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的意义

2017-09-28 21:23莫砺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诗圣杜诗杜甫

莫砺锋

2012 年是杜甫诞生一千三百周年,但是在学术界还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的时候,4 月份就发生了一个社会事件,叫作“杜甫很忙”。原来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幅杜甫的肖像画,一些中学生朋友对它进行了涂鸦。说实话,对于课本上的人物肖像画进行涂鸦,我读中学时也干过,我曾把物理课本上的牛顿、爱因斯坦的画像或添上两撇胡子,或画上一副眼镜。但是现在的中学生与时俱进了,他们对杜甫画像的涂鸦幅度很大,画成了杜甫骑摩托车、杜甫唱卡拉OK,甚至还有更不堪的,什么都有。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南京有家晚报的记者打电话给我,请我对此发表看法。我看了有关材料,有点不高兴,就没有接受他们的采访。我觉得涂鸦王维、李商隐也许还可以,但是不能涂鸦杜甫,因为他是“诗圣”,是诗国中的圣贤,我们不能对他有所轻慢。

我曾在纽约参观过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一幅涂鸦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油画,蒙娜丽莎脸上被画了两撇胡子,像男人模样。这幅画被公然挂在博物馆里,算是现代艺术品,这是西方观众能够接受的。但是我们在任何西方博物馆里绝对看不到涂鸦圣母像的艺术品,因为在西方社会里,人们认为圣母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样,在中国,杜甫是值得敬畏的,他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我们要对他有一份敬畏之心。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从明朝开始的。最早如此评价杜甫的,应该是明初诗人费宏,他有一句诗说“杜从夔府称诗圣”。到了明朝中后叶的胡应麟,就说人们一向称杜甫为“诗圣”,又称“集大成”。到了明末清初,有一个著名的杜甫研究者,也就是《杜臆》的作者,叫王嗣奭,他曾经梦到杜甫,醒来写诗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

“诗圣”的称号虽然是明朝人提出来的,但是我们追本溯源,发现它的概念实际是从宋代开始的,是宋人把杜甫推上了“诗圣”的地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可以告诉我们这种推断是否合理。

宋朝人推崇杜甫,是沿着两个维度进行的。第一,他们想从唐代诗人中寻找一位人格意义堪称典范的人物,于是他们选中了杜甫。大名鼎鼎的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个说法是不是无中生有,是不是夸张?我们说,并不夸张,因为杜诗中就有证据,就是那首《槐叶冷淘》。“槐叶冷淘”是唐代流行在夔州地区的一种凉面,南方才有,北方没有。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尝到这种凉面,觉得味道不错,他写了一首诗,前面十多句都是描写槐叶冷淘的,最后两句就联想到君主:“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这不是“一饭未尝忘君”又是什么?这种意识当然是封建意识,我们应予以扬弃,但是对于唐人来说,忠君跟爱国是浑然不分的,因为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更何况在杜甫所处的那个社会动荡的时候,君主更是国家的象征,是维系全国力量进行平叛的核心,所以杜甫的忠君意识是无须苛责的。更重要的是,宋人推崇杜甫,主要的着眼点就是杜甫的忧国忧民。

北宋后期两位大诗人不约而同地写了题杜甫画像的诗,王安石所题的诗名就叫“杜甫画像”,他觉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表达的那种情怀非常了不起:“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黄庭坚的诗是题《杜甫骑驴图》的,诗中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还说:“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他们不约而同地题了杜甫画像,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完全一致,就是推崇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南宋,朱熹在理论上对杜甫人格有所阐述。我们都知道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用非常挑剔的眼光来检验历史上的人物,所以不受到朱熹批评的历史人物是很少的,但是朱熹认为历史上有五個人物是君子,他开列了这样一份名单: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朱熹说得很清楚,说此五君子,“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所谓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五个人的相同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们的胸怀,他们的人格,都堪称君子。

