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垠林
【摘要】德育,即培育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的任务。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更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也表现出更为复杂多变,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总体看来,农村中学的德育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德育;现状;对策
【分类号】G631
一、 当前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
1、“德育为首”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工作往往是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看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德育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致使“德育为首”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2、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不同步
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建设。但是,目前这个“三结合”只是形式上存在,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一致,与社会现实不符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有时也感到困惑不解。比如:学校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文明上网,而农村的网吧却大多无人监管,学生出入自由,而且网络上充斥着色情、暴力的内容;学校教育学生做人要忠厚老实,而有些家长却告诉孩子老实人吃亏;学校教育学生禁止赌博,而有些家长却打麻将成风;学校教育学生德育为先,而社会上却流传着金钱至上;···以上种种,无疑给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同时也说明了落实德育工作的“三结合”迫在眉睫。
3、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
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最经常的做法就是说教,全凭班主任的一张嘴,班会课成了训斥课。学生对老师这种空洞的说教不仅不愿接受,反而越来越反感。这样的教育排斥了生活的偶然性、掩盖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它远离了生活的真实,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它不是道德的教育,只能说是老师为了完成自身工作需要的说教,结果是老师的苦口婆心、语重心长,换来的只是学生的不屑一顾、我行我素。可见,真正的德育教育必须还原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
4、农村学校部分教师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德育教育的要求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通过教师去实现。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冷漠,特别是对思想后进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和学困生态度恶劣,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对违纪学生轻则讽刺挖苦,重则“扫地出门”。由此可见,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农村德育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社会在发展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最终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对策
既然我们认识了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存在的不足,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对德育进行改革改进,以便使德育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为此,我建议加强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
1、 学校德育要改变观念,正确定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学校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更要抓好德育工作。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牢固树立“教书必先育人”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人格水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好,更要思想品德好,树立“成才必先会做人”的思想。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
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密切联系,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学校要开办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还要聘辖区内派出所负责人为校法制副校长,派出所指导员为校外辅导员,共为学校举办法制讲座,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这一特点,学校应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通“亲情电话”,便于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同时针对少数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德育工作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
3、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充分利用学科的德育资源,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语文教学既让学生遨游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又要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理科老师要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接点放在实验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热情,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政治课要抓住思想政治的特点,帮助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体育课要让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另外举行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慢慢渗透德育。如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歌咏比赛等。只有这样德育才不至于空洞乏味,也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很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从而被他们接受。
4、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要专门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对教師进行师德量化考核。同时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座谈会,让他们也参与到对老师的师德考评中。对考核较差者,要写出书面反思材料,同时不得参与学校的“评优评先”,对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予以解聘,学校还要认真贯彻教师师德师风八条禁令。
总之,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道远。学校要始终不渝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