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距离对成败行为评价及归因的影响

2017-09-30 02:24范志潜冯靖宜
教育界·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归因

范志潜+冯靖宜

【摘要】采用自编成败行为认知及归因评价问卷,在三种情景条件下(对象为我、好友、他人)进行施测,考察社会距离对成败事件认知评价和归因的影响。个体对自己成功与失败的评价均低于他人。相比于自己,个体对他人的成功更倾向于做出内在、特质性的归因;个体对自身失败行为做出更多贬损的归因(能力),对他人行为做出更多美化的归因(运气)。

【关键词】社会距离;成败行为评价;归因

一、引言

韦纳认为人有为成功或失败事件做出归因的倾向(Dweck,2010),归因的不同影响着行为的动机(Ghavam & Rastegar,2011)。过去许多研究集中在人们的行为归因及其影响上,也有研究关注自己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但是很少研究将对自己与对他人的归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Jones &Nisbett,1971)。本研究旨在探索对自己以及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成败事件在归因评价及认知评价上的差异。

社会距离是存在于行动者心理空间中的,是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距离(王启富,史斌,2010)。韦纳认为社会距离属于心理距离的一个维度,人际亲密度具有心理距离的特性,心理距离是自我中心的,参照点(0点)即为当下的自我,不同他人分布在自我空间的不同位置(Trope Y,Li berman N,Wakslak C,2007)。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因为对事件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的知觉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反应(孙晓玲,张云,吴明证,2007)。具体来说,当感知事件的距离远的时候,使用抽象、基本和一般特征来表征(高水平解释)事件; 当感知到的距离更近时,人们倾向于具有特定的、表面的和局部的特征来表征事件(低水平解释)。 解释这一层面的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当个体感觉事件距离自身较远时,与高层次解释相关的特征在个人的决策和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当个体感觉到所需评价事件距离自己较近时,低水平、具体的特征在决策和判断会被更加重视。

以往研究发现,社会距离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如相对于社会距离较远的目标而言,被试对社会距离较近的目标个体的正性和负性行为的评价分数均较高(牛忠辉,蒋赛,2010)。在归因评价方面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如个体倾向于对他人(远距离)的行为做出高水平解释,更多归因于特质性的因素,将自己的行为做出更低水平的解释(近距离),更多归因于情境性的因素(夏颖,2007)。

综上所述,可以推论社会距离越远,人们对目标个体的成败行为更倾向于用高解释水平对其进行心理表征,因此对其成败行为的评价更为极端,即对成功的评价越高,对失败的评价越低。人们对其远社会距离者的成败行为做出更多特质性归因(能力、努力),对近社会距离者的成败行为做出更多情境性的归因(任务难度、运气)。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某高校大学生被试388名,男生191名,女生197名,被试平均年龄在18~25岁之间(M=20.94,SD=1.67)。我们随机地将被试分配到三种实验条件下:零社会距离组79人,近社会距离组 156人,远社会距离组153人。

(二)实验设计

采用3 (社会距离:自我/好友/陌生人) *2(成败行为:成功行为/失败行为)混合实验设计,社会距离为被试间设计,成败行为为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认知总评价及四种归因因素评价(能力、运气、任务难度、努力)。

变量的控制:本研究采用ABBA平衡法平衡实验条件的序列效应,即一半实验材料按照成功事件-失败事件的顺序,一半实验材料按照失败事件-成功事件的编排顺序。

(三)实验材料

自编成败事件评价及归因问卷。

成败事件的选取过程为: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选取大学生典型成功和失败各两个事件。成功事件为:(1)获得一等奖学金;(2)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失败事件为:(1)参加某实习单位的实习应聘没有通过;(2)公共必修课考试挂科。成败事件选取的原则是,事件为大多数大学生所认同的成功或失败的事件。

认知评价问卷采用利克特7点量表对四个情境中的成败事件进行评价。在成功事件的总评价中,1表示不优秀,7表示非常优秀。在失败事件的总评价中,1表示非常失败,7表示不失败。

归因问卷采用利克特7点量表对四个情景中的成败事件在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努力四个原因因素的重要性上进行评价。1表示该因素完全不重要,7表示该因素非常重要。

问卷具有三个版本(主人公分别为我、好友、陌生人),除了主人公不同,其他方面都是一致的。每个版本的问卷又包括两种编排顺序(一种是成功事件在前,一种是失败事件在前)。

(四)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完成。在“我”实验条件下,让被试想象是自己经历这些成败事件。在“好友”实验条件下,请被试写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并将他/她代入所有情境中。在“陌生人”实验条件下,写出公共选修课上认识但不熟悉的同学的名字或代号,并将其代入所有情境中。在测试结束之后,将测试的数据做好收集整理,并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录入Excel和SPSS20.0统计软件包中,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及分析

(一)对不同社会距离者的成败事件在认知评价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F检验个体对不同社会距离者成败事件在总评价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1)不同社会距离者成功事件在认知总评价上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三组在成功总评价得分上,两两差异显著,好友组得分最高,我组得分最低;(2)不同社会距离失败事件在认知总评价上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三组在失败总评价得分上,两两差异显著,好友组得分最高(失败程度最低),我组得分最低(失败程度最高)。

(二)对不同社会距离者的成败事件在归因得分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F检验个体对不同社会距离者成败事件在归因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看出,(1)对不同社会距离者,成功行为在能力和努力的归因得分上差异显著,在运气和任务难度归因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能力归因得分上,我组得分显著低于好友组、陌生人组,好友组与陌生人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努力归因得分上,我组得分显著低于好友组,边缘显著低于陌生人组,陌生人组和好友组得分差异不显著。(2)对不同社会距离者失败行为在运气、能力和任务难度的归因得分上差异显著,在努力归因的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能力归因上,我组得分显著高于好友组,边缘显著高于陌生人组,陌生人组显著高于好友组。在运气归因上,我组得分显著低于陌生人组、好友组,好友组与陌生人组差异不显著。在任务难度归因上,陌生人组得分显著低于好友组。我与陌生人组、好友组差异不显著。

四、總结

本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随着社会距离的不断延伸,个体对自己熟悉的社会对象的成败行为的评价度越来越高(成功程度高,失败程度低),当评价对象超出自身熟悉范围以外,个体对他人的成败行为的评价度逐渐降低;(2)在对成功事件的归因上,个体对他人成功行为会做出比自己更多的内部、特质性的归因;(3)在对失败事件的归因上,个体会对自己的失败做出更多贬损性的归因,对他人失败做出更多美化归因。

【参考文献】

[1]牛忠辉,蒋赛.社会距离对他人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0 , 16 (04) :291-300.

[2]孙晓玲,张云,吴明证.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应用心理学, 2007,13(02):181-186.

[3]王启富,史斌.社会距离理论之概念及其他[J].晋阳学刊,2010(01):37-40.

[4]夏颖.浅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J].轻工科技,2007,23(11):147-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因
中学英语教师英语学习归因的实证研究
神奇的归因工具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中职升本学生成败归因特点的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归因的关系
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如何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