北宋人推崇杜甫的第二个维度是对唐代诗人的艺术成就进行评选,最后他们认为杜甫达到了最高水准,最具典范意义。我们且不讲杜甫的《秋兴八首》等代表作,只看杜甫的一般作品受到的评价如何。陈辅之《诗话》记载王安石的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此话果真?请看一例。北宋初年,诗人王禹偁被贬到陕西的商州做团练副使,一天他写了一首《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这首诗写得不错,情景比较独特,构思也比较新奇。但是几天以后,王禹偁的儿子王嘉祐告诉父亲说那首诗好像是从杜甫诗中抄来的。王禹偁不信,王嘉祐就拿出一本《杜诗》来给他看,果然有一首杜甫在成都写的《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这两首诗非常相像,内容、构思、句法,都很像。这就是王安石说的“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里记载说,陈从易有一次拿到一卷《杜诗》,读到《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其中有“身轻一鸟”一句,“鸟”字的后面被虫蛀了一个洞,缺了一个字。他就想,缺的是一个什么字呢?这句杜诗的下面一句是“枪急万人呼”。陈从易就与几个朋友试着来补那个缺字,有的补“疾”字、“落”字,有的补“起”字、“下”字。过了几天,又找到一个《杜诗》的善本,发现杜甫的原文是“身轻一鸟过”。大家都叹服,认为杜甫所用的字都跟人家不一样,千锤百炼。这些例子说明北宋的诗人公认杜诗千锤百炼,在艺术上具有最高的典范性。

综上所述,北宋人最终把杜甫确认为诗国中的最高典范,他们是沿着人格典范跟艺术典范的两条路线同时进行选择,最后汇聚在一个点上,也就是杜甫。

那么,如果离开宋代这个历史背景,从整个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杜甫被尊为“诗圣”,原因何在?

首先在于杜甫的人格。杜甫出生在一个以儒学为传统的家庭里,他在《进雕赋表》中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杜恕是杜甫的十四代祖先,杜预是十三代,他们都是名儒,杜家世世代代都遵守儒学的传统,杜甫表示要继承这个光荣传统。杜甫对于儒学是生死以之,颠沛在此,流离在此,随便什么环境下他都不变,始终信奉儒学。杜甫的这种信仰,这种人生观,是不是有合理性?儒学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来说,根本精神就是两个字:“仁政”。仁政就是要尽可能改善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孟子》中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这种思想对杜甫影响非常大,杜甫明确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稷与契是谁?稷是舜时的一个大臣,主管天下农业;契是协助大禹治水的大臣。这两个人是历史上的名人,是有丰功伟绩的大臣,所以有人怀疑,你杜甫只是一介布衣,却自比稷与契,是不是期许太高?下面是王嗣奭的解释,他说:“人多疑自许稷契之语,不知稷契元无他奇,己溺己饥之念而已。”也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只是一种己溺己饥的念头。什么叫作“己溺己饥”?《孟子·离娄下》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这是一种很高的责任感, 是一种伟大的胸怀,一种高尚的政治情操。王嗣奭的意思是,评价一个人物,不在于你做得怎么样,而在于你有没有这种情怀。更何况在唐代,在盛唐时候,士人要做稷契,只是一个普通的政治理念。《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的时候魏征就说过,最好的政治就是“君为尧舜,臣为稷契”。所以杜甫说他自己要做稷契,这是合理的人生追求,并不是说大话。endprint

由于杜甫终身不在其位,他没有能够为人民做任何实事,但他始终关注社会,尤其是关怀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杜甫希望老百姓能够吃上饭,能够住上房子,最典范的作品就是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希望有千万座在风雨中毫不动摇的房子,让天下的穷人住在里面。有些论者抓住此诗中的“寒士”大做文章,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指的只是读书人。其实穷苦的读书人就是穷苦百姓的一部分,更何况杜甫还写过《寄柏学士林居》:“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苍生”毫无疑问是指百姓吧!杜诗中提出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各使苍生有环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安居房的概念,这是杜甫的一个理想。

杜甫对儒学还有发展和补充。儒家提出的仁爱之心,它的主要思考对象是人类,主要关注对象是人类,没有包括其他生命。杜甫却从人延伸到其他生命,他对于动物,对于植物,对于世上的一切生命,都有关爱之心。杜诗说: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白鱼、黄鸟都是很小的动物,它们的命运有的是通,有的是塞,杜甫对它们都产生了关爱之心。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时候,对他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关爱。他亲手种了四棵松树,有一年他逃难到梓州去,很想念那四棵小树:“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他的关爱之心都延伸到小树苗上去了。有的读者觉得杜诗中写到动物、植物往往有比兴寄托在里头,这话不错。下面这几首诗是杜甫在成都写的:《病橘》《病柏》《枯棕》《枯楠》。后代的注家都认为这四首诗是比喻,是用树木来比喻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奄奄一息了,这话也不错。问题是杜甫写植物、写动物的诗不全是这样,他有的时候就是关爱生命本身。例如《舟前小鹅儿》:“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后面又说:“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他对幼小的动物十分喜爱,十分关切,这就是把仁爱之心从人类扩展到其他的生命现象,这是杜甫对于儒学的一种贡献。这种思想发展到宋代,理学家才从理论上提出来,比如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句话往往被压缩成“民胞物与”四个字,杜甫可以说是这种观念的先驱,他早就在诗歌中表现过这种思想。

