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金
摘要:在课程改革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农村学校也在紧跟步伐。作为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教学,在课改中有了喜人的变化,然而,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在走向新课程的过程中,鲜活起来的同时更需要提质增效,我们着眼堂规教学,从教师教的角度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小學;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研究背景
经过长时间的课堂观察与反思,我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常规教学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模式:
1.重工具性的讲练式教学
这种课主要出现在教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教师的课堂上,他们在课改的进程中难以运用新的课程理念于自己的教学中,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意义的认识不够,逐渐坚信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语文能力缺失。
2.重人文性的浮华式教学
这样的课堂上,新的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是缺少语文训练,学生收获甚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满怀热情走近课改的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他们还没真正理解课程理念。
3.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张皮的高耗现象
这种形式是较聪明的老师在面对讲练式、浮华式各自弊端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不当的两全策略。这种两全策略能够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课时的增加,学练的分离,是典型的高耗低效、师生增负行为,难以正确把握和落实语文课程的目标。
这三种存在于我们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模式,根本原因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分离。因此,我们要想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有效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在常规教学上提质增效,就要在语文课堂上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研究目标
我们把研究目标定为: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明确目标,扎实训练。
三、研究措施
1.我们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我们从校情、教情、学情出发,立足语文常规课堂教学,分析问题,制定计划,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尝试解决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研究中反馈改进。
2.行为实践探索的四个方面:
(1)明确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是总目标分配到各学段,学段目标在教材、在单元中依托于课例材料等来落实,体现于具体课时中实现的目标。因此,课时目标的确立,要在明确总目标、阶段目标、课例目标的基础上进行。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了确定课时目标的方法:熟记总目标,区别识记学段目标,拿到教科书后明确单元主题,融学段目标于单元中确定单元目标,根据课例特点、课后练习确定课例目标,结合实际,分配到课时。课时目标的确定强调要明确、适量、适度、切合实际。
(2)找准教学点,恰当取舍
具体教学时,我们围绕课时目标所要教的内容,需要我们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目标细化,找到完成目标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教育点。
(3)给定一种模式,学会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到常规教学中来
“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境界。”这很生动地概括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策略。基于这样的理念与思考,我们在学习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思路、发现式教学程序模式的基础上,以叶澜教授领导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为我们提供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环为依据,我们确定了“问题——探究——共享——修正——丰富”的教学进程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对教学进程中的各环节展开有层次的设计,以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阅读课为例:问题设计依次关注文本写什么、怎么写,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写出来的,作为读者的学习主体的切身感受是什么;学生探究的过程要能够依据文本、揣摩语言,多种方法感悟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共享、修正、丰富的环节中,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融教学训练点于“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有收获、有提高。
(4)以学定教,积极创新
给定一种模式是在学习运用一种将语文还原语文本色的方法,纠正以往不正确的做法,形成有效结构课时内容的思维习惯,当我们看到这个研究目标实现时,我们更鼓励创新,提倡“以学定教”。怎样“以学定教”?为什么要“以学定教”?我们用薛法根老师的一段话来理解:“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我坚持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教;教了学生还不懂的,暂时也不教。由此,真正需要教的内容就很精要,目标就很集中,就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思考、体验、品味……”薛老师的这一段朴实而极富智慧的话语点明课堂四十分钟内提质增效的关键:目标明确,以学定教,语文实践,人文体验。所以,以学定教,积极创新才是我们长期深入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成效
我们对参与行为改进实践研究的教师提出了特殊的教学要求:(1)限制课时数,完全按表上课,不加自习,不补课时;(2)进行经常的临时性的随堂抽测;(3)参加月测、期中测时不能进行集中复习,期末测在集中复习前进行一次。在这样的要求下,对比学生卷面检测成绩,一两个学期后,实验班级的学生成绩能够长久处于领先地位,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评价也明显突出出来。参加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也能在一段时间后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五、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们的实践研究仅从课堂四十分钟教师如何教的角度进行,但语文教学的功夫不只在课内,四十分钟的功夫更多的是在课外,因此,我们语文课堂的提质增效,还要加强教师的备课研究、课后批改反馈研究。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不能只依靠课上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广泛阅读积累,课前预习,了解学生,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外要下的功夫,所以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还要从课堂教学及与学科学习相关的因素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赵素媚. 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问诊与矫治[J]. 小学语文教学. 2011(11).
[2] 崔峦. 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续)[J]. 小学语文教学. 200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