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英
目前,观察占据着我们教学课时半壁江山的阅读课,教师往往以“粗略的文本信息梳理→详尽的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学生思维也往往以“理解”“识记”为主,而“分析”“对比”“评判”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较少。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质疑,宁可相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质疑能力,甚至没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用不着自己思考。之后,学生就没有什么质疑能力可言,即使课堂上赋予学生评判的机会,学生也变得无从着手。
为此笔者尝试“探究性思维”培养的阅读教学,期望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探究性思维”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思维是指“在阅读中评价﹑推断并根据事实论据得出结论”,它是阅读的高层次,具有逻辑推理、独立探究、反思质疑、分析评价等特点,要求读者在认知、理解、记忆文本浅层信息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推敲、筛选、总结、评价,挖掘文本的隐藏含义,并将文本的信息内容与读者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态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对文本做出能动的反应,以科学的态度评价文本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性,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1.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个性迥异、能力不一、经历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从“雪融化后是什么”中,有的学生读出的是“春天来了”,有的学生读出的是“变成水了”,有的学生读出的是“小雪人哭了”,面对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答案,教师又怎么忍心将它们一个个扼杀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阅读教学),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的,所以教师应破除固有的陈旧的框框的束缚,让学生在特有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张扬人性的善,探求人格的美。
《我的叔叔于勒》有一个教学片段:
师:确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
生:其实我认为他们很值得人们同情。
师:大家认为呢?
生:我曾读到张志公先生的一段评论:“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不是两个个别的人,而是那全套的资本主义社会,冷酷无情的人与人的关系。”我觉得很有道理。
师: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佐证吗?
……
师:菲利普夫妇值不值得我们同情,他们是不是受害者?在我们细读课文时,答案已浮现。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启人心智,发展思维。老师希望你们课外也好好读读莫泊桑的《羊脂球》,或许,还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师:王富仁先生说过:我们无法嘲笑于勒,也无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说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反思我们的人生,反思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并且在这种反思中把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课堂中,师生们得到了一个细细咀嚼的机会,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可以反复读,细细读,思考着读,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没有随意地否定学生思维的火花,而是善加引导,让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力求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阅读策略。在探究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允许学生走错路、走弯路,只有学生经历了错误、失败,在调整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探究性意识。
2.注重学生差异分层
布卢姆曾经说过:“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一开始是存在差异的,教育的意義就在于缩小学生已经存在的差异,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根据对教材的解读,深入地剖析教材在本年级本单元的目标,通过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充分了解,关注他们的认知、学习能力、体能、学习态度、兴趣等差异,据此进行学习任务的分层设计,才能对应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就近发展目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
例如作业难度的分层。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都是不同的,从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学生作业不能齐步走。在进行作业布置时,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可以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 A、B、C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
如在学了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A.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B.课外搜集和摘录一些陈与义的诗歌,并诵读;C.诗歌写了作者登岳阳楼的一次经历,请你把它扩写成白话文,不少于600字。三层作业,难度逐层递增。这三项作业,笔者要求第一项作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第二、第三项作业可以选做。
分层让学生量力而行,有了对自己能力的检测的机会,不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下”的现象,有力地提升了作业的质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探究性思维”阅读教学的文本切入点
基于“探究性思维”的阅读教学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化的阅读,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独立探究、反思质疑、分析评价,提升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1.从文本标题的解读中体现探究性思维
标题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影射出文章的主旨,成为点睛之笔,而探究性思维能从标题的研读中体现出来。通过初读标题,活跃学生思维,调动他们探究意识。在研读标题内涵过程中,把关键词与文本结构相结合,帮助学生“勾画”出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篇章结构进行有效的梳理,整体感知文本,并训练学生审题﹑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由于标题解读在阅读的不同环节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可以结合文本特点,尽量让标题探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更好地使探究性思维得到体现。endprint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的开始:
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学们,从课文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罗布泊曾经是个仙湖。
师:何以见得?
生:消逝,表示已经消失了。
师:还有哪些信息?
生:她曾经是个仙湖,好像还有一种对比,仙湖与现在的湖有个对比。
师:对啊,有对比。还有么?
生:(无反应)
师:题目中有一个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你能找到吗?
生:逝。
师:你能说说吗?
