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仕友 王红
【摘 要】计算能力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能够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及学生认知思维特征,从多方面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040
數学科目学习是小学学习重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其一定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这一科目的基础能力。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误解,简单地认为计算能力即是能够将某个算式又快又好算出结果的能力,其实不然,计算能力还包括化归与转化能力、包括知识的演绎与拓展、包括知识点之间的联结与迁移等多方面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计算能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计算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计算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采用错误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不佳,导致许多学生对计算学习存在一定误解,认为计算学习枯燥,缺乏内在趣味,致使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到计算学习中来,其教师计算能力培养教学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计算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积极的情感作用下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以此激发学生计算学习兴趣,使其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从学生认知特点及学习需要的基础出发,采用多元化的计算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使计算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改变学生对计算学习乃至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以此调动学生数学计算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兴趣激发既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转变过程,也是落实素质教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教学结构,以此才能在计算能力培养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算理算法同时抓
在传统计算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重算法而轻算理,强调运用技巧教学,导致许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拿到算式知道如何去解题,却不知为什么这样解,也致使许多学生会解算式,却不会做应用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这种教学不平衡,在教学中既重算法又重算理,夯实学生计算学习基础,提高学生计算技巧,以此全方位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教师要从分数的本质出发,让学生将分数看成一个带括号的除法运算,再结合前面所学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运算律,透彻讲解分数除法运算法则,学生便能很好地理解在分数除法运用中为什么是除数分子分母置换位置后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得出答案。这是教师再教学生运用技巧,学生不仅掌握的更快,也能更灵活地运用到解题之中。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许多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拿不到高分、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总是不令人满意,并不是学生不会解题、不会运算,而是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如在某次教学中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作为课后练习:“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将题目抄错,更不用谈解对了,也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认真读题,直接用288÷10=28.8求出椅子价格。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其一,要培养学生书写认真、规范的习惯,不能滥用数学符号,规范其书写格式;其二,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习惯,先认真分析,寻求突破口及简便计算方法,使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快捷,减少出错机会;其三,要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计算有机械过程同时也有思维过程,小学生在计算中难免会出错,而通过验算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减少数学计算错误错误产生。这些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不仅需要数学教师监督,更要教师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进行必要的计算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素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题海战术,但这并不是说学生不再需要进行适当的习题训练。相反,数学学习没有捷径,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依靠一定的练习来加以巩固,才能取得良好学习成果。教师在布置习题过程中,一方面在习题设计中要强调习题的质量,使学生用最少的学习量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如上述例题中既有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甚至分数乘除法运算,又强调数学思维,解题方法多样,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习题的布置数量,避免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能力学习和培养中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使计算学习又陷入枯燥、呆板的情境之中。
总之,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学习发展为核心,善加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谐统一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冯振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5(5)
[2]耿立.浅谈夯实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办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185-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