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张家隆,王永红,苏海华
·药物与临床·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有效性分析
张婷,张家隆,王永红,苏海华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FBG,2hPBG,HbA1c,BMI均明显降低,但2组之间治疗前后的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于2hPINS,2hPCP的升高作用低于对照组,但对于FINS,FCP水平2组相似;2组患者的血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好,安全,是值得临床首选的磺脲类降糖药物之一。
糖尿病,2型; 格列美脲;治疗结果
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型糖尿病(T2DM)占的比例居多,可达90%以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5类,即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格列美脲为新一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药物,具备不良反应少,高效等优势,本资料对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
1.1 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共110例,男6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2.6±4.9)岁,平均病程(3.8±2.6)年,平均体重指数(BMI)(22.3±10.4)kg/m2,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2009年WHO制定的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未进行过任何糖尿病的治疗,排除妊娠,心脑血管疾病,中重度感染,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开始后2组的运动干预和饮食控制均相同,不使用其他对血糖有影响的药,观察组的治疗给予格列美脲(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餐前30 min口服,2 mg/次,1次/d,对照组治疗给予格列吡嗪(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餐前30 min口服,5 mg/次,1次/d,2组均根据血糖的水平调整服用剂量,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低血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FBG,2hPBG,HbA1c,BMI,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 h血清胰岛素(2hPINS)以及餐后2 h血清C肽(2hPCP)的变化,通过测定血压,血尿常规,肝功(ALT,AST)和肾功(Cr,BUN)改变评价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血糖检测为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为胶乳免疫凝集法(Bayer公司的DCA2000);胰岛素和C-肽检测为放射免疫法(DPC试剂盒);生化项目测定为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显效:FBG≤7.2 mmol/L或降低30.0%以上;2h PBG≤8.3 mmol/L或降低30.0%以上。有效:FBG≤8.3 mmol/L 或降低10.0%~29.0%;2hPBG≤10.0 mmol/L或降低10.0%~29.0%。无效:FBG及2hPBG无变化或降低<10.0%[2]。
2.1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50/5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24%(43/55),经χ2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BMI比较 进行3 个月治疗后,2组的FBG,2hPBG,HbA1c,B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下降的要更加明显,但2组间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BMI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中位数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FINS,FCP,2hPINS,2hPCP水平均无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后的FINS, FCP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但2hPINS和2hP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比较(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安全性指标 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尿常规,血压及肝肾功能,2组均未发现与研究中所用药物有关的不良影响。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事件,1例57岁女性在服用格列吡嗪第42天时于背部及手部出现浅红色皮疹,伴瘙痒,给予氯雷他定口服后缓解,至格列吡嗪治疗第60天时,皮疹消失,氯雷他定停用。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9/55),对照组为29.1(16/55),患者表现为出汗,心慌,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经χ2检验,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对2型糖尿病,目前主要通过服用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格列美脲为新一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作用机制为药物在胰岛β细胞膜上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钙离子内流,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使细胞cAMP水平升高,从而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增加胰岛β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并能使肝糖元合成增多、分解减少,通过对靶细胞受体或受体后的作用,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对葡萄糖摄取增多[3-4]。
大量文献表明格列美脲比传统的降糖药物结合更快,解离也更快,口服2~3 h即可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其降糖活性能够持续18 h以上,从而有效减少血糖波动,显示出长效、安全降糖的特性,但其促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作用比较小[5-8]。本资料结果同样证实,与格列吡嗪相比,格列美脲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小,格列吡嗪治疗后2hPINS和2hPC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格列美脲治疗前后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无明显变化。对FINS和FCP的影响格列美脲与格列吡嗪间无差异。经研究表明格列美脲每天1次口服与格列吡嗪每天2~3次口服同样可降低FBG和2hPBG,治疗3个月后,HbA1c也明显降低,可见,2种药物都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而格列美脲1天1次口服显得更加省事方便。通过用药安全性指标观察,发现2种药物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应用格列美脲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格列吡嗪者。
综上所述,格列美脲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的降糖药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模式。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87.
[2] 范泉,蔡连玲,李秀娟,等.格列美脲联合诺和锐30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3,48(2):135-137.
[3] 王伟,王红,胡一敏,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疗效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27(1):16-17.
[4] 于湛,田力.甘精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59-160.
[5] 陈玉玲.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3):7063.
[6] 童为有.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的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2):73-74.
[7] 刘军平.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106-107.
[8] 王国民,李伟民,唐国华.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2):41-44.
R 587.1
A
1008-7044(2017)05-0591-02
2016-12-27)
海洋石油总医院 内分泌肾科,天津 300452
张婷(1975-),女,副主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