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
[摘要]雕塑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促进艺术观念的进步。色彩作为雕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雕塑艺术展现出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彰显艺术家的设计思想和观念,对拓展雕塑创作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雕塑 色彩运用 色彩观念
雕塑在发展初期就开始使用各类不同的纹样和颜色来进行装饰。雕塑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主要用于为政治和宗教服务,其色彩运用停留于模仿和信仰的层面上,与现代雕塑的色彩运用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艺术的色彩运用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塑色彩运用方法。
一、当代雕塑色彩运用的表现形式
通过分析当代雕塑的色彩运用情况可知,雕塑从材质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色彩语言与当代雕塑设计方式相适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艺术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雕塑形象。城市雕塑主要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色彩运用方面以纯色为主。例如,青岛广场中的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圆圈为主体,打造出了立体化的构成方式,其深厚明亮的红色外漆,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雕塑的颜色成为雕塑表达的重要因素,红色与蓝色的海洋相映照,给人以强大的視觉冲击,也使雕塑更具独特性。
色彩在雕塑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色彩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雕塑形态,并直接引起受众对雕塑的关注。色彩还影响受众的情感体验,明亮的色彩能够给人以愉快的心情,沉重的色彩会给人以压抑的心理感受,色彩学在雕塑创作中能展现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路,是雕塑艺术家独特心理感受的重要表现。例如,在《收租院》中,雕塑的材质是泥土,整体的色彩为泥土色,明亮度较差,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是对收租时人物内心状态的集中表现。
在当代,雕塑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将色彩作为雕塑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对雕塑塑造具有辅助性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艳俗这一雕塑色彩表达方式,在色彩设计中,主要是运用艳丽俗气的色彩进行雕塑创作,通过色彩表现人们的真实生活。如在雕塑《人间万象》及《绿狗》中,主要是运用鲜艳的主体颜色来吸引人,将色彩与形式相结合,来集中反映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雕塑《绿狗》通过对标志性颜色的运用,使雕塑展现出了独特性,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志。
二、色彩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实践
雕塑与其他艺术门类存在较大的差异,拥有多元化的受众群体,不能一味地进行自我表达,而重在与受众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为了确保色彩表达运用的合理性,需要将色彩的运用建立在大众审美的基础上。色彩在雕塑的不同发展时期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合理选择雕塑材料,是雕塑创作初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雕塑材料主要包括石、木、铸铜、玻璃等,每种材料所蕴含的创作意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选择好雕塑材料后,为了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会在雕塑上进行色彩的运用。还有一些雕塑设计家选择不在雕塑上做修饰,也是为了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想法和观念。
分析当代雕塑的色彩运用,主要是分析传统纹样和现代化造型的相结合情况。以动物为原型进行雕塑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有寓意的动物,例如:“鹿”,与“禄”字谐音,象征着升官发财和吉祥长寿;“象”,是瑞兽,能驮宝瓶,有“喜象升平及太平有象”的寓意;“羊”,象征“吉祥”。这些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正面的形象,并且具有较高的辨识度,能够实现对社会的正能量宣传。在动物类雕塑设计中,以正面的动物形象为主,通过对动物形象进行简化和提炼,展现出动物的特征,在对动物形象赋予现代感的基础上,又不失动物的纯真可爱。
进行动物类雕塑设计,首先,将需要制作的动物类雕塑制作成布艺形象,并将其转换为泥稿,翻制成铸铜雕塑,促进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有机结合,创造出软与硬的有机结合,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迷惑感。其次,在后期着色方面需要考虑到布纹花色特征,将布纹花色还原到铸铜作品中,对雕塑设计者的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是采用手绘的形式,将雕塑形式与色彩有机结合起来,使雕塑作品更具意义。
三、雕塑色彩运用的发展趋势
(一)色彩资源的多样化。雕塑在满足人们观赏需求上,还要拓宽色彩的应用范畴,加大对材料色彩的应用力度,使雕塑色彩资源更具多样化特点。材料色彩主要包括玻璃、有色灯光及其他反射物的色彩等。例如,雕塑家邓乐在进行雕塑色彩运用时,主要是在具象雕塑作品中打上一些小孔,并将一些有色的小灯泡放入到小孔内部,运用灯光来呈现雕塑色彩。再如,城市的具象雕塑在色彩运用方面,主要将有色石灰和金属作为雕塑色彩设计的主要材料。
(二)色彩用于烘托氛围。在古代,雕塑的色彩运用主要是突出实用化特点,色彩是为雕塑、建筑的实用性而服务的。在当代,色彩在雕塑中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氛围,充分利用具象雕塑色彩的多样化特点,来营造良好的氛围,色彩的运用实现了创作者情感和观念的表达。另外,还有一些具象雕塑实现了与城市环境的呼应,在色彩运用方面会选择吸引大众眼球的色彩,展现出雕塑色彩的多元化作用。例如,河北省邢台市的具象雕塑《牛》,其主要意图是与“牛城”邢台市相呼应,促进雕塑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对烘托气氛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具象雕塑色彩的运用与人们的需求和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色彩观念的多元化。在我国古代时期,雕塑在色彩方面的表现较为单一,主要是采用模仿性的设计手法,较难通过雕塑作品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雕塑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的色彩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例如,当前社会倡导个性化发展,在雕塑方面也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促使当代雕塑在色彩运用上发生较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对消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追求,并随着现代人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将具象雕塑色彩的运用作为古代雕塑色彩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融合,使雕塑色彩更具多元化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赵杰,在雕塑色彩的运用上以凝重和淳朴为主,将黑色作为主色调,并配以黄、白、红等其他纯色,在雕塑艺术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艺术元素,使色彩的运用在雕塑作品中展现出个性化和新颖性特点。
结语
雕塑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促进艺术观念的进步。色彩作为雕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雕塑艺术展现出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彰显艺术家的设计思想和观念,对拓展雕塑创作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尹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