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花
【摘 要】如今的孩子成长条件优越、享受着社会和家庭中最优势的资源,蜜罐长大的孩子能否良好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工作实践中也逐渐发现面对独生的一代、被宠大的一代,责任感缺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小学生责任感培养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探寻小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责任感。
【关键词】小学生 责任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81
过去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中一直强调严格的教育、强调严格的管束方法,“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等阐述了原有的教育观念,而今天来看似乎没有市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给予了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享受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但是作为这一代的孩子,从小享受优厚的资源、享受良好的社会环境、享受全体家庭或者全体家族“公主”或者“太子”般待遇。他们是否会成长得更好,未来是否能够有担当、有责任感成为不得不思考的话题。作为老师,我们最担心和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独生的一代、被宠大的一代,如何培养建立责任心,如何更加有责任感、有担当。
在家长心疼孩子、家长呵护孩子的前提下,稍显严苛的教育方式都可能使得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如何采取合适的办法,让在优越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在优越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更有担当,有责任感,是我们作为老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长期工作的实践让我们对当前学生群体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这个群体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由此,从孩子的责任感缺乏的原因入手,分析责任感培养的策略选择。
一、责任心缺乏的形成原因
责任感是面对社会和个人成长中最为基础的感觉之一,也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从长期工作的实践来看,小学生责任感逐渐缺失,主要还在于:
(一)家长教育方式的失当
小学生年纪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小学生思想观念和责任感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能是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折射。家长教育什么、孩子就吸收什么。当下环境,小学生大多享受了社会最好的资源,享受了全体家庭或者全体家族“公主”或者“太子”般的待遇。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教育孩子时,难以将溺爱完完全全与教育的实际分开,使得小学生在享受良好家庭待遇的同时,忽略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基本的责任心。我们工作的实际发现,小孩之间打架,原本小孩都有错误,应该承担责任,却有一些父母盲目护着孩子,甚至帮助孩子欺负他人,无形中失去了最好教导孩子的机会,让孩子形成了非常霸道蛮横的性格。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小孩自然难以具有正常的是非观念,更别说责任感了。
(二)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感的培养与个人习惯息息相关。没有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些问题没有担当精神,对于一些事情没有责任意识,自然在行动上缺乏责任感。一些孩子在生活过程中做错事不敢于承认、不承担应有责任,对待应该完成的事情没有意识、表现比较轻慢:如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生活不能自理,对长辈撒娇耍赖等等。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自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三)部分老师教导方式不合理
责任感教育和责任感培养,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老师引导的,没有老师的引导、没有老师合理的教育,学生在明辨是非上的能力差,在做事的态度上和做事的方法思维上未能形成比较健全和比较稳定的思维态度,自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具体知识的教育,注重如何解题,却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如何更好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是非观念、责任理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很难能够用责任感做好相关事宜,面临困难便轻易选择逃避,显得没有责任感。
总的来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缺乏是家庭、学校、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当然这种教育意识的缺乏实际上还离不开所处的整体大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小孩的成长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小孩责任感培养。
二、小学生的责任感培养策略
责任意识的缺乏不是单方面产生的问题,培养责任意识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多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有助于培养和形成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一)通过制度设立、氛围营造,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
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过程,小学生培养责任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好地优化小学生发展中的环境,培养小学生责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作为老师,可以通过管理制度上的设定逐步培养责任感。例如日常的值日制度上,建立值日生制度及规范,每天选择值日生并规定严格需要落实的一些事项,严格考核、严明赏罚,让小学生去执行,通过严格落实这些小事来引导小孩养成一定习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導学生树立主人翁的精神,树立主人意识,从而形成一些责任的感觉和责任意识;在其他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主人翁的精神状态,养成做好小事的态度和做好小事的习惯。逐步形成一些有利于树立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氛围,特别创造一些环境让小学生学会做班级的主人,规定任务、引导完成设定目标,从而让学生培养责任感、培养一种责任意识。
(二)通过以身作则和榜样树立,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感虽然是虚化的感觉,但是却是可以学习和可以复制的一些行为集合,从教育学生来说,责任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具体的、可以学习的行为。作为老师,我们的言行无形中影响学生,小学生跟老师相处的时间比较多的,受其影响也比较大。由此,通过我们自己的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的熏陶,自然能够有助于引导孩子,让其进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事,养成独立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学生中,树立独立、有责任感的榜样,以一些责任感强的学生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小学生是模仿性比较强的群体,他们有着比较强的学习心态,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情作为榜样能够比较好的影响学生学习,从而有助于他们养成成功的信心、养成认真做事的进取心,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树立责任感。
(三)通过激励式教育方式,积极培养责任感
小学生做事持久力不够,比较容易出现间断的现象。做好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这个阶段的学生,更需要鼓励、更需要认可,有一些小的成效和一些小的进步都应该予以承认,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改变的动力。实际生活中,可以引导小学生完成一些有助于责任感培养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给予鼓励。例如,给予小学生小红花、或者小的笔记本等,这些小的物质鼓励能够帮助其变得更加积极。利用荣誉的激励,例如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活动,规定一些任务和活动,对于完成好的给予奖励,利用小的奖状、口头的表扬让学生逐渐去改善。鼓励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做到让小学生在做事过程中逐步明白哪些事情是值得和可以做的,从而从小事的培养中,养成责任感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培养责任感、养成责任思维,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也需要不断的坚持。尽管当前的环境下,诸多的小学生受到优越成长环境影响,未能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但是长期坚持责任感的培养,也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赵宗敏,周维嫦.农村中小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12
[2]赵亚辉,张玲,许锋华.小学生责任感的比较分析及培养策略——以武汉市首义路小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18-21
[3]刘真真.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5):114-115
[4]韦琼芬.浅谈中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