这类富有代表性的身体描写,可以说是鲁迅塑造艺术典型的一种写作实践,也可以说是鲁迅个人体验和生活经验的某种投射,这类身体描写塑造了带有寓言性的人物典型群像,也反映了身体背后整体性的社会文明百态。

本文将在对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总结分析小说中隐喻化,意象化的,富有代表性的身体描写,充分挖掘这些身体特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从身体角度探视鲁迅小说的目的。

一、苦眼:社会底层困苦挣扎的弱势个体

鲁迅常常会对小说人物进行精彩的面部描写,如人物的脸色变化、神情的异动等,而在此类描写中,鲁迅更为注重的是对眼睛的描写。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他提到“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②” 眼睛及眼神的具体变化,往往能集中地体现人物的表情和神色,而鲁迅笔下的身体,更注重于肉体与精神的对应关系,因此,鲁迅小说中身体的出场也是人物精神的出场。

在描写人物正面积极的情绪时,鲁迅常会描写人物眼中放射光芒,如《孤独者》中魏连殳看到孩子时“眼里却即刻发出欢喜的光来了③”,《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在宝剑炼成的那一刻眼里四射出“大欢喜的光采”。而当描写精神麻木,生命力枯萎的人物时,鲁迅的笔下则会幽幽地闪现出一双“苦眼”。

这样的一双双苦眼,代表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困苦挣扎的弱势个体,反映的是在艰难生活的压迫下受损受苦以至于麻木消沉的心灵,它不仅表达了鲁迅对于那个时代的国人生存困境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鲁迅在洞悉这一精神面貌后的痛苦和失望。

二、油脸:冷漠享乐的当权者

在鲁迅的各篇小说所组成的人物形象系列中,他对于一类人常常会使用“满脸油汗”这样特定的身体描写。“油”意味营养充足,生活滋润,“汗”因为与“油”相连,便也与辛苦劳累的汗无关,而体现的是多脂的肥胖感。流着油汗的人往往离底层劳苦人民的生活环境甚远,是鲁迅所鄙夷所讽刺的对象。

满脸油汗的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频频出现,他们非富即贵,与底层贫苦的劳动人民形象有着明显区别,同时还具有冷漠、享乐、伪善等性格特质,“流着油汗的脸”也因此成为了鲁迅小说中的又一身体符号。

三、尖脚女人:封建文化的牺牲品

在西方的身体理论中,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始终在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中被不断地规训与管控。权利在身体上留下大量印记,也就使得人的身体成为了能够铭记历史,展示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权利对于身体的渗透过程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在旧中国,男权文化对于女性身体的压迫表现得尤为残酷。旧时代的女性是很难拥有独立自我的人格的,在物质和精神双双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下,她们更是难以拥有由自我所掌控的,“属己”的身体。面对腐朽的封建传统文化对于女性身体的渗透和腐蚀,鲁迅在小说中的表现是犀利鲜明的,他将旧社会女人的小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以此来进行对落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隐喻。

旧中国时期女人需得缠足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文化规范,它体现的正是女性的身体被封建文化所操纵,所塑造,并且被打上从属于男性的标记。缠足行为是对女性精神上的残酷壓迫和身体上的暴力伤害,小脚的丑陋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鲁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小脚女人形象,全都带有强烈的讽刺性和批判性,鲁迅对小脚女人的描写,也在多次的重复中,形成了“勾刀样的尖脚”这样寥寥几笔却又力道十足的身体隐喻。

小脚于女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的畸形,鲁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小脚女人,更是用“尖脚”隐喻了旧时代女性精神上的残疾。

“尖脚”作为鲁迅小说中的又一个身体符号,代表了旧中国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形象,精神上的落后和身体上的畸形令这些尖脚女人无一例外地成为封建文化制度的牺牲品。通过尖脚这一身体特征,鲁迅对旧时代的病态社会进行剖析和透视的同时,也在此身体符号上倾注了其对于旧中国女性命运的深层思考。

四、软膝盖:根深蒂固的“奴隶性”

《呐喊》的序文中,鲁迅在提到自己做起小说的缘由时写道:“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④”对于病态的疗救首要一步便是进行诊断,揭示病苦。将身体作为意义的根源来对于国民劣根性进行曝光,鲁迅不仅仅只着眼于女人的小脚、痛苦麻木的眼神、汗涔涔的油脸等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身体表现,他还将身体当做了感受外部世界的一个感应器,在表现身体内在的感受与反映中发掘国人精神上的愚弱。在小说《阿Q正传》和《理水》中,鲁迅都提到了“软膝盖”这样一个意象,将其作为国民精神愚弱的反射点,膝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政治隐喻,被赋予了批判意味。endprint

