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摘要:探究性语文教学通常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材料收集、信息处理,动手操作、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等形式,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以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 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加强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
一、学习遣词造句,找准探究的切入点
字词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基石。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既要通篇把握也要推敲字词。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文章虽然字词表面理解较为浅显,实际上则饱含深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中找准探究的切入点。
例如,在学习《丰碑》一文时,“丰碑”本意指高大的碑,这里比喻军需处长的精神。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探究,不仅能从多方面领悟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格,而且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穿着等方面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以及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手法表达效果,收效甚佳。
又如,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双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同学产生疑问并深入探究。第一个“鸟的天堂”是用“天堂”比喻大榕树对鸟的栖息繁衍最合适不过,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所以加双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是鸟儿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不加双引号。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开发学习资源,拓宽探究的知识面
1.开放课堂。如教学《绝句》一诗时,我出示课件,使学生耳闻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呜叫,目睹一行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形声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参与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开放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去练习,给他们留足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学生释疑的机会,尽量控制讲解时间,让学生充分运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法解决疑难。开放课堂要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切实做到课内外的相互衔接。学生既理解课文内容,又拓宽课外的知识面。
2.开放课本,拓展探究内容。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的讲解加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地球的美丽壮观以及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位。由于信息的局限性,学生还缺乏对地球资源现状及环境现状的具体了解。因此,还不能真正懂得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于是教师以“我心目中的地球”为主题展开拓展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从多方面了解我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料的筛选、处理,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和探究内容。
语文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以多元的视角认识学习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开放课堂、开放课本,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就会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三、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讲:“教师的教学要致力于‘导,即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其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是现代教学最基本要求。
1.联系上下文法。语言文字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蕴涵在语言文字的描写之中,深入思考就不难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联系上下文法,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李时珍》一文时,有一个同学针对课文的重点句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同学们便在课文中寻求答案。有的说:“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为穷人解除痛苦,他很伟大。”有的说:“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终于编成世界著名的《本草纲目》,他很伟大。”有的说:“李时珍的伟大在于他亲口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心目中树立了李时珍这个光辉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准确理解了课文内容。
2.联系生活学习法。语文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有将语文学习建立在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比如《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有的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我特别安排一次早春时节去城外放风筝,当我们前行时,看到前面大块的平地有些绿色,到了那里却看不见小草的翠绿。此时,学生们理解了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3.实地观察法。比如在学习《画杨桃》一文时,北方學生对杨桃见得少,吃的机会不多,这时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收到效果。这时可到城里大水果店买只杨桃,让学生多角度观察,这样对画杨桃理解就充分了。再比如理解“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句,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大好春光里游公园、逛花圃,切身体会这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迷人景色。
4.查阅资料法。探究性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支持,查阅有关资料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之一。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搜索出“地球的发展进程”“宇宙之谜”“中国航天”等相关信息,不仅开阔了视野、满足了好奇心,而且树立了开发星球的雄心壮志。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在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语文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语文探究的机会,为构建语文有效课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瑞红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2. 王瑞玲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探究《新课程·小学》2014年11期
3. 郑秋明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探究课《读与写》 2015年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