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华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69-01
《电磁铁》一课,主要有两大探究活动:一是制作铁钉电磁铁;二是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两大探究活动,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又有两个主题活动:1.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2.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而?“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主题活动中,“线圈绕线方向与电磁铁南北极关系”、“电池连接方法与电磁铁南北极关系”更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在探究活动中,要受到“线圈绕线方向”、“电池连接方法”两个变量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控制好变量进行实验探究,是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科学认识的关键。因此,为了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努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操作;二是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凡事预则立”,由于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让学生真正经历实验的过程
1.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活动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1)实验材料的准备。我在上课前将实验需用的所有器材:指南针、铁钉、漆包线、电池准备就绪,摆放在实验桌上。
(2)实验知识上的准备。上课伊始,我首先指导学生们复习有关磁铁的性质,并且特别要求学生理解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意思。
(3)实验组织上的准备。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上课前我按6人一组,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1名记录员,并要求每一个组员必须至始至终参与实验。
(4)实验操作方法上的准备。为了使实验操作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下去,在每次正式实验之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操作“演习”。经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演习”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熟悉了实验操作方法,而且还可以引起他们对操作活动的重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实验探索过程必须做到严肃认真。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必须密切关注着同学们的表现,我见缝插针地参与各小组的实验讨论,指导和总结实验,以保证了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以及对实验结果予以科学的分析,既是实验操作的意义所在,又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课本没有明显的办法和要求,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探索且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我采取了用表格引导,让小组讨论确定实验过程的做法,帮助他们有效探索,主动建构科学概念。
第一部分:制作铁钉电磁铁
学生探索前,我先给半分钟时间,让他们想好怎样将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缠绕在铁钉上,想好后再动手做,做好后就把做法记录表中。接下来进行电磁铁吸大头针的实验探索,做前我提醒学生不要通电时间太长,至于为什么,试验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的亲身感受再做交流。此外,如果学生对线圈缠绕方法除顺时针、逆时针外,还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老师不下结论,留给学生课外实验,鼓励孩子探索)
第二部分:
(一)电磁铁有南北极
为了让实验探索的高效,同样在实验探索前我给2分钟时间让小组交流,如何证明电磁铁有南北极,在各组交流后,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些问题参与讨论,如我常会给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指南针的北极靠近电磁铁一端有明显吸引的现象,这样能证明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吗?”讨论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科学概念。
(二)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个探索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是电磁铁南北极改变有两个变量,在实验探索中我们要控制一个变量,否则是没办法实验的。然而,在实验前如老师把这个问题直接告诉学生,又失去了探索的意义,所以,在实验前我先让学生猜测,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会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证明自己猜測的实验办法,并把探索的办法补充在表格中。1.改变电池连接的正负极,线圈缠绕方向不变;2.改变线圈缠绕方向,电池连接不变。假设学生还有其它的办法,也可让学生大胆的探索,但老师要特别关注。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让他们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这样的探究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有助于让他们树立一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一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科学素养也将随之有效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