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云
摘 要:学生是作文教育的主体,应当在作文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地写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育;主体;关注
作文教学的主体是谁?答案肯定是学生。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作文理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文中写什么,怎样写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可是,在平时作文时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不乏下人的拘谨、奴仆的胆怯、童媳的压抑呢?
这大概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人剥夺的缘故。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向是课堂“霸主”,他们指导学生习作,生怕学生不会写,写不好,习惯于按照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认识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意图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他们的意志行文。这样,我们在作文中找不到孩子童年生活的影子,触摸不到孩子清纯的心灵,感验不到孩子真实的生命。那么,怎样关注主体?
一、关注主体要把作文的话语权、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把作文的话语权、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不要用条条框框约束、限制、捆绑他们,不用冷言冷语伤害、讥笑他们。写什么,怎样写,让学生自己当家做主。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童心”在课堂上闪烁,“童真”在作文中绽放,我们才能在学生作文中聆听到他们生命拔节的妙音。
二、关注主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作文是学生个体的一种主动性学习、探究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主动性的探究活动,而不是靠外力的强制和挟持。”即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主动性是人类成长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关注主体就是要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让学生愿写、乐写、主动写。任何善意的挟持和强制都是对主动性的摧残和伤害。
三、关注主体就是要呵护童心,让孩子作文一路走好
学生行走在作文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们那颗稚嫩、柔弱的童心又是经不起任何的伤害、挫折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如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把学生推向作文难、怕作文的“深渊”。
童心的这份新鲜、好奇、单纯,如果能被我们意识到,就应该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去珍视,就像守护亭亭玉立的荷叶上那颗晶莹的露珠,只要我们不去触碰,它就会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1.呵护童心,就是要在习作中给学生一种快乐的体验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热情,不是来自作文本身,而是来自于教学呈现的方式。教学中我们不妨把游戏、活动及生活搬进课堂,让作文课“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切实感到作文有趣,作文活动的丰富、多彩与诱人。
2.呵护童心,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安全的表达氛围
学生天性爱探究、爱表现。初习作文时,他们个个都会怀揣着好奇的心去尝试它,并期望能在习作这个“平台”中表现自己。
3.呵护童心,请你学会赏识孩子,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和表扬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都有渴望得到被别人赏识的心理需要。习作中即便作文写得有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文章也并非一无是处。哪怕是看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用词,或者是一个优美的句子,你都要让他渴望得到赏识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4.呵护童心,就是要你拿孩子当人看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和教师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灵性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目中有人”,才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以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平等身份活跃在孩子们中间,课堂氛围因此变得民主、和谐。
5.呵护童心,就是要你守住童心
说到守住“童心”,想起了一篇日记:有一位三年级的小男孩养了两只小鸭子。一只取名“小可爱”,另一只取名“小黄豆”,然而有一只鸭子不幸夭折了,他哭了三次。他在日记中写到:“我的‘小可爱死了,只剩下‘小黄豆了,我会好好地对它。我想我的‘小可爱在天堂一定会满意我这样做的,也会喜欢我的。”文字不多,但情真意切。有了童心,那任性而动的文字就如雏燕一般,虽然在天空中画出歪歪扭扭的几缕细线,但是每一条都是那么生气勃勃。
至于说作文的其他技巧,无非是在如花的童心上自然舒展的“桃叶”,没有桃花的灿烂,纵使枝叶繁茂,也不会在秋天结出累累的硕果。
6.呵护童心,是要所有的孩子在习作中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回想我们目前的作文课堂,多数孩子因为不会写、写不好,常常遭到我们的歧视、冷落,孩子们体验不到课堂的温情,麻木写作,被动应付。呵护童心,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你就要给孩子一点心灵上的关怀,让孩子在作文中找回做主人的感觉,体验写作的快乐和喜悦。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找到尊严,看到自己的价值。作文教学名师吴勇曾形象地比喻说:儿童就是一株“爬山虎”,只要有根植的地方,只要有一面墙壁,就会不停地向上爬。习作教学就是要为儿童创造爬的条件,搭建爬的空间,教给爬的技能,只要稍待时日,他们就能打造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风景。
7.呵护童心,就是要相信孩子的潜能
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任何孩子都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每个孩子都具有无限挖掘的潜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最理想的教育》一书中曾说:“请你相信孩子的潜能,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挖掘的愿望。”学生学习写作,正处于咿呀学语的阶段,不要因某个学生一时的怕写、写不好、不会写,我们就放弃他,或干脆一棍子打死。应该相信孩子的潜能,相信没有不会寫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音。”(苏霍姆林斯基语)
关注主体,呵护童心、守住童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作文一路走好,不偏离其道,不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许善英.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2]杨克顺.好作文是这样炼成的[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