儒家所提倡的仁爱精神,是有等差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仁爱之心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逐步推广到全社会。与不分亲疏远近的所谓“博爱”相比,这是一种更加自然、更加合理,也更有可操作性的精神。杜甫对此心领神会、身体力行,用他的诗歌为孟子的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阐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表露其心迹的一首重要作品。这首诗里写到, 杜甫到奉先去探亲,刚进家门就发现他的小儿子因为营养不良而夭折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可是接下去他说:“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杜甫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 他在灾难中很快就联想到别人,由己及人。杜甫虽然很穷困,但他毕竟是官宦子弟,他不服兵役,不交租税,有一点特权。他觉得自己尚且如此,那么平民百姓又当如何?于是他“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他想到那些失去田地的农民,以及在遠方戍守边疆的士兵,他们最为辛苦。这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是什么?

正因为杜甫关怀全社会,所以他对于社会上的隐忧,对于社会上的忧患,看得特别清楚,对社会的弊病也洞若观火。儒家一向认为社会最大的祸患不是贫穷,而是贫富不均,因为贫富悬殊一定会引起社会动荡,最后玉石俱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孟子·梁惠王上》说得很清楚:“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对于这样的现象,儒家一向是谴责的。从古到今,凡是有正义感的诗人也都谴责这个现象,杜甫、白居易一直到清代的吴嘉纪,都写过作品谴责这一点,但是在古今所有这一类诗歌中,没有哪两句诗能抵得上杜诗那样惊心动魄,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杜甫向历史发出的严重警告。

正由于杜甫服膺儒家的理念,所以他具有儒家所推崇的崇高人格。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大丈夫”精神,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每当国家处于祸患的时候,这种精神就特别重要,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表现。当时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了,关押在长安。安史叛军攻破长安是突然之间的事情,所以唐朝的很多官员都被俘虏了,上自宰相陈希夷,下到驸马张垍,都接受了安禄山的伪职。那么多的臣子被安禄山俘虏,关在洛阳,关在长安,只有杜甫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城里逃出去,逃到唐肃宗临时政府所在地凤翔,穿过战场,九死一生,这是民族气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杜甫忠于祖国,忠于本民族的政权。所以杜甫具有崇高的人格精神,达到了崇高的人格境界。

杜甫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布衣,他自己说得很清楚,“杜陵有布衣”,又说“少陵野老吞声哭”。杜甫做过官,但是官位很低,时间也不长,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民间,是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普通人能不能在人格境界上超凡入圣?杜甫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儒家本来就认为普通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普通人都可以成圣?关键是人皆有向善之心,只要有向善的信念,再好好地培育它,好好地发展它,最后都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对王阳明说,我今天看到街上的人都像圣人,王阳明说这是正常的事情。后来相传王阳明说“满街人都是圣人”。但是圣人毕竟是一个很高的标准,若是追问一下,满街人中哪一个人是圣人?大家会觉得很难找到,因为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找出一个典范,他就是杜甫。杜甫真是普通百姓中冒出来的一个圣人,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朱熹说历史上有五君子,这五君子中诸葛亮和范仲淹是大政治家,是做到宰相的大臣,建功立业;颜真卿官也做得很大,而且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舍命捐躯;韩愈差点为政治献身,他也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这样的人物,我们普通人要想模仿他们,会觉得高不可攀,他们的地位跟我们距离太遥远了。杜甫不一样,杜甫是一个平民,他是我们普通百姓中的一员,他没有做过大官,也没有建功立业,但是他在人格方面超凡入圣,达到了后人公认的圣贤的高度,这就具有一种典范意义,因为这是可以效仿并逐步接近的。endprint

除了“诗圣”以外,后人还奉献给杜甫另一顶桂冠:杜诗被称为“诗史”。称杜诗为“诗史”的说法很早,在晚唐就有了,五代人孟棨在《本事诗》中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个“当时”也许指杜甫生前,也许指其身后,但肯定是在五代之前。

