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诗宇
摘要:指出了互文性理论对文本翻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互文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三个经典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中的互文性应用,并从精读、跨文化思考、炼词三个角度提出了古典诗词意象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翻译;互文性;意象;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206-03
1 引言
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中辉煌灿烂的财富。其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决定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研究的重要性。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作者以物寄情的载体。作者常通过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描写,表现作品蕴含的境界和情感,使该形象与原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象的翻译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首诗词译文的质量。只有将意象翻译正确,才能准确地传递出作者的感情思想和原文具有的意境[1]。但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用词精简、内涵深刻,且译者与读者语言文化具有差异,诗词中的意象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
从后结构主义中生成的互文性理论,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翻译打开了新的视角。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涉”。该理论主要阐述了文本的非孤立性,即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的相互联系[2]。互文性在翻译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在互文性原则的指导下能保留文本的原意,并完整地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从而实现两个文本之间的互通。互文性理论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将源语言的文本和其他语言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纳入考虑因素,并且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加以比较衡量[3]。简单来说,目标语言读者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不容易领会到诗词意象原本的意义,这就需要译者通过适当的方法,结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巧用最能使其读者理解意象真正含义的表达方式 ,从而通过诗词意象的英文译文让读者能体会到中文古典诗词的精髓。为了保留原文中意象的韵味和全诗的艺术价值,对于不同的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2 诗词意象翻译中的互文性体现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经典意象不胜枚举,不同的诗词背景和主题思想也会赋予意象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对这些意象的翻译表达也不尽相同。从互文性的视角来看,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且能带给读者身臨其境的共鸣,才是高质量的译文。笔者以东风、菊、城阙三个经典意象在特定诗词中的翻译为例,说明互文性对古诗词意象翻译的重要作用。
2.1 东风——《怡红快绿》
东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常常用于表示春天、暖意和生机。在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里的《怡红快绿》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此句描述的是主人公贾宝玉站在园子中,看着在东风吹拂下的芭蕉和海棠红绿交映,分外美丽。不难看出,这里的东风是非常温柔和煦的,为花景添上了一丝轻柔的美感。此处切不可将“东风”直译为“east wind”,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差,中国的东风多是温暖而和煦的,但许多的西方国家,如英国,东风是从北边大陆吹来的,十分寒冷刺骨。一些读者在看到“east wind”时容易联想到冰刀似的寒风,很难体会微风轻拂的柔美景象,由此失去了与原文的互文联系[4]。狄根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有对东风的描写:“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多少个冬日,我都看见他站在东风和雪里,鼻头冻得发紫)”。不难看出,这里东风是冬日里呼啸寒冷的风,与原诗中的东风没有互文联系。D.Hawkes将《怡红快绿》这首诗的东风翻译成“soft summer breeze(温柔的夏日微风)”[5],充分地考虑了英文读者的互文感受。“breeze”本就有微风之意,加上用形容词soft来修饰,显得更为轻柔舒适。而summer在西方诗人的眼中也是温和可人的,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写道“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你却比夏季更可爱温存”,将“你”比作夏天是对爱慕之人的表白,可见夏天的温柔可爱。所以,把东风的意象翻译处理为“soft summer breeze”,能使读者很好地领悟原诗的意义和精髓。
2.2 菊——《声声慢》
菊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被寄以悲伤的情感,常表达作者神伤哀愁的心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作者看到菊花落满地时发出感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有谁怜”。
