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30 09:09周蓓
艺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特色

周蓓

[摘要]我国舞蹈职业教育教学的中专——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层级都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找寻各自的教学特色,研究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找寻不同教学层级的自我定位,各自特色和递进关系,是一个必须思考和严谨对待的议题。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一定会有符合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其关键在于从事民间舞蹈教学研究活动的人们能否认真地研究、摸索。总结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与价值感,使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不再仅仅耽于“教材相似甚至相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是将其上升至美学范畴,延展到民族文化方向,向着更深更高的研究领域迈进。

[关键词]教学特色 自我定位 身教言传

吴晓邦先生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和领航人,他一生为舞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鞠躬尽粹。吴晓邦先生一生身体力行、勇于实践、慧敏睿智、勤于思考,是一位少见的长期把舞蹈实践活动与系统理论研究相结合,集舞蹈表演、教学、编导、理论于一身的舞蹈艺术大师。吴先生曾不断鞭策和激励青年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修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勇于按照科学的规律,对旧的、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为促进舞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吴先生对我国新时期舞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现代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创新,这是吴晓邦先生所提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吴先生认为: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手脑并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他曾讲到:“科班制在我国舞蹈教育中产生的影响是只注重基本技术、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想上文化上的引导和教育,以致影响了青少年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和思想修养的培养,学生不习惯提问题,更不善于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渐渐成了身体训练的奴隶,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思路无法开拓,这种只重技术,‘注入式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方法应该破除,要以‘启发式的教学为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上的教育。”实践证明,吴晓邦先生这一教学思想对现今舞蹈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舞蹈学科教学中,传统的舞蹈教学法更多的是只强调肢体动作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舞蹈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性,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观念的更新体现在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要运用讲解、示范、启发、诱导、分析、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设法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采用技能训练与智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培养智能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这一教育目标。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在讲授某一地域民间舞蹈动作元素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动作技术上的掌握,而要重点把精力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上。我们通常要求学生“用心而舞”、“用意念而舞”,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民间舞蹈元素中丰富独特的韵律感和文化内涵,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运用。近几年,我们将“民间舞蹈命题创编”这一教学模式融入到民间舞蹈课程体系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模式共分五个环节(1)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听辨表现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断,并作出曲式结构及节奏类型的分析。(2)请每位同学各自任选其中一音乐片断,并为之命题。(3)运用所学某一地域风格的民间舞蹈动作元素独立进行组合创编(要求主题动作鲜明,风格性强)。(4)创编作品表演。(5)师生共同研讨讲评。这是一种培养创造性舞蹈人才的科学的训练模式。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对想像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舞蹈教学应注重完整人格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舞蹈艺术教育活动本身可以对完整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俄国文艺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既表现人的感情,也表现人的思想。”吴晓邦先生在舞蹈人才培养的目标中讲道:“舞蹈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身心并发的一种美育活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法则与规律,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力求使学生通过合理的訓练方法,从心灵到形体都能够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他还强调:“舞蹈教育是人类生活中的情操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舞蹈艺术人才。”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培养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完整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完整人格的培养与形成的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受教育者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地选择,内化外来完整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完整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完整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能力。因此,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如舞蹈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媒介,凝聚和浓缩着人生丰富而深邃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欣赏舞蹈和表现舞蹈作品时,默然观照着另一个“自我”,从而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娱悦和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对照自己与舞蹈作品中反映、描写、刻画、塑造的人物、事物以及所感悟的高尚境界、高尚品德和生活美与艺术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总结。

舞蹈艺术教育就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不仅能作用于人的外表,塑造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美的形体,同时还能够作用于人的内心,教人求真向善尚美。吴晓邦先生在他的《新舞蹈艺术概论》中讲道:“一切为艺术而艺术,为求荣而艺术,实际上是可笑和可怜的,真正的艺术的标准是:真善美。”我们应将吴晓邦先生的舞蹈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运用于现代舞蹈艺术教育活动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完整人格的教育,为培养知识水平高、能力强、人格健全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而努力教学。endprint

三、注重民间舞蹈教学中文化素质的培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流布广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集合体强有力地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典型心态和样式。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文化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我们舞蹈教师应重点探讨的又一课题。对此,吴晓邦先生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地说:“必须使我们的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舞蹈,还要让学生从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进行有关舞蹈史料的研究。除舞蹈和舞蹈技术的学习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备超过前人的能力,获得智力上良好的发展……”吴先生的谆谆教诲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是一种形体动态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授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具体的肢体动作,同时也是在学习一种特殊的非语言文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新的时代对舞蹈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培养既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素质,又具有全面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舞蹈文化人作为我们舞蹈教学追求的目标。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我们在设立教学内容时,必须强有力地包容那些能够反映该民族典型心态和样式的动态语汇,突出体现该族群人民神态面貌的特有风格韵律。此外,还要把此类舞种的传统、发展、沿袭、流变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讲解。比如:我们在讲授汉族民间舞蹈时,就要把秧歌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讲清楚。“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和耕田作业的劳动生活。古代有学者认为,南宋时的民间舞“村田乐”即是后来秧歌的源头。发展到清代,秧歌已遍及中原汉族地区。秧歌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后来才发展成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种形式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山东、陕北、河北、东北等地区最丰富,在群众中流传也最广泛。实践证明:我们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的结合讲授,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对身体训练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从而在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更能充分地体现出“形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国民间舞教学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身体表现各民族的审美意识,掌握气韵、传统体态和表达情感的独特手段。所以原生态的田野村寨是民间舞得以传承的天然舞台。课堂并不具有民间村寨那种自然传统的田野环境,学生也难以感受到劳动人民在节庆场面中那种自娱自乐、热闹欢腾的场面,更难以凭想像去感悟该族群人民特有的动态语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力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利用生动直观的示范形象或颇具民族风情的服装、道具等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沉浸在所学民间舞的主题情景中进行训练,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作为辅助材料。又如:根据所教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种的特性,选择适于教学的音像材料,如将投影仪、电视等现代化设备运用在民间舞教学中,通过屏幕将教学内容生动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身临其境,运用多重感官刺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在训练中使每一个动作都赋予了生命的色彩,显得无比鲜活动人,使学生真正从中体味到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真情实意,形成对所学民间舞蹈的深度认同。

3、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深入民间去体验民间舞蹈与大自然和谐的氛围,去感悟充满生命力的民族民间舞蹈与民众之间那种神貌合一的情绪力量。使学生体会到民间舞蹈是大众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从而更深刻地感觉那深層的内涵和情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去。这种开门办学的教学方式,吴晓邦先生早在“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工作期间,已给我们作出榜样。他经常带领他的学生深入民间学习、采风和演出,学生遇到问题随时请教,丰富的社会实践开阔了同学们的思路,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通过教学实践可以说明:吴晓邦先生这一教学方法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牧鑫)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特色
活用音乐教材 彰显竖笛教学特色
论职业学校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
如何听好一节英语课
高中地理教学特色形成策略探究
立足语文基本功,倡导乡土教学特色
一线科研教师参与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
嘉庚特色独立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谈《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教学
重视初中美术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