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与重构:学校课程建设的反思

2017-09-30 10:06王一凡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校本核心素养

王一凡

建国以来,我国一共进行了八次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课程改革仍在持续深入地推进。在这种情形下反思学校的课程建设,无疑对当下学校课程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课程解构浅表化

国家课程是中小学必须全面落实的必选课程,是国家全面贯彻教育目的与要求的重要载体,因此国家课程是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落实的课程。而当下的中小学在实际落实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针对性、创造性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解构的意识与能力,只是恪遵国家要求施教,没有因地制宜、因校有别地进行“转码”与解构,导致对国家课程的地方、校本“低位”践行的不均衡。究其原因,一是主观上缺乏对国家课程解构的意识,二是缺乏对国家课程解构的能力,导致国家课程在“低重心”实施中“走样”与浅表化。

2.地方课程实施“霸权”化

地方课程依托地方教材,往往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自课程改革实施“一纲多本”后,地方教材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这虽然对课程改革具有推动力,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如,因为教材发行客观上存在的经济利益,导致各地开始“跑馬圈地”,尽量地扩大地方教材发行范围。如此,主观上促进了地方教材的繁荣与发展,客观上导致了“强势”地方教材的垄断。而这些具“垄断”性的地方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地方教育的削弱,学校自然对地方教材缺乏自我话语,在顺承上位地方课程中便会呈现出失语症候。

3.校本课程建设功利化

当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最为活跃,各校纷纷开发具有校本特质的课程,这可以极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以及成长需要。但目前中小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基于学校需要而非学生的需要。有许多学校建设校本课程是为了学校所谓的特色发展,追求“特色”与“亮点”,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割裂。其二,学校间校本课程开发不均衡。由于不同学校间师资及客观差异,导致各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不均衡。其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同性。学校之间互相模仿,缺乏个性与原创,大有雷同化的趋势,同质化严重。其四,校本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学校为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盲目追求“数量”,忽视了校本课程的质量,导致校本课程在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均不尽人意。

4.课程开发缺乏内生性

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常依赖外界的力量,聘请相关专家帮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这固然很好,但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更应注重“校本”的价值,即不仅要立足于校本实际,而且要发挥学校师生自我建构、开发校本的内生力。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若仅靠外援力量来开发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自然会边缘化学校师生,没有真正体现校本的价值。

二、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当下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课程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1.课程目标的变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八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先后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及当下学科核心素养等过程,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对课程目标均提出不同的价值诉求,据时而变的课程目标是牵引课程改革的重要“靶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强调21世纪的教育系统应帮助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技能和素养。我国也在研制青少年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的团队,组织了国内高校专家,历时三年,研制出了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这无疑对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范例,由此引发了各地(校)关于中小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论争以及地方、校本化的解构,如此势必会导致课程核心素养的重构与厘定,引领新的课程改革。当然,学校的课程改革也会应时而变,与时俱进,这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题中之义。

2.现代技术手段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当下新的技术教育手段日新月异,这些信息化手段日渐与教育融合,既带来了教育的变革,又促进了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其一,课程资源丰富化。各类资源库的建设,内容由单一、有限变得丰富、多样。其二,课程呈现方式多元化。过去传统的课程呈现方式逐步被改变,“微课”“慕课”等方式既逐渐影响着师生的“教”与“学”,同时又拓展了课程实施的时空。其三,课程评价多样化。多策略、多维度、多方式的评价极大地促进了课程的有效实施。这些既给学校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又给学校的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学校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低重心”的校本课程建设无疑是因校制宜的一种必然选择。让“合适”的课程“适性”而教,张扬学生个性,是学校多元化、特色化、内涵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于核心素养的传承与重构

以核心素养为牵引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校需要结合校本实际厘定校本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解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因此,学校需厘清以下几对关系:

其一,国家层面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与地域、校本层面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关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应针对学生发展实际,而不是国家层面大而全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针对本校学生发展实际的核心素养,可以在其基本维度与内涵基础上有所增、删、侧重等,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其二,厘清校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不同层面的学科(课程)核心素养是对校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好的诠释与表达。其三,学校固有课程与据时而变课程之间的关系。随着核心素养而建构、重构的学校课程应是根据以前学校开发课程的基础逐渐演变的,学校课程改革不能简单割裂学校传统与历史课程,应在传承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开发,让学校的课程文化得以延续、深化,以彰显学校课程文化育人无痕的魅力。

2.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开发与实施

学校课程建設需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这是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让“适性”“适切”的学校课程凸显校本师生的主体性。适合学生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课程,而这种适合应是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开发的课程系列。基于此,学校课程建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基础性的课程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要满足普适性学生成长的需要,注重基础性与通识性。二是注重分层、分类的课程建设。学校可采取“走班制”“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因材施教、分类实施课程。三是注重个性化的课程建设。学校可依据学生个体差异与兴趣取向开发系列拓展性课程,为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开发“适性”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3.激发学校课程建设的内生性

学校课程的开发应立足校本实际,其开发更应立足本校师生。当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常常依赖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合作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采取“U+S”或“U+G+S”等协同模式。这些协同互动的合作模式在现实中确实发挥了教育智库对一线学校课程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但在实践中,常常导致一线学校依赖、盲从于外来力量,而忽视、边缘了校内的课程建设力量,导致学校课程建设的“空心化”“水土不服”。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一方面不能排斥外力的引领、参与,另一方面不能迷信、盲从,完全依赖外力,而应将外力与内生力有机结合,唤醒教师对课程建构、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省悟者、建设者、建构者与践行者。如此,不仅能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而且能提升教师对课程全面把握的专业能力。

4.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学校课程建设涵盖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环节,是一个完整的“课程链”。其中的在每一个环节都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课程评价对学校课程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大数据平台,动态、交互、高效地进行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因此,创新学校课程评价的策略、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应注意:其一,开展多维评价。从不同的维度来评价课程,让课程评价丰富多样。其二,开展动态评价。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将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纳入评价,让评价动态化,具有即时性。其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使评价更为科学,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其四,采取交互评价。让课程的参与者均有评价的可能与机会,以评价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让这种交互性评价在便捷中联系多方,既可以了解教情,又可以知晓学情,更可以发现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便于及时跟进调整。

(本文为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武汉市有效德育目标、内容、途径研究”【2012Z02】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校本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