此处的“黄花”就是菊,该句描绘了菊花谢落满地,却无人问津、无人欣赏的场景,从而表达自己独自一人黯然神伤、形神憔悴的心境。一些译者将“黄花”直译成“yellow flowers(黄色的花)”,不仅没有表达出作者悲伤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误导读者的理解。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提到黄花,读者们会想到的大多是金银花、水仙花或向日葵等,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大多具有积极的内涵和意义。著名浪漫诗人华兹华斯曾写道“却见丛丛簇簇的金黄色水仙花,在湖岸边,在树荫下,和着清风起舞”,描绘的是盎然生机、湖畔美景;美国诗人弗伦诺也在《野金银花》一诗中用黄花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美丽的花儿,如此清秀的绽放;隐藏在这安宁幽静的所在,未经染指的花蕊盛开芬芳”。由此可见,来自英美的读者在读到 “yellow flowers”时并不能体会到作者悲伤的情绪,联想到的却可能是自然的美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将黄花翻译成chrysanthemum[6],此词源于拉丁文,英文翻译过来是 “菊花”的意思。这种译法首先避免了读者对其他黄花的不正确联想,其次,在西方国家的葬礼上,菊花也经常作为纪念逝者的物品,再结合整首词的意义,读者通读下来就不难感受到李清照所要渲染的悲怆情绪,从而激发出更准确的互文感受。endprint
2.3 城阙——《长恨歌》
城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城墙建筑形象,指宫阙、城楼,也指京城、都城。城阙常被用在与亲人和友人的离别诗词中,也用来体现京城的壮丽威严。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说到了城阙:“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苦涩的爱情故事。这一句描绘的是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狼狈逃出京城的场景。随后杨贵妃被赐缢死路边,从此天人两隔。一些译文将城阙翻译成city walls(城市的墙),这种译法看似大致上不影响诗句理解,但从互文的角度来看,不够生动贴切。首先,这里的城阙指的并不是城墙本身,而是具体指帝王所居住的宫阙,在外形上就有一定的差异。另外,此翻译没有试图去表现唐玄宗失掉京城仓皇出逃的狼狈。值得借鉴的版本是杨宪益与戴乃迭的“high-towered capital(高塔宫阙)”[7],capital的意思是首都,在这里指的是京城,而high-towered是高塔式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建筑物的典型特征。通过此翻译读者不难联想到宫阙林立、繁华热闹的京城,更能通过互文体会到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而不会只是想到单薄的墙。帝王逃离象征着皇族至高地位的繁华京城,必是不得已之举,读者也就从这描述中体会到了被迫离开的无奈与落魄,这是普通的墙无法给读者带来的互文感受。该诗的后半部分还描述了唐玄宗重新回到京城,思念杨贵妃成疾。重回故所,物是人非,感慨万千。虽天人两隔,情思却无法断绝。通过这种译法,该句诗和此诗后半部分的诗境有了更强烈的呼应,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京城故能夺回,而心爱之人却永远不会回来了的哀痛。
3 互文性视角下的意象翻译策略
3.1 精读原诗把握主题思想
翻译的宗旨是准确传递原文。对于文化价值极高的中国古典诗词更是需要恰当而准确的翻译,才能更好地传递其独有的魅力。只有先将文本读懂、读精,才能通过精准的视角去看每字、每句,从而更好地观察每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存在往往不仅是指作者所见的事物,更多的时候,作者通过寄情于物的形式来抒发更深沉的情感。通过描写事物给读者带来的共鸣,激发出引人入胜的互文感受。如果对于文本主旨和思想感情有了成熟的理解,在处理意象翻译时,就会多斟酌如何通过翻译来达到互文的效果,从而通过对意象的恰当翻译给整篇译文增色。
3.2 跨文化思考
语言文化的差异是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意象本身的含义和翻译表达的含义,给目标读者和源语言读者带来的感受会有所偏差,甚至南辕北辙。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译者对英语语言文化和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深层次思考与学习。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举例不难看出,不恰当的翻译版本很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误解,从而无法很好地向读者传递互文感受,译文对于诗词原文的意境和主旨传递也被削弱了许多,这就是译者缺乏对不同语言文化的思考造成的。
3.3 炼词
中国古典诗词素有用词精简而意义深厚的特点,尤其对于意象翻译,需要反复斟酌,把握用词。对于意象翻译,有4种常见的炼词方法:分别为保留(preservation)、替换(substitution)、省略(omission)和增补(addition)[8]。
3.3.1 保留
一些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中文和英文国家的内涵意义没有很大的差别,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即可,就是将中文意象通过逐字翻译来保留原意象意义。诸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的“红豆”,在英文里被叫做“love pea(爱情豆)”,此名已经很好地表达出了红豆所代表的相思之意,不需要再舍近求远换成其他的译法。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诗词中出现的没有特殊内涵或象征比喻成分的事物,这就需要读者去分辨此事物是否被寄予了情感、是否可被称为“意象”,从而避免过度翻译,画蛇添足。
3.3.2 替换
替换也是常见的意象翻译手法之一,译者在使用替换的方法时,通常是通过跨语言文化的成熟思考,采用比直译更准确、更能为目标读者所理解的表达。诸如诗人词人在描写阴阳两隔时经常使用的“碧落”、“黄泉”二字,在英文中并没有与之一模一样的对应表达。这时,与其牵强地将这两词直译,更恰当地是用“heaven(天堂)”和“earth(大地)”二词来分别表示阴阳世界。这种替换简洁又准确,对英文读者来说又容易理解。所以当意象的用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时或在不同国家表达方法不同时,需要用与之对应的目标语言方式来表达,从而在实现准确替换的基础上,完整保留原文的意义,建立译文与原文的互文性。
