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旎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话题作文倍受师生们的青睐,同时也是中考作文命题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热门作文类型。教材中就有以"地球""友情""探索""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此话题作文成为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那么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作文命题时,为发挥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供一些非常广阔而又开放的"素材",一个"关键词",这就是“话题”。它只是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由头",一个"引子",作文由此而升发开去:在拟题、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作的空间。这就是"话题作文"。
关键词:实质;含义;新意;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64-02
话题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教材多样化的启示、小升初的影响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让考生考出作文的真实水平。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话题作文有如下几点认识,借此抛砖引玉,不免有点贻笑大方之家。
1.“话题”的实质
什么是话题?其实就是指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也就是用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选取材料写文章。这样要求作文,表面上看起来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给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但是却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不能离开这个话题。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题目自由;选材自由;文体自由;想象自由。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它和命题作文有明显的区别:话题作文提供的是一个写作范围,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不能另拟文题。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是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的;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2.话题的含义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只有一个正确的前提,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首先要确定写作内容,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下笔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尽可能多考虑写作内容。从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要避免虽然自己感兴趣,却只是一知半解的内容,这样写起来就无话可说,显得没话找话,犯了作文的大忌。因此,要仔细审题。
先审话题:看清话题,不要脱离命题范围,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抓住关键词词、句子,吃透材料,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导向。
审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构思文章。
审提示要求:要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
审题时,一定不要犯这两种错误:一是偏离话完全脱离材料题;二是过分依赖材料,无法展开自己的思路。
先找准话题的切入点,然后找准自己的感触点。生活就像剥一个洋葱,只要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的。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化一为万,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感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尚美德,探寻知识。要求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话题的新意
"世上没有联想,社会将会怎样"。这就强调联想和想象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中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反而显得十分广阔、瑰丽。具有这种想象力本身就是逻辑缜密的成年人语言所无可比拟的。走进生活,用心体会,和生活真诚对话,就会有独特的发现。
对"冰雪溶化后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最动人的回答是 "变成春天"。话题作文早就把联想和想象、创新作为立足点、著眼点,着意引导学生把目光从封闭的课堂投向广阔的社会。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抽丝剥茧地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领考生学会思考,运用自己的文化积淀,正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话题的真情
“文以情动人”,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从题目、体裁,还是构思立意,语言的审美角度,作文总是要求作者倾注真情实感,真正能体现文如其人,读之能见其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5.话题的语言
语言是作文的关键,我们要做到精心于语言的锤炼,话题作文的命题原则是淡化文体,不设置审题障碍的命题原则。追求作文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倡导个性作文及有创意的作文,作文的成败将决定语文学科的成绩。所以在考场作文中习惯写记叙文,最大的误区便是以叙述代替描写。有些作文素材较好,角度也较新,整体结构都不错,但就是因为缺乏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得不到高分。
总之,要写好话题作文,还需要平时多练笔、多思考、多观察,厚积而薄发,自己形成一套驾驭语言文字的方式,在考场上才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应用写作》(月刊)2008年第6期
[2] 《作文教学的尝试》安徽教育2006年Z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