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的策略小议

2017-09-27 12:54王亚凤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

王亚凤

内容摘要:对联是千年传统文化上的一大奇珍,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作为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评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能力运用的一大考点,是亮点,更是热点,因此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学习策略与解析对联题型的能力就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考语文 对联教学 学习策略

对联作为一种能把文化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的实用性表达方式,广受人们的喜爱。它是偶句,所以音韵和谐;它是表情达意工具,所以雅俗共赏。现今对联也是中考语文考试一大热点,但大多数老师和学生觉得复习对联既耗时又不好拿分。我国学习策略研究虽然晚于西方,但在语文学科上取得的成果也非常可喜。这些成果大多偏重理论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探讨,而且主要从整体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探究。本文对中考语文复习实践操作时教师“教”和学生“学” 对联知识课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如何改进学生掌握对联知识的学习策略与解析对联题型的能力。

一、对联在中考语文試卷中的地位

对联历史悠久,而且应用广泛。刘叶秋先生曾说:“对联是一个人学问、胸襟、见识、文学造诣的集中体现。作好对联不只是研究平仄、推敲对仗的问题,而要有全面的文史修养和高见卓识。”因此,对联又重回人们的眼界,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联在语文学习上的作用也毋庸置疑,很多一线教师对此进行研究,他们把对联当成学好语文的一个手段,如殷玉萍《巧用对联添光彩,画龙点睛显智慧——对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妙用》中把对联引入语文课堂,巧“妙”结合课文内容,既能趣味性学到课内知识,又能品赏对联,一举多得。

2017福建语文中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应“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作为承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对联,能很好实现考纲要求。因此对联作为每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考卷中的宠儿,也是福建省中考语文考试的一大热点。

纵观2012-2016年福建省九个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发现这五年对对联知识考查每个地市至少考2次,基本隔一年就考一次。考查内容不仅涉及对联形式,如2016年泉州中考考查“嵌名联”,而且一般与文学常识、名著、地域文化或教材内容相关。命题方式也呈多样化,大部分放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块”,但也有所变化,如:漳州市2010年中考在综合探究模块进行考查,2015年在说明文模块里进行考查;福州市2014年在名著模块中考查。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文本、概括信息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运用能力。可见,对联在今后的中考命题中还可能大行其道,因此研究对联学习策略,让学生轻松掌握对联的答题技巧很有必要。

二、对联“教”与“学”现状

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也一直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一直走不出“少、慢、差、费”,对联教学亦是如此。更让人担忧的是,骈文和律诗是对联的两大源头,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使用白话文、刊登新诗以及后来简化字的使用,让对联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导致对联在现代社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教师角度,早先塾师以《三字经》和《百家姓》等作为儿童启蒙读物,常用对对子来查考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对句形式和练习方式让对联很好的传承下来,连贩夫走卒也能有妙联传世。但现在,老师主要教习现代汉语,文言只要求能看懂就可以,所以即使是语文教师,虽然自身对对联知识充分了解,但是在对联写作上,要写副对联很难,更不论说让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写对联了。因此在教习对联时,很多老师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感慨。

从学生角度来说,初三学生已基本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的欣赏评价能力,并且能简单的应对,在学习策略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心得。但是从每年考试得分情况分析,对联题型仍然是失分重阵。归其原因,首先撰写正确的对联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学生水平有限;其次学生屡次在这一题块里栽跟头,难免会有些畏难情绪,以致直接放弃这类题目,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得分率。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很多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很多学生都选择“从前喜欢,现在不喜欢”。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对联,这是教的前提。

三、有的放矢,巧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

近几年,福建中考对对联的考查,在题目或者评分标准里,很多都标明“宽对”即可,难度值都不会太高。接下来中考对联题的考查难度值大体也是如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轻松又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取得优异成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策略的使用。