3.3.3 省略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会出现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语,不易为其他国家读者所理解。诸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齐鲁”。“岱宗”指泰山,“齐鲁”指现今山东一带。这句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是杜甫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喜爱,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和山东一带茂密树林的美景。译者John A.Turner (唐安石) 在翻译时给出了很好的范例:“To what shall I compare,the Sacred Mount that stands,A balk of green that hath no end”[9]。不难看出,译者省略掉了这两个意象,通过“sacred mount(神圣的山)”和“a balk of green(绿丛遍布)”来说明这两个意象带给人的直观感受。若是将“岱岳”和“齐鲁”按照山名和地名翻译出来,对于比较著名的泰山,有些讀者或许还能理解,但对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齐鲁这类地名名词难免会让他们觉得陌生难懂,无法体会作者想要给读者带来的互文感受。即使省略了这两个意象的翻译,文章的主旨依然跃然纸上,这时,用更直观的解释型表达反而是更佳的选择。
3.3.4 增补
虽然一般情况下,不提倡译者对原意象做过多的增补,这样可能会有过犹不及的反作用,但一些特殊情况下,适当合理的增补是为了更好地传递原文,将两个文本连结得更为紧密。在通过保留、替换和省略都无法达到目标效果的时候,可以考虑对意象翻译增加适当的补充翻译,意思可能与原文有稍许的增多,但传递的中心思想和艺术价值要保持等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李白《秋浦歌》中的一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满头长长的白发,正如作者心中的愁思一样绵长。这里不难看出,“白发”这个意象被寄予了愁思的象征意义。Herbert Allen Giles (翟里斯)将此句翻译成“My whitening hair can make a long long rope,yet could not fathom my heart of woe”[10]。不难看出,译者为白发这一意象添加了“rope(绳子)”一词。这样的处理首先传递了饱满的诗句原意,头发和绳子一样,可见十分的长,也意味着李白的愁思绵绵不绝;其次,原文用的“三千尺”来形容头发长度,这一修辞手法可以通过“绳子”一词进行呼应,都用修辞手法表现了“长”这一特点;最后rope和后半句的“woe(哀愁)”押韵,体现了该诗在韵脚上的艺术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增补的手法切不可超过原文意思,因而需要译者小心把握,谨慎选择,否则,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endprint
4 结语
优秀的诗词翻译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译者能通过文字,传达出高于文字、连接精神的内涵。在古典诗词的意象翻译中,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译者能通过对意象的精准翻译来重现诗词意境、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和传达原文主旨,引发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并在深层次上领略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需要在意象翻译过程中,精准把握原文的主題思想和内涵意义,进行跨文化思考,并在词汇的使用上进行钻研,从而更好地将意象的内涵意义完整表达,保留和延续原诗词的情境和主旨,更好地为目标语言读者传递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英汉文化意象比较及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24~30.
[2]刘承宇.英汉语篇互文性对比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98~99.
[3]颜帼英.建构主义翻译观下的古诗词翻译——析“菊花”和“黄花”的文化意象翻译[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199~203.
[4]朱耕.异化的表达:《红楼梦》诗词英译的互文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3~156.
[5]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Classics,1976.
[6]杨宪益,戴乃迭.宋元评话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7]杨宪益,戴乃迭.唐宋诗文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8]张 蕾.语义对等原则下的古诗意象翻译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2011,32(5):109~111.
[9]王 峰,马 琰.唐诗英译集注、比录、鉴评与索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10]Herbert Allen 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Shanghai:Kelly & Walsh,1923.
Abstract:Intertextuality is a guidance to translation stud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intertextuality of three classical Chinese images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At last,this paper exemplified and elucidated intertextual strategies of image translation in Chinese poetry from intensive reading,intercultural studies and polishing words.
Key words: 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image;Chinese ancient poetr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