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 砥砺前行
——话剧《詹天佑》进京演出

2017-09-29 05:24摄影报道
河北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路詹天佑北京大学

摄影报道 李 勇

穿越历史 砥砺前行
——话剧《詹天佑》进京演出

摄影报道 李 勇

6月17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重点扶持,河北演艺集团创作,河北省话剧院创排的2017年度河北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话剧《詹天佑》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汇报演出,引发各界热烈反响。

詹天佑生于1861年,那时候的中国贫穷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为了扼制洋人对中国的窥探,他奋发图强,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也因此,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被奉为技术派的先哲。

话剧《詹天佑》是河北省首部文献剧,全剧运用现代思维、现代意识精心打造,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将人物融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刻画,让詹天佑爱国、自强、坚韧的形象扎实屹立在现实的土壤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在看过该剧后曾说:“剧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不光写了詹天佑一个爱国者的故事、京张铁路修建的故事,还写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爱国者砥砺前行的执着和坚守。”

话剧《詹天佑》以“全景式”人物传记的纪录风格,讲述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思想观念、经济发展都极为落后的历史背景下,发扬工匠精神,科技报国,为了中国的铁路事业隐忍、牺牲、奉献,最终完成京张铁路修建的故事。

话剧《詹天佑》是河北省首部文献剧,写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爱国者砥砺前行的执着和坚守。

演出结束后,北京观众纷纷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

剧中,青年詹天佑与中年詹天佑同时出现在舞台上,他们穿越时空进行对话。大段的独白真切流露出詹天佑内心的焦虑、矛盾、彷徨、执着……内心戏的精准雕琢,在舞台上多维度呈现出真实而鲜活的人物形象。随着剧情的推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愤填膺,时而含泪无声。当外国专家面对滦河复杂地质结构,建桥屡次失败后,詹天佑毅然决定,这滦河大桥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建。一个桩打下去,稳固住,又一个桩打下去……滦河大桥顺利建成,在中国铁路建桥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太精彩了!感觉像好莱坞大片!”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学生彭惠看完演出后这样赞叹。事实上,从剧中大段独白、对白的穿插,到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融合运用,为了多维度展现詹天佑的内心世界,编剧黄维若在台词语言的打磨上煞费苦心。他曾仔细看过詹天佑的日记和书信的英文版本,反复揣摩他在美国9年学习生活期间形成的多语境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对于细节的精心刻画,才能把詹天佑成长的心路历程和人物内心矛盾表达得淋漓尽致。编剧黄维若表示,话剧《詹天佑》在北京大学演出,不仅仅是给首都人民带来一场文艺的饕餮盛宴,也希望为河北舞台剧的未来提供一个全新的探索和发展方向。

在北大召开的座谈会反响强烈,与会专家对话剧《詹天佑》给予了高度评价。

话剧《詹天佑》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演出,给首都人民带来一场文艺的饕餮盛宴,

扮演中年詹天佑的演员宋波展现出深厚的台词功底,很多内心戏表演得非常到位。演出后,宋波说:“我已经有22年没有接过这样的大戏了。这次决定演詹天佑,也是因为被这个人物的历史形象所吸引,想通过自己的表演,带给观众更多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大二学生汪淼是这次话剧演出的志愿者,他说:“小时候我爸爸妈妈经常带我看话剧,但是这样的历史剧却是第一次看,而且从头到尾都被詹天佑的执着和坚守感动着。”詹天佑一生修了两条路,一是其心路,一是中国人的铁路。我们更熟悉的是他修建的铁路,是他克服外国列强的干扰,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终于建成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他的心路,是一条历史大道,一直延伸到今天。在铁路与心路的交织与碰撞中,詹天佑穿越时空,向我们健步走来,走进剧场、走近观众,直到走进人们的心里。

编辑/李 勇

詹天佑剧组集体到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参观学习。青龙桥火车站地处燕山深处、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发展。

剧组成员在詹天佑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猜你喜欢
心路詹天佑北京大学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心路志 二十三年“坚守史”——情感始终“钉”在百姓苦乐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医改明星的新路与心路: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