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秉贵
【摘要】众所周知,语数外是高中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一直在高中学习生涯中备受瞩目。而在语数外三大主科中,最让家长和学生头疼的莫过于数学,因为语文和英语的学习和实际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学习起来不是那么的困难。而高中数学大部分的学习和学生日常的生活联系不太大,而且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高中生的教材里有大量的辅助材料,如何运用好这些辅助材料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学生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33-0160-01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产生于实际的需要,又和认识、情感相联系。人们若对某件事感到需要,他就会热衷于此事。而感到需要的前提是对此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越深刻,情感也就越热烈,兴趣也就越浓厚。目前的高中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在学习的好恶上也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因而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本,本文依据高中数学教材提供的辅助材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学习的成就感
现代教育家普遍认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而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前提,如何保证学生对学习一直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在中国,家长大多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来鼓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对一部分学生来说会有一个阶段的促进,然而这一方式却并不适合学生长期的学习。毕竟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乏味和枯燥不是一时的诱惑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只有从心理层面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的产生成就感。比如,笔者听一位朋友讲他的高中学习生涯时,曾听他讲过他们数学老师独特的上课方式。他的数学是真正的语文老师教的,高三时期,他们的数学老师因病请假,学校的数学老师当时十分紧张,因而他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就亲自上阵教他们数学。他们的语文老师采用了最会偷懒的上课模式,采用学生教学生的上课方式。在上课之前会提前通知学生由谁负责讲课,于是他们的学生在上他的课时轮流做了自己同学的老师。 而这位老师对学生唯一的要求就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一定要把自己的同学教会,并且会时时的安排任务来检验学生的教课质量和班上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位老师的“逼迫”下,学生自己发明了“小组学习法”、“布置任务法”等多种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他们班在高考中数学成绩取得了全校第一。这位教师就很好的掌握了学生学习的一个心理,通过学生教课的形式,极大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情况创建问题情境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所学习的内容是有意义的,而所谓的有意义必须要与实际生活的需要相联系。使学生明白现在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可以运用到的,这样创设好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目前的热门话题“购房”,在我们的教学辅助材料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这一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运用这章后面的“购房中的数学”进行引入,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在将来实际的生活中是可以运用到的。并且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一来自热而然就带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展示数学的作用
数学的学习大部分的时间毕竟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上课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后的一些材料“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重要的意义。而上课教师只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自己的欲望,那么让学生去阅读这方面的内容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多少助益。这就需要上课教师结合这些阅读材料加入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的传授给学生。比如中国数学家刘徽发明了“割圆术”,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发明了当时最为精准的圆周率,领先了世界1000多年。这些内容在阅读材料中都有涉及。通过教师的引导,一定会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
四、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而开创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上课的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班级特点进行灵活的运用。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绝对不是运用几个新颖的教学方式就能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一线的上课老师综合时代的特色、所在的地区、学生的特点等多种因素条件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