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晶
摘要:插花艺术课程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甚至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所以高职类院校应当加强对此类课程的投入力度,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品性也能够得到培养,成长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插花艺术课程进行分析,阐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该门课程的更科学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职 插花艺术 实验 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7.38
插花一直被奉为高雅的艺术活动,它能够让人们的心情得到宁静,陶冶情操,培养性格,让人们远离喧嚣。而在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程便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学会一门新的技能,此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心性得到沉淀。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此门课程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职插花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插花艺术课程本身除了具备较高的艺术气息之外,还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性。要想感知其独特的魅力便需要经过亲身的实践。而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学生只有经过整个动手的过程,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才能够从中获益。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要求学生对插花的作品进行描述还能够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第一,观察能力,让学生善于观察插花的形态以及特征能够提升其对于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能力。第二,表达能力,善于发现自身的想法,找准核心点,更好的表达内心思想。第三,总结能力,让自身的表述能够更为清晰精确,让听者迅速明白,这些能力对在社会中生存是必不可缺的。在学习插花艺术的课程时,学生需要经过的步骤非常的多,包括对花的选择,对花进行加工构造出自己想要的形态,学习花店的装饰工作以及如何营销自己的作品。这些过程都能够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插花艺术课程存在问题
(一)设置课时较少
插花艺术课程的设置大多归类于选修课程章节,自然其课程时间也很少。插花艺术是一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揣摩的课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讲解,以及插花的发展历史,并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造型,分辨插花的种类,如何鉴赏插花作品等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还要开展实验课程,要想学生真正的领会到插花的奥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之基本上进行该门课程学习的学生都是初学者,这便更难将插花的知识融会贯通。尽管部分高校已经增加了选修课的学时,但是对插花这门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来说,仍然略显不够。
(二)课程实验投入力度较低,经费不足
插花艺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够使学习者本身体会插花的魅力。因为它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对花的选择、花的造型等都需要亲自进行动手练习。但是由于学校对插花课程的投入较低,根本不能保障鲜花的供应,很多时候还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在现实课程设置当中,由于投入量过小,因此对实验课程基本采取模拟的方式进行,模拟的方式往往会忽略掉对花色以及种类的具体选择,此外还不能对形成的最终造型产生直观的感受,最终导致不仅未能与实际相互联系,还大大的降低了學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内容滞后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插花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的深入。现实中很多插花的理论已经进行更新,但是在当下所使用的教材中却迟迟不能展现出来。尽管教材经常会修订,但是本质上却未产生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教材的制订本应当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三、高职插花艺术课程设计方案
(一)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对教师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是必须的,因为教师的个人素质或者专业水平的具备程度关系着学生最终的学习质量。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都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在课后教师可以选择插花培训班学习最新的插花技艺。另外,对各种插花比赛也可以参加,既能够提升自己的插花水平,还能与领域内的一流人才相互交流切磋,开阔眼界。并将最新的插花艺术带入到课堂之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提升学生兴趣
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学习好插花艺术,便需要学生本人喜欢这门课程。只有拥有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掌握它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一尘不变的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相反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便是比较关键性的一课。最好的方法便是教师可以当场制作一些插花的作品,向学生展示插花的图片。介绍几款简单的作品,邀请学生课后进行尝试。另外,在实验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设定好实验课程的主题,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构思,对花的种类的选择,造型的设计都按起自己的想法进行选择,最终进行评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加大实验力度
加大实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多项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建议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提升实验课程所占的比例,最好是与理论教学相互持平。此外插花课程的实验安排不能仅仅局限于插花一种类别,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可将对礼品的包装、花束包装、花篮制作等加入其中,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健全课程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的模式大多还是集中于以试卷的模式进行,笔者认为,针对插花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显然不是最好的考核方式。另外,应当注意的是可考虑与实际相互结合,甚至可以将按照实际操作进行考核的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五十甚至以上的水平。通过调整,学生也会更加重视实际的练习。
结束语:
插花艺术这门课程虽然在高职院校当中属于选修课程,但其对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高职院校学生的插花艺术教育课程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大治.我国插花艺术课程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3):306-308.
[2]张俊明.我国高职类院校课程设计发展现状[J].山东环境,2013,(1):214-215.
[3]蒋明辉.李都明.我国高职类院校插花艺术课程设计现有问题的完善建议[J].社会杂志,2011,(3):11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