生:逝有过去、往的意思,比如光阴易逝。也有死的意思,如逝世。消逝就是不再存在的意思,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伤、哀叹、心痛。
师:好,那就带着我们从课文题目中读到的信息,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吧。有关于仙湖的描述吗?有现在的罗布泊的描述吗?想知道为何会消逝吗?课文中作者有没有表露悲伤、哀叹、心痛的感情呢?让我们走进文本。
其实我们的课本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课题。比如《伟大的悲剧》,学生可以理解课文写了一个悲剧,进而联想到是一个什么样的悲剧,进而理解,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是伟大的,“悲”与“伟大”两个词就直白地表露了作者的情感。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从文题入手写的是于勒其人,但为什么要用“我的叔叔”作为修饰强调。
我们接触到一篇新的文章,往往是从课题开始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课题的作用。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带着问题去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寻找中解读文本,学生会更有兴致。
2.从对文本内容的质疑中突显探究性思维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喜欢问“你懂了吗”,或问“你明白了吗”,然后学生稀稀拉拉地回答:懂了,明白了。学生真的懂了吗?难道他们已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了?其实不然,学生不会质疑,一味地迷信权威,表明他们还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阻碍课堂目标无法达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在矛盾的撞击中不断地产生疑问,推进思考,深入思考,这是促发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的动力。
在学习《隆中对》一课时:
师:诸葛亮怎么这么聪明,他回答刘备的话,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真的实现了,他又不是神仙,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我们也有相同的疑问。
师:原来那么多同学有疑问啊。哪位同学可以解答。
生:……
师:让我们欣赏一句孔明对鲁肃说的话:“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哦,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精通兵法阴阳。原来诸葛亮懂那么多东西!怪不得对天下时势看得那么透彻!
师: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将”呀!是名副其实的“卧龙”啊!
通常,我们会把小说中的人物神化,而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理解。这时候,恰当地引入原文中诸葛亮的话语,一来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同时又加深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了解,也在思想上起到了引导作用。
当然,教师在要充分考虑如何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
师:《孔乙己》一文,作者鲁迅在文章结尾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句子有问题吗?
生: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病句,“大约”“的确”好似矛盾。
师:请大家再细读课文,看看是否是作者犯了一个错误,还有另有深意?
经历了自主质疑和思考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现的喜悦和探究的兴趣。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一些问题采用自我解答的方式,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听讲,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的,用不着我自己思考。久而久之,他还有什么质疑能力可言。其次,面对学生对权威的质疑,应该予以鼓励,切不可将其认为是“钻牛角尖”。最后,课堂中教师设置的质疑环节必须具有实效性,切不可只是一个“过场”“摆设”。
3.从文本语言的鉴赏中完善探究性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文本语言是“探究性思维”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完善学生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手段。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确实,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词积累是最基础的环节,所以,我们在细读文本时,不能忽视每一个字、词,应该读出这些字词背后隐藏的意蕴和味道,反复阅读、揣摩,体会字词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学生“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中的量词产生了兴趣。
生:文中的量词和我们平时用的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会这样写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那我们来比较选择一下,用哪个更好。
生:我觉得用课文原来的好。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用课文的会将景物表现得很小很小,与“上下一白”形成鲜明对比,还有作者把自己融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
经过替换比较,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意图就在这一字一字中表现出来,鲜明而直观。对于一些文词较丰富的课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抓住某些关键词语进行填空式抢答,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同时积累大量的词语。
当然,除了字,还有词、句、段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言鉴赏与文本主题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总结、评价等探究性思维得到完善。
4. 从文本阅读的迁移中升华探究性思维
苏东坡《稼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观”不“积”,怎“取”怎“发”?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存在的。学生从阅读中质疑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到写作中的字斟句酌;从阅读中的字词欣赏到写作手法上的人物刻画、情感表露;从挖掘阅读文本的深度拓展到写作内容的深度;从阅读中开放性、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到写作中开放性、多元化的观点等,提升学生语言输出有效性的同时增进了评判思维的升华。
如在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学生赏析后,觉得这种写法值得借鉴,于是也来了一个《目送》:
前一次,你目送我离开,而我回来了。
这一次,我目送你远去,你还会回来吗?
你的心,我懂了——那夜,我们离去,你一定很痛苦,一定感觉很孤独,很失落。今夜我又何尝不是呢?
就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远去,慈母心中何尝不会惦念?
就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怎会不追求?怎会不将你挽留?
现在,她走了,我才懂得:所谓目送,不是愚蠢的行为,是一个人的离开,而另一个人痴心的等待。那个人,她会一直等,不管离开的人还回不回来,她初心不会改变!
教师还可以转变写作评价方式,从师生写作评价转变为生生写作评价,在评价中实现学生评判思维的二次升华。
总之,“探究性思维”的阅读更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审视,这才是评判阅读的价值所在。但并非所有的文本都适合此类阅读教学,不同的文体开展阅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走出评判阅读误区,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節来开展阅读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