何谓“诗史”?最简明的定义就是用诗歌写的一代历史。但是诗歌和历史毕竟是两回事,诗歌属于文学,而历史不属于文学,所以有人提出异议,最有名的就是王夫之。王夫之在《诗绎》这本书中反对称杜诗为“诗史”,他说:“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这话说得很机智,可是其观点并不正确,我们可以用王夫之自己的话来驳斥他。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论及杜诗,他说:“读杜甫‘拟绝天骄‘花门萧瑟之诗,其乱大防而虐生民,祸亦棘矣。”这段话评论的史实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大唐帝国为了镇压安史叛军,去向西部的少数民族回纥借兵,回纥就派兵前来相助。杜甫在《北征》里说得很清楚:“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兵来到中原后,看到地方富庶,就赖着不肯走了。他们烧杀抢掠,成为唐政府的心腹之患。这件事情使王夫之感到痛心,他说当年借兵于回纥是国家的根本政策有失误,最后给老百姓造成了危害。值得注意的是,王夫之论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不举《资治通鉴》,不举《新唐书》《旧唐书》,他举的例子就是杜诗。首先是杜甫的《诸将》之二:“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还有一首《留花门》:“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王夫之虽然反对称杜诗为“诗史”,但是当他想说明历史事件时,恰恰又举杜诗作为证据。可见杜诗完全可以被称为“诗史”,杜诗确实具有历史记载的功能。更何况我们把杜诗称为“诗史”,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杜诗还有是非判断的历史批判意识,还有昭示后代的警戒意义。

“安史之乱”前后的十年,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大转折时代,这十年对大唐帝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资治通鉴》第217 卷记载了两个人口统计数字:天宝十三载,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大唐帝国的总人口是5288 万;十年以后,到了广德二年“安史之乱”基本平定的时候,全国人口只剩下1690 万。短短的十年之间,大唐帝国的总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三分之二的人口消失了。歷史上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数字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一定是老百姓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要不怎么可能?《资治通鉴》虽然记载了这一组数字,但是它们只是两个冷冰冰的数字,没有细节,没有过程。如此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其具体过程如何?这样的沧桑巨变对于百姓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什么?史书不回答,也不记载。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要读杜诗,只有杜诗全景式地展示了那一场天翻地覆的大事变,以及它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害和心灵创伤。杜甫晚年有一首《白马》,其中有两句话非常沉痛:“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一般来说,人们常态的死亡方式,或是寿终正寝,或是病死。但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们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死亡。大唐帝国的老百姓有三分之二死于短短的十年间,其具体过程如何?请大家去读《三吏》《三别》,读《北征》《彭衙行》,那些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更重要的是,历史是强调客观的,历史记载一般是不渗入感情的;而杜诗却是抒情诗,杜诗写“安史之乱”的十年过程,其重点是社会的疾风暴雨在他内心所引起的情感波澜,正因如此,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情感格外深厚、浓烈。

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得很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杜甫的诗当然是写他个人的性情,但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的大事,都浓缩、凝聚在里面。杜诗不仅仅是记录历史,它还有价值判断,有具体感受在里面。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载孔子自述《春秋》的话:“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杜诗像《春秋》一样,通过叙述历史,进行褒贬,从而为后人提供了教训和经验。我们为什么要有历史?我们为什么投入精力来研究历史、来讲述历史?其实研究历史都是为了当今,甚至是为了未来,因为历史是我们走过的路,不但包含着经验教训,而且预示着将来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杜诗是我们认识民族历史,看清未来道路的绝佳读本。清人赵翼在评价元好问诗的时候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其实这两句话评元好问的诗不太确切,把它借来评杜诗更加贴切。在沧桑巨变的过程中间产生出来的杜诗,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杜甫的意义既然如此重大,那么他的人格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代的影响到底如何?

我们举两个最有名的杜诗读者为例。先看文天祥。文天祥是宋代的民族英雄,在南宋政权灭亡以后仍誓死不降,在元大都的牢狱里被关了两年半才英勇就义。当时南宋政权一寸领土都没有了,早已改朝换代了,文天祥还在坚持民族气节,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坚持到最后?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得清楚:“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是古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他的面容,当然也照亮了他的心灵。我们来看看照亮文天祥的古人道德是什么。第一当然是儒学,是孔孟之道,因为儒家主张爱国,坚持民族大义。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上发现了一段铭文:“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读圣贤书学习什么?就是学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学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可见儒家精神是文天祥的精神来源之一。此外文天祥还有一个精神来源,就是杜诗。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写了两百首《集杜诗》,“集杜诗”就是从杜甫的诗中把一些单独的句子抽出来,重新组装成新的作品。这两百首《集杜诗》,文天祥在前面写了一首序,说他写《集杜诗》的感受:“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之诗也……予所集杜诗,自予颠沛以来,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 可见杜诗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文天祥坚持民族气节起到了启迪引领的典范作用。试举一例。文天祥《集杜诗》的第一百四十三首,内容是怀念妻子:“结发为妻子,仓皇避乱兵。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这四句诗分别来自杜甫的《新婚别》《破船》《赠别贺兰》《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文天祥从这些不同的杜诗中把它们抽出来,合成一首新的诗,非常生动、准确地抒发了他彼时彼刻的真实心态。文天祥的例子绝不是孤证,每当中华民族遭受灾难的时代,杜诗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我读过冯至先生写的回忆录,也听导师程千帆先生说过,抗日战争时期好多文化人流落到昆明、重庆、成都,经历了八年抗战以后,日本投降的消息突然传到大后方,冯至先生、程千帆先生那一辈学人,喜出望外,悲喜交加,当时他们共同的行为是什么?就是背诵杜诗,背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此时此刻,只有杜诗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大家的心声,表达大家共同的感受。endprint

