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平
·临床经验·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焦永平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进行降血压治疗,对照组不予以降血压治疗。观察比较2组预后。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脑血栓; 急性期; 降血压治疗; 预后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常见的类型,血压对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直接的影响,可通过调节血压缓解患者病情[1]。波动的血压可通过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A)维持相对恒定的脑血流量,但当血压值不在CA范围时,将导致脑血流灌注异常,不利于脑梗死恢复[2-3]。因此,利用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CA范围内,则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但也有研究表明,只有当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达到200/110 mm Hg以上时,才可以进行降血压治疗[4]。为进一步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是否需要降压治疗,本资料观察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15±10.05)岁。对照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6.03±9.8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为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在2 d内,分型属于脑血栓形成;经过CT确认为缺血性脑卒中;舒张压(DBP)≥90 mm Hg,且<120 mm Hg,或收缩压(SBP)≥140 mm Hg,且<220 mm Hg;对降压治疗无禁忌证;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同时使用4种以上的降血压药物(不含复方制剂)6个月以上,收缩压仍在170 mm Hg以上;出血性脑卒中、严重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溶栓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必要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血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停止服用之前的降血压药物,依次应用1.25 mg的依那普利拉静脉注射、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来控制血压,使观察组患者在24 h内血压降低10%~25%,7 d时,SBP<140 mm Hg,DBP<90 mm Hg,并在之后的1~2周维持该水平。对照组仅在SBP≥220 mm Hg或DBP≥120 mm Hg时予以降血压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5]对患者神经功能评价,评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1 2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
2.2 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SF-36量表各维度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SF-36量表各维度比较分)
血压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病情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血压的波动直接影响脑血流的灌注[7],且长期的血压增高也对CA产生影响,造成脑血流高灌注、诱发或加重脑水肿,增加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8-9]。降血压治疗对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调控尚无明确报道。因此,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及评价对预后的影响尤为重要,并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可行的依据[10]。本资料结果显示,2组患者NIHSS评分和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影响不明显。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降血压治疗并未对脑梗死造成不良影响,也未发现降血压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说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的可行性和复杂性。CA影响脑组织对血压升高的适应能力,长期高血压患者的CA曲线上移,CA调节的血压水平也增高。在降压治疗同时,应密切关注CA调节的血压范围增高,避免忽视CA因素而导致脑灌注下降,加重脑血栓的形成。因此,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病因分型、病情严重程度、降血压治疗时机、颅内血管病变情况、病程长短等,这些因素与CA的调节功能密不可分,从而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预后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无明显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究,随着CA评价逐步进入临床,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血压调控提供了更多信息,有利于得出可靠的结论。
[1] 袁磊.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10-111.
[2] 尉建辉,张建军,张会平,等.芪蝎活血通络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陕西中医,2016,37(8):978-979.
[3] 鲁明,董荃,樊东升.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5):272-276.
[4] 刘娜,孟品,张广慧,等.脑梗死急性期优化降压方案探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15(5):436-441.
[5] 王大力,花楠,彭延波,等.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3个月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5-7.
[6] 康桂兰,景增秀.老年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182-3183.
[7] 温会新,陈建权,赵宏伟,等.降压达标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2):317-318.
[8] 迟国萍.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对脑血栓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16-117.
[9] 唐凌雯,付欣羽,李作孝.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6):367-369.
[10] 林彬,生娣.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2016,11(4):524-527.
R 743.32
A
1008-7044(2017)05-0579-02
2016-10-26)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462600
焦永平(1981-),女,主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