《故事新编》中描绘的是一个个杂糅了许多想象的古代世界,但鲁迅在其中对丑角性格塑造的真实鲜明和讽刺批判性是毋庸置疑的。《理水》中,官员们前来视察水灾情况时,被推举的下民代表在听到官员的传唤时,“他两腿立刻发抖,然而又立刻下了绝大的决心,决心之后,就又打了两个大呵欠,肿着眼眶,自己觉得好像脚不点地,浮在空中似的走到官船上去了。”,发抖的腿,脚不点地的行走姿态便充分暴露了下民代表软膝盖的属性。

彼得 ·布鲁克斯在 《身体活》中说: “身体必定是意义的根源和核心,而且非得把身体作为叙述确切含义的主要媒介才能讲故事⑤”,鲁迅小说中对于中国人膝盖之软的表现,证明他所表现与描写的,不是生理性的身体,而是中国人文化上和政治上的身体,他以具有强烈讽刺性和批判意味的“软膝盖”这一身体意象,毫不留情地鞭挞嘲讽了国人在权威面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劣根性。

五、黑瘦身体:铁一般的战斗者

《故事新編》较《呐喊》、《仿徨》来说,是鲁迅所作的一部较为独特的小说集,在理性的思考与诗性的想象中,鲁迅对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进行了重新阐释。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提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⑥”在《故事新编》的古代世界中,鲁迅正是将所谓帝王将相的“正史”弃在一边,塑造了不少“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对于这一类人物的身体描写,小说中呈现了一种共性和重复性。黑瘦的、铁铸般的身体,是鲁迅为这类正面英雄人物塑造的身体形象。

黑瘦的,铁铸一般的样貌由于鲁迅的反复描述,因此具备了特定意义,成为了符号化的具有指代作用的身体符号,它是鲁迅对于革命战士身体外形的想象与塑造。

鲁迅本人的外形特征,是瘦而庄严,眼神凌厉坚定的。小说中英雄黑而瘦的外貌和铁铸一般的身体,可以说正是鲁迅对自我的一种诗化想象。他曾在书信中向许广平倾述道“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⑦”

黑瘦,铁一样的身体符号,是鲁迅融汇自我生命的独特体验所塑造出来的。它所代表的革命战士形象,是勇敢决绝,充满牺牲色彩的铁一般的战斗者。

六、结语

具有真实生命体验的身体是人的精神思想及社会文化制度永恒不变的承载者。在一个新旧交替、暗潮汹涌、思想界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从女人的小脚到男人的辫子,从官员的油脸到穷人的苦眼,人的身体在旧传统与新思想、封建制度与革命斗争等种种复杂关系间成为历史的再造之物,被打上文化的标记,烙上历史的烙印。

国人的身体在鲁迅的小说当中多数时间是被遮蔽被隐藏的,但又总在恰当的时间跳出来刺痛读者的双眼。这证明鲁迅已将对国人的身体言说深深嵌入了自己的小说当中,在创作中真实地做到了“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它的血和肉来⑧”,鲁迅将其对于民族的,历史的,人性的全面观察与把握,放之人的身体来表现,创造了尖脚,苦眼,软膝盖等种种身体意象和叙事,这些身体特征,反映的是整个旧社会各种各样的文明病态,代表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类中国人。鲁迅反复多次的描写与犀利精准的刻画,将这些身体特征成功符号化与抽象化,它们从小小的一个器官或几个字眼出发,辐射到了民族、文化、政治等领域,身体在鲁迅的小说中也就因此获得了文学审美意义。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中,鲁迅对于种种身体隐喻,身体符号的创造,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种身体叙事实践。在此之前的中国书写史上,文人们对于身体的表现与言说,要么讳莫如深,要么仅限于审美欣赏或临摹写实,很少有人将身体符号化和抽象化,并赋予其批判意义或政治隐喻,达到讽刺病态社会,疗救国人精神的写作目的。同时,鲁迅也以创作实践示范了如何从身体的角度出发,以点到面地塑造典型人物,拓展了身体美学的新空间。

注释:

① E.M.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476.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73.

③鲁迅著;丁聪绘.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丁聪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本文所有鲁迅小说的引文皆提及具体篇目并皆出自此书,后文不再一一作注)

④鲁迅著;丁聪绘.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丁聪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⑤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4

⑥鲁迅.鲁迅全集 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2

⑦鲁迅.两地书.九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48

⑧鲁迅.鲁迅文集.坟(第2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84.

参考文献:

[1]鲁迅著;丁聪绘.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丁聪插图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鲁迅.鲁迅全集 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两地书.九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喻鲁迅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孔乙己
我de身体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我们的身体
阿迅一族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