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G633.3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具有深厚的道德教化价值和审美熏陶作用。此外,文言文中的许多文言词语、成语典故及构词方式、文言句式,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学好文言文,对于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发挥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正迁移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由于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语言思维习惯有了巨大改变,加上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认识不足,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从2015年开始,烟台中考文言文实现重大改革,由课内文言文转向考课外文言文,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只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学习。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
1、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每堂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好的导语是开启课堂知识之门的一把钥匙。导入独特而有趣味,就能迅速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例如我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然后启发提问:谁听说过花木兰的故事?问题一出,学生便纷纷举手,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接着老师又问:大家想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结果怎样吗?学生都抢着答。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便认真读起书来。《桃花源》一文,我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世外桃源这个词吗?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到“世外桃源”去游览游览。”学生一听要游世外桃源,顿时来了兴致。此时文言文不再是枯燥无味、让学生毫无兴趣的东西。
2、直观形象的课件 调动学生兴趣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可以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如:《出师表》一文,把电视剧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了了解,为理解诸葛亮的在表文中“临表涕零”之情有了深刻的体会。《出师表》的配乐朗读更是声情并茂,感染了学生。这是普通课堂教学不能完全呈现给学生的,而多媒体教学能使文字、图形、声音、动画有机结合,使抽象的课文叙述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角色扮演,促进兴趣
一些叙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可以尝试让学生表演,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要表演成功,学生必须对人物的语言、表情、性格等有充分的把握,这样就督促学生自觉自主的去研究课文,研究人物的语言、语气、表情等,表演时,唐雎的大义凛然、不卑不亢,秦王的傲慢无礼、阴险狡诈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角色扮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完了文言文。
4、重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語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不难看出,新课程标准继续要求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因此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和空间,朗读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首先要让学生读出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这是最起码的训练目标。教师以范读和领读为主,逐句、逐段地读,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对于难以读准的句子和语段,教师要帮助他们揣摩含义,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例如学习《<孟子>两章》中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和第二章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停顿和重音,教师应强调 “域民”、“固国”、“威天下”和“入”、“ 出”的停顿,这样就可以读出节奏。要逐渐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力,用文言文和谐的音韵美去感染每个学生,触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重视积累的作用
文言文的知识是非常琐碎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知识积累起来,时常回过头复习,经过不断的复习,学生一定能在学习兴趣和知识能力上有显著提高。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式进行归纳积累,要理解、掌握每课训练重点中所列的字词。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固定句式,了解它们的构成和使用方法。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迁移就是“学以致用”,课外文言文,理解词语,疏通全文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学过的知识,例如在做《弈喻》这篇文言文的时候,有一句“予颇易之”,里面的“易”字,我们在《童区寄传》中就学过,“贼易之”,是“轻视”的意思。切不可理解为“容易”的意思。学习文言文,要学会迁移,要善于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以课内促课外,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当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见。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重在积累、重在多加练习,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学习,争取摸索更为有效的文言文学习途径。
作者简介: 王利霞, 女, 山东省招远市人,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