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逸华
【摘要】文章充分阐述了同理心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基础。同理心,有助于师生充分“共情”,开启师生对方大门;有助于教师正确“导行”,因势利导,机智点化;有助于教师领悟“深意”,揣摩学生行为,助其成长,让师爱升华。
【关键词】同理心;共情;导行;深意
同理心(Empathy),亦称共感、共情,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提出,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同理心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沟通一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从而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其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同理心往往有三个要求:(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同理心往往造成误解和冲突。教师若缺乏应有的同理心,教育目标将无法达成,无法对学生的言行及时做出积极的判断和回应,也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可见,同理心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基础。同理心,有助于教师充分“共情”,感受学生处境,真情暖语,开启师生对话大门;有助于教师正确“导行”,体验学生情绪,因势利导,轻松机智点化;有助于教师领悟“深意”,揣摩学生行为,助其成长,达到默契,让师爱升华。
一、真情暖语,充分“共情”
同理心的本质是与他人产生同形的情感体验。例如,疼痛是情绪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人的疼痛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对他人产生同理心反应,主体也是通过对对方情感模拟的过程来体验对方的情感状态。然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了解学生的状态,并有自己一套主观的评价理解标准,而这套标准往往在实施中处处碰壁。
比如,有天,班主任李老师刚上班,就有学生报告:张同学出奇地穿了件满是窟窿的牛仔裤上学,公然违反学校纪律!李老师与其他老师都很震惊,也很困惑。张同学平时性格内向,稳重,不是如此夸张唱反调的做派。李老师把张同学叫到办公室,一通批评下来,得到的是张同学眼睛盯着天花板,“我不知道”“随便”的耸肩斜面态度。当我了解此事后,特地在操场上“偶遇”张同学,便温和地对他说:“孩子,今天牛脾气上来,我感觉你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这么一说,孩子一改“满脸坚毅”,眼眶红了:“是的,我是有理由的。”他解释说早上自习课上他没有吵闹,班主任误判,不听辩解,让他扫地一周,他下午以此行为表达自己“破罐破摔”的愤怒。
当教师主观臆断,缺乏同理心时,往往使用的是“你不准”话语,诸如“你这是公然违反纪律!”“你把地再扫一遍!”虽然起到震慑效果,但往往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造成“破罐破摔”的局面。英国有句谚语:“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 ,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当教师用同理心设身处地进入学生的真实处境时,了解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的生命个体,以学生的思考方式来思考他的行为,因体验学生的情感而化为暖语,用表达自我情感以对学生行为进行反馈,一句“我感觉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背后是站在学生的立场,给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包括他的不成熟行为,用诚恳、好奇的态度来倾听,“我感觉”表明教师针对的是某一种行为或态度,而不是针对孩子本人,包含最小限度地对孩子的否定。这些,学生能感同身受,以信任还信任,以诉说还倾听,真情暖语让师生对话的大门开启,背后有和谐的师生相处之道。
二、因势“导行”,机智点化
同理心反应的产生常常伴随着复杂的认知推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或与学生相处中,对自己或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意愿和信念等有充分的认识,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性解释、预测和实施,將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轻松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
如在一次心理课上,我让同学们给身边的好友写张祝福卡片,并赠送给对方,课中发现一位女生一张卡片也没收到。于是,我决定让同学们用图画表达自己玩游戏后的心情。“为何涂上乱七八糟的线条?”我“明知故问”这位尴尬的女孩。“不开心,不满意。”女孩表达自己的心情。我赞赏她发言的勇气,并问其他学生:“此刻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站到女孩身边。”当七八位同学走向她时,她笑了。也许原因不同,但大家此刻失落的心情相同。接着,我又临时增加一个游戏——“团团抱”。“三、五、七。”口令一响,女孩也参与到同学的团团抱中。“四、十、五”,当全班同学抱在一起时,我送出自己的卡片,告诉女孩及同学们:“当对方还没接受自己时,不要着急烦恼,对方需要时间,我们需要等待。”
教师将自我投射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中,调动自身过去的情感体验来体验学生情感,将达到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效果。课上这一幕,我对女孩的尴尬与失落感同身受,并采取巧妙的弥补措施,使得同理心反应可以摆脱当时没收到卡片这一直观情境刺激对孩子的伤害及限制,从而扩展了师生同理心能力的范围,让温暖与爱弥漫在每个孩子心田。
三、领悟“深意”,因爱升华
德瓦尔(Frans de Waal)用俄罗斯套娃的理论来解释同理心,他认为,同理心行为跟俄罗斯套娃类似,也是分层次的,层与层之间有互相的传承,有先后的顺序,第一层是情绪感染,第二层是感同身受,第三层需要引向深入。教师“深刻”的同理心的回应是学生观察自我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欣赏,被关爱。学生因此而滋养自己的同理心,既而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人的幸福和痛苦,爱便流动和传播。同理心的力量即在于此。
我们班上曾经有一位王姓女生,性格有点孤僻,因意外事故,她的一条腿截肢了,每天拄着拐杖上学。但在值日或劳动时,她做得和其他同学一样快,一样好,不甘落后。我默默看着这一切,感同身受。一天,与本校“手拉手”的另一学校的女生给我来信,诉说家庭变故,觉得生活没意思。我将来信交给王同学,请她给这位女生回信。王同学不解地问:“为什么选我?”我说:“你最有资格。”王同学给那位女生写了很多封信,在鼓舞一颗对生活失望的心灵的同时也鼓舞着自己,她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后,王同学回忆说:“离开学校后,我才明白老师的深意,那是今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教师对学生的“深意”来自领悟学生的“深意”,揣摩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力、想法和情感。用同理心把师生沟通引向深入,达到默契,在此基础上通过创造机会,对学生内在心灵需要引导的地方提供无声的帮助和点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
因为爱,才有成功的教育。爱孩子,需要同理心做基础,做润滑剂。人生不能被描述,它只能被体验和领悟。教师因同理心接受孩子应有的外在表现、应有的人格特点,才能从容、自然地与孩子进行心灵互动,机智点拨,享受童真,让爱在感同身受中升华。
【参考文献】
[1]李超.师生交往的基础——同理心[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9.
[2]李雪梅.同理心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J].班主任,2007(08):1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