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霆
摘要: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教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学校教师缺乏对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视,导致语文人文教育空泛化和边缘化严重。有鉴于此,本文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对今后语文教育的改革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教育;语文教学;改革
【分类号】G633.3
语文是培养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科学的重要工具。现阶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道路的逐渐推荐,初中语文教育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强烈。但初中语文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偏离方向,忽视学生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育应该认清现状,从人文教育角度出发,提升语文教育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人文教育相关概念
“人文教育”一词应用广泛,但对其概念内涵却没有统一的认知。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文教育”主要包含三方面的概念: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教育学家从人性论角度出发,努力挣脱中世纪以来神学理论,倡导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要求教育要培养人们的知识和才能。但这种教育重视人的知识获取,并不全面。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则泛指所有以人文内容为基础的教育学科,比如古希腊的“七艺”以及中国先秦的“六艺”等,但这种教育学科分化严重,对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不高。三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主张通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培养“完整”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建立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基础上,强调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培养的一致性。“成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人,其汲取了前两种教育的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意义。
可以看到,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个人通过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素养,涵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人文教育涉猎多种人文知识学科,而学科教育的结果应该是提升个人的心灵体悟,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文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学校缺乏对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视,导致语文教学设置并不合理。
初中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升学,大部分学校、家长、学生都认为语文基础性课程,只要正常学习就行,直接导致 “人文教育无用论”甚嚣尘上。况且,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材建设发展同样不够理想,部分地区教材选择内容单一、陈腐落后、与社会实践应用脱节,既无法紧跟时代改革潮流,更难吸引学生兴趣,人文素养更是被抛掷脑后。
其次,教师学术能力不高,导致语文人文教育逐渐空泛化和边缘化。
从当前语文教育整体情况来看,初中语文学科师资力量仍然相对较为薄弱,教师语文教育上很难做到人本性教学。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问题,大部分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在语文考试时试卷简单,考核单一,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师生的互动性,只知道刻板的教书,缺乏对学生情操和品性的熏陶,这样不仅让学生厌倦语文的学习,也会导致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丧失。
第三,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教育缺乏积极性。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百度百科、知网、万方、知乎等数据库的设置也使学生有机会从网络上获取较多的人文信息。但是,相比获取知识来说,网络环境的不健康给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带来了更多的恶劣影响。随着手机、平板、电脑三位一体的网络化连接,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网络查询信息、获取知识,这就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学习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人文教育背景职语文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人文教育意识,健全语文教育课程教学
学校必须要更新人文教育观念。现在众多初中在“升学率”的影响下“重理轻文”,重视学生逻辑思维培养,轻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适当地增加语文课程设置,保证语文课程按时、按量的完成,利用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思维发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首先,只有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才能真正满足语文的教学需求。初中院校可以外聘一些语文教师,提升本学校语文教师的整体实力;或者让本学校的语文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总之,只有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才能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品味。
其次,在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有必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到主动的获取知识。教师应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建设语文网络数据库,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
现阶段,虚拟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虚拟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的图片、文字、视频以及音频等形式给这些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精神食粮,但是面对信息量巨大的网络资源,更多的大学生表现的无所适从或者说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各个学校正视网络的学习功能,引导校学生正确学习。
三、结论
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非单纯制造工作的“机器”。可以说,初中语文教育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身心全面发展,同样会影响到学校今后的招生资源、学校综合实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初中语文教育的不足,坚持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实现现代化、人本化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焕玲.初中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9期.
[2] 王宝岩.初中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現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1期.
[3] 吴晓义.“育人”而非“制器”[J].职教论坛,2008年第7期.
[4] 罗灿晖.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研,2012年第8期.
[5] 杨洁.浅析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3年第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