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峰
曾几何时,外出求学的学子只需一身单衣、一床被褥,便踏上了漫漫求学路。“穷学生”成了社会上对他们略带调侃的亲切称呼。“寒门出贵子”的故事也不断上演,学子们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改变了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是,时代不同了。社会在进步,学生的“装备”也与时俱进,不断升级换代、丰富多彩起来。除了普通生活用品,很多学生还要拥有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这“新三样”,缺一不可。配齐这“新三样”,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如果孩子非“苹果三件套”不玩,更是成本不菲。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费虚高,那么,如何才能遏制这种现象呢?
上大学确实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大学四年里,学生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费自己做主,这就难免出现花钱不当的情况。但凡事要有度,应按需购买、量力而行,绝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让自己的父母为难。既然上了大学,也都不是小孩子了,应当具备最基本的理性和责任感,体谅到父母的辛苦。
而作为家长,也需要把握住自己,不能因为溺爱而对孩子无原则迁就,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这样做,不仅给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合格的父母应多关注孩子人格、性格方面的成长,以及能力的培养,控制孩子的不合理经济支出。
同时,在对孩子的引导方面,全社會其实都有责任。自觉遏制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营造起更理性、更阳光的社会氛围,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为学校和教育者,更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现在,应试教育依然大有市场,分数和升学率依然是很多学校孜孜以求的第一目标,国外很普遍的劳作课、实践课、理财课等在国内学校鲜得一见,即使有,也多名不副实。至于品德教育,则常沦为对定义、概念的死记硬背,难以入脑、入心。所有这些方面,今后都有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必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做起”。迈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态度端正、心态阳光,必将深刻影响4年的大学生活,甚至还可能影响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人生。人和则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家庭新的“顶梁柱”、国家新的栋梁,都由此起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