(一)课前预习,巧用网络打基础

这是一个强调效率的时代。学习策略研究很早就出现在老师眼里,现在学生和老师都在跟时间赛跑,45分钟的语文课堂时间有限,对联考查的知识边界非常大,对联的丰富内涵很难在课堂展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让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网络为“老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课堂的展开之前,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对联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做笔记,第二天课堂分享。这比传统作业,老师一句回去预习对联知识,或者老师因学生手边资源不足因素直接省去这一项预习作业,第二天课堂花十分钟的时间介绍。显然,效率明显不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上来,利用网络查找知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带到学校请教老师来的效果好。而且师生关系也能稍有缓解,不再是老师追学生后面求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有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得以实现。

(二)“一站到底”,激发学习兴趣

因为是复习课,对联基础知识如果只是老师直接幻灯片展示,学生被动接受,可能效果不好。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时,也要学会寓教于乐。随着《汉字听写大赛》和《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倚靠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重回荧屏,吸引了人们的观看和热议。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笔者在课前十分钟采用“一站到底”形式展开对联相关知识比拼,看谁能站到最后。所选题目都是中考真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下水试一试自己的深浅,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来学习。

(三)解析题型,明解题法

中考对联题,一般以主观题考查为主,客观题比较少。考查方式或拟写上、下联,或根据提示补充部分对联,或赏析对联……下面通过中考真题引路,研究,琢磨应对的方法,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考对联题,让学生熟悉考查内容和方式,以便更好地备战今年中考。

例1:(2010漳州中考)综合探究:(2分)

材料一:“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与此。”

材料二:一组玉雕图。

材料三:“古往今来,玉是美的化身,象征高洁、坚贞的精神……”请运用上述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华夏诗篇流意韵

下联:

答案示例:九州美玉见精神。评分标准如下:从形式上考虑(1分),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从内容立意考虑(1分),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因此,诸如以下答案:春风故事飞花香(1分),人间岁月入心声(1分),天涯月色醉心情(1分),中华玉器显真章(2分)。

这种主观题型出现频率很高,要求学生拟写对联,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信息和知识积累整合能力,既要结合语境又要掌握一定的技法,才能顺利解答。

例2:(2016福州中考)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楹联选择恰当的下联:(3分)在福州三坊七巷……衣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 D (只填序号)

A.管竹琴弦乐齐鸣 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用客观选择题方式考察,相对主观题来说已经降低考察难度,只要明对联特点,要得出正确答案D,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是在当年的统计中,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这个题目失分,非常可惜。

因此,总结答题技巧。首先,使用拆合法。即把长句拆分成短句,甚至是一个词,一个字,这样方便我们能又快又准确地写出下联。以上题为例,“春暖华堂人衣锦”可拆为“春暖华堂——人衣锦”二段,接着再细拆分,“春——暖——华堂”和“人——衣——锦”。其次,明“对联”特点。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内容相关。充分了解对联特点后,上题中上联“春暖华堂”和“人衣锦”都是主谓短语,根据“结构相应”这一要求,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月明水榭客听歌”一项都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其他选项排除了。再看“内容相关”,我们要关注语境,上面材料给我们关键词“水上戏台”和“夜晚听戏”,下联答案也就出来了。最后,检查其他选项,看是否所选是最佳答案。

(四)联林奇珍,一展身手

综合总结解答对联题应注意的要点,再次重申审清题意重要性以及“宽对”原则。另留三道题课后完成。明确好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获得同时又为學习提供助力,因此课后也要多做练习巩固知识技能。

还有一个问题,课堂练习的展开受限于课堂时间,而且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不同,这时候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课堂的延展。课后,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网络作业,老师可以及时在线互动反馈,而且学习平台如“好分数”会相应给作业质量进行智能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同时针对不足之处,系统会自动在题库里匹配适合当前水平的学习内容。经过有效练习,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联的特点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循序渐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回归语文课堂,努力发现尝试更多更好的学习策略,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三中)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浅析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探究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做实践学习策略理论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