那么在和平时代,杜诗是不是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看另外一个读者,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轼有一次写书法作品,就写了杜甫的《屏迹》, 并在后面加上一段跋:“子瞻云:‘此东坡居士之诗也。或者曰:‘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居士曰:‘夫禾麻谷麦,起于神农后稷。今家有仓廪,不予而取辄为盗,被盗者为失主。若必从其初,则农稷之物也。今考其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士之诗也。子美安得禁吾有哉!”杜甫的《屏迹》作于成都草堂,“屏迹”就是隐居的意思。当时杜甫经过颠沛流离后总算暂得安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质朴安宁的农村生活极为喜爱,对此,栖身黄州东坡的苏轼深有体会。他用诙谐的口吻说:各类庄稼最早都起源于神农、后稷,是神农跟后稷发明的,但是今天家家都种,农民收获了粮食,放在仓库里,假如你没得到主人的同意就去拿,人家说你是偷盗,被盗的农民就是失主。但是考察庄稼的最早源头,都是神农和后稷发明的呀!同样的道理,《屏迹》诗的每一句都是我的生活的实录,它就是东坡居士的诗,杜甫怎能禁止我占有它呢?这段话说得很风趣,它说明杜诗引起了苏轼的深刻共鸣,杜甫安于清贫、喜爱质朴生活的人生态度得到苏轼的高度认同。所以杜诗对于和平时代的普通读者也有重要意义,他写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所知所感,我们读了以后,仿佛杜诗就是为我们而写的。

上面两个例子,一个文天祥,一个苏轼,一个是在国家乱离的时候读杜诗,一个是在和平的年代读杜诗,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觉得杜诗写的就是他们心中想说的话。对于我们普通的读者,杜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读杜诗的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帮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写诗,他就是我们普通百姓中的一员。杜诗属于全体中国人民,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杜甫从来没有远去,他永远存活在我们中间。

杜诗版本极多,从南宋开始就有“千家注杜”的说法。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景象。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当代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選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显然不够,读《杜诗全集》才是正确的选择。由萧涤非先生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已经出版,这是最新、最详尽的注本,但是篇幅浩瀚,全书达六百八十万字,一般的读者可能难以通读。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读者可以在下列注本中进行选择:一是杨伦的《杜诗镜铨》,其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二是浦起龙的《读杜心解》,其特点是分析段意颇能提纲挈领,对杜甫的写作意旨也有所发明;三是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其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但其缺点是繁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四是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其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其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五是王嗣奭的《杜臆》,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代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扫描,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能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背景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以及我本人所写的《杜甫评传》。后者比较简洁,前者则相当详尽。如果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读后者即可;如果想知道详尽的杜甫行迹或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细读前者。

阅读杜甫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搜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大家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

阅读杜诗还应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些当代诗人声称他们要割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完全从西方的诗歌传统中去寻求灵感,我们当然不必勉强他们来读杜诗。由于杜甫完全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的,杜诗把汉字的表现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所以我们应以虔诚的态度来体会杜诗在炼字、琢句、用典、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造诣,我们也应该以虔诚的态度来探索杜甫的文化意义。通过阅读杜诗,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美学魔力,我们也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她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人本精神。对人的思考,对人的关怀,是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华文化最集中地体现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性格:仁爱、宽容、坚毅、刚强。杜甫就是中华文化所陶铸的杰出代表之一,杜诗的终极价值正在于它对中华文化做出了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我衷心希望大家在阅读杜诗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杜诗之后,能够真正认同闻一多的著名论断: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选自《名作欣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圣杜诗杜甫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杜甫改诗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篆刻杜诗记
杜甫与五柳鱼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杜甫的维稳观
《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
阐释距离的微妙把握与阐释体验的差异性生成——以“杜诗”阐释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