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23-01
陶渊明与魏晋风流的关系,向来为历代学者所论,见解不尽一致。可谓是见仁见智。一般认为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然而,作为宣扬魏晋风流的代表性故事集《世说新语》却只字未提陶渊明。对于以上见解,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在我看来,陶渊明与魏晋风流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论析。
一、魏晋风流的内涵
魏晋时期特有的历史条件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魏晋名士。从正始才俊何晏、王弼,竹林七贤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雋秀王衍、乐广,一直到江都领袖王导、谢安,再至顾恺之、陶渊明。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和无限追崇的典范。在这群人的身上,既展现出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独具魅力的个人风采,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本质特征,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为后人所称道的魏晋风流。
二、魏晋风流的特征
(一)任诞放达,任性率真
张三夕说:“魏晋风度是一种文人风度,确切的说,是一种文人的反常风度,其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方式的反常。”魏晋名士高自标持,旷达奔放,他们蔑视礼法,率性任诞。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表现出了任性率真率性而为的品格。陶渊明就是典型代表。如:陶渊明与慧远交往时的一段佳话:“时慧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既然来了,而且是已经答应别人饮酒,但又不声不响的离去。从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任性率真的一面。
(二)淡泊宦情,冥于自然
魏晋时期风流名士的重要特点,则是他们厌弃仕途,淡泊宦情。从这一方面,追求于自然,冥于自然。这并不是一般的隐逸一途,而是较为认真地心宁于躁竞,性冥于自然的一途。代表人物有嵇康、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有过五次入仕经历,这些和嵇康有些不同。毕竟他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少年壮心。但也可以看出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冥于自然的生活。他一生的主要追求,不是在政治上,而是淡泊宦情,注重节操。他有过种种不如意,有过苦闷,不幸,但更多的是归于淳朴、宁静。他向往的是富有人间情味的田园自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愤然辞官归隐。陶渊明向往自然,返归自然,他把自然淳朴的人间亲情和山川田园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三、陶渊明的魏晋风流情结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与王导同列,因出身寒门,而被世族讥为“小人”。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父陶逸做过安城太守。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入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不久即辞职归里。三十七岁时居家躬耕。此后一直生活在庐山脚下农村,再也没有重返仕途。
陶渊明生活在那个晋宋易代的时期,乱篡相继,他不但难以实现政治理想,而且也极易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他选择了逃禄归耕、退居田园。
魏晋风流作为一种美学风范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魏晋众多的名士中,陶渊明最具有代表性,他追求人格的独立、浑然无欲的境界、生活的艺术化,这种追求实际上是他率真本性的自然流露,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最能体现出魏晋风度的核心价值。正如李泽厚曾称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最高代表”,在他的身上无处不体现着魏晋风流的典型特征。具体的表现在他的思想、行为和诗文创作这几个方面。
(一)信仰之风度:玄学影响下的陶渊明
魏晋末玄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努力构建玄学人生观,将依顺自然、返归自然作为人生原则和理想境界,而把蔑弃礼法,顺应自然作为达到这种理想境界的唯一途径。玄学的盛行对魏晋士人可谓是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解放。正是在玄学之风的影响下,魏晋风流也随之兴起。
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向来为论者争论不一。陶渊明虽然没有魏晋风流行事的狂颠之举,但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这与魏晋风流并无区别。在归隐躬耕之间,在退居田园之间,他达到了精神上与自然合一,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
(二)行为之风度:任性率真,保持人格独立,追求理想自我的陶渊明
生活中,为人行事上,陶渊明身上表现出了颇具代表性的魏晋风流士人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任性率真,率性而为。这首先表现在他与人交往中。典型的事例:陶渊明与慧远交往时的一段佳话:“时慧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忽攒眉而去。”既然来了,而且是已经答应别人饮酒,但又不声不响的离去。不得不说陶渊明这种行为颇有魏晋风流士人的率性而为的风格。
其二,保持人格独立,追求理想自我。最能体现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如在《晋书.陶潜传》中的记载的典型事例;“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读完这段文字,我们第一次感觉到陶渊明身上颇有魏晋风流士人的率性而为的品格。
(三)诗文之风度:率真自然,尽显风流韵味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平淡自然。然而就是这平淡自然,最能显示出风流韵味。他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这样描述自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可见陶渊明借诗文自娱自乐,在赏景著文和饮酒赋诗之中,尽展其独特的风流。
首先,从陶渊明的文,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所表现的率真豁达。《五柳先生传》是他的自画像,《桃花源记》则表现了他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归去来兮辞》是他向世界宣布归隐的宣言书,文章大篇描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其次,从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淡泊宦情,冥于自然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境界。陶渊明的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和他的日常生活以及田园自然。如草屋、方宅、村落、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堂前村的清阴,园蔬的余滋;带月荷锄归的田作等等。虽然朴实,却透露着别样的自然风流之韵。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从陶渊明的生活的那个时代来看,他不可能不受魏晋风流的影响,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追求艺术化的生活;任性率真,保持人格独立,追求理想自我;创作朴实自然又不失洒脱,尽显风流韵味。这些不仅体现了魏晋风流的核心精神,也突出体现了魏晋风流的代表性特征。陶渊明把魏晋风流发挥到了极致,不愧被李泽厚称为“魏晋风流的最高代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