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 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2017-09-28 14:34许海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审美趣味

许海霞

摘要:文言文因为其文字、内容与现代文字、生活的脱节,一向被誉为“另一门外语”,特别是一般老师一味追求让学生弄懂文章大意,采取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逐字逐句翻译”,所以文言文课堂向来以沉闷著称。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不仅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将这种情绪转移到语文学习中(高中文言文教学所占比重极大),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本文中,我试图从“趣味”“审美”“情感”三方面,对文言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实效性 趣味 审美 情感

【分类号】G633.3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新要求:第一,要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第二,文言文教学应“文”“言”并重,要提高学生对“文”的感受能力,培养敏锐的语感,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第三,要汲取文言文精华。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对文言文精华汲取的更高体现。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体现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而要达到这“文”“言”“情”这三点要求,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营造出一种亲近文言文的课堂氛围,用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美感熏陶学生的情趣,用情感促动学生的心弦,展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使之变得喜欢学、主动学。

一、建立文言“趣味”课堂。

1、“游戏闯关”,突破文言字词难关。

文言文学习中,不可回避的就是文言文字词,因为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许多老师采取逐字逐句翻译的教法,一堂课下来,只能听到老师翻译的声音,学生被动地学习,而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我尝试在课堂中引入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而化解了文言文课堂固有的沉闷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讲授一篇文言文前,我先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然后将重要的字词整合在幻灯片中,设计成不同的题组,借助用超级链接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接力通关的形式掌握字词。

2、“三维动漫”,增强学生对文言文本的直观领悟。

在众多的文言课文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写景游记类的文言文章。因为古人行文简练精悍,许多情景在缺乏实际体会经验的学生读来,晦涩难懂。在课堂上,我借助音像动漫,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化抽象为直观,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

如教学《石钟山记》时我借助多媒体再现石钟山在不同时令、气候下的全景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而石钟山“山形如钟”的形象学生很难理解,我则找同事编制了一个石钟山的三维动画立体图形的演示软件,学生可以自由操作鼠标,轻而易举地从俯视、平视、仰视等不同角度,以山外到山内洞中随处游览,从立体的空间位置感受石钟山“山形如钟”的特殊地形地貌。同时,还可利用flash制作苏轼游览的线路图,学生可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根据课文内容来安排苏轼的浏览位置,前后共花10多分钟,学生对课文内容就已经理解透彻。

二、建立文言“美感”课堂。

1、“声情并茂”,以诵读构建学生审美基石。

现在的语文教学,除了传统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外,还重视美学教育。如现在的新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语言优美、题材新颖、立意独特的美文,许多是名家名篇。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骈散结合,或写实叙事,或抒情状怀,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语言无不讲究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每每读之,便可感受到其强烈的节奏感,琅琅上口,极富于音乐美。在课堂上,通过吟诵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一篇篇美文佳作便化作了一首首悦耳动听的高雅音乐。如《离骚》的悲愤激昂,《归去来兮辞》淡远洒脱……,置身于其间便如遨翔于音乐殿堂。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不斷地诵读中,感受中国文字的语言美。

2、“音像结合”,带领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美感的心理过程是从对美的形象直接感知开始的,美感的知觉与表象等都是在对美的形象直接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

文言文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语言美,更重要的是文本蕴含的意境美。而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的体验,他们无法想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飘渺壮阔,更无法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茫壮美。当一幅幅图片在音乐声中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或许可以借此触摸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

三、建立文言”情感”课堂。

1、“知人论世”,打开古人情感世界的钥匙。

朱光潜在论对古诗词的鉴赏时认为要学会“知人论世”,其实在学习文言文时,让学生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也更能深入地体会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之美,进而走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在了解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后,学生才能更加领会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在清楚了屈原对楚国那深沉的爱后,学生才能理解他“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执着。魏征直谏太宗十思,只为求得为上者“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清明政治缘于他为人臣子的忠诚;杜牧构思《阿房宫赋》告诫当时统治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缘于当时统治者的骄奢荒淫。知人论世,让学生走入作品,与作者同喜同悲,共乐共怒。

2、“移情审美”,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能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文言文改革的道路艰难而漫长,我身为一线的老师,所做的只是一点点的尝试。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教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活动,采用哪些方法,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只要这样做了,就一定能让学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功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8年第5期

[2]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审美趣味
午睡的趣味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