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职院校水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7-09-27 18:00刘玉梅唐向阳李雪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企办学实训

刘玉梅++唐向阳++李雪梅

摘 要 高职院校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应用性、校企共建性的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其专业特色为基础并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探索。努力构建"强调应用、突出技能、注重融通"的课内实验;"管理科学、注重投入、规范标准"的单项实训;机制灵活、优势明显、效果显著"的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1实践教学;2 课内实验;3单项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一、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 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的很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实践使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把这种有意识的活动与教育过程相结合即为实践教学,可以理解为实践教学为以具体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的专业教学环节。还有人认为实践教学是指在时间和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1〕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理念,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项目训练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和思考、达到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高职院校水工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高等性、职业性、技术应用性、校企共建性。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内实验,单项实训,生产实习等教学活动。

(二)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1、 高等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类型,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期待是毕业就能上岗,这一切决定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必然是高等性与职业性并重。〔2〕

2、 职业性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教育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系统设计"实施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學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即职业性,因而实现"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真实项目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2、技术应用性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高职院校要为高中端的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为高中端人才,具有顶天的能力、立地的本领。

3、校企共建性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质上是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位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尤其是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级师范院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

二、 高职院校水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实践教学重要缺乏,应有的认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我国起步较晚,如果从原国家教委1980年批准建立首批13所职业大学算起,至今也才二十几年的发历程。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职教育的发展由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和部分中专学校举办,即"三改一补"的办学模式,确立了高职教育的地位,1998年新组建的教育部提出"三多一改"的高职教育发展方针,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1999年教育部即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力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心理准备不足,办学资源缺乏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特别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合并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其前身的办学条件不足,加上办学人员历来所形成的办学思维定势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办学实践中,仍然沿袭以前的那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模式,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的补充形式。表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上,仍有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专业教学计划,理论教学时数偏多,专业技能课时偏少,带有明显的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痕迹,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缺乏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二是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计划进行了修订,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中,专业教学计划难以执行,其实验、实习、实训的学时部分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环节落不到实处,对高职教育这种教育类型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所以学校资金与人员分配、管理人员在教学资源配备、教学人员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使用上,均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致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这种对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不准的状况,直接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缺失、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这种学生缺乏自身的能力优势,在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也不乐观的形势下,部分学生真正成了--毕业代言人。

(二) 实践教学教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原本从事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或中等专业教育,目前要从事高职教育就有个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理论更新、相关知识充实的过程,他们中不少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对理论、实践能力很弱。有些教师知识老化、技能单一、对新知识、新内容、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了解甚少,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严重缺乏使得这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难以凸显。这些因素使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其质量也难以有所保障。endprint

(三) 办学经费缺乏,实习实训基地薄弱

水工专业是一门复合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需要不断接触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但是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不但校内实习实训场地缺乏,校外也无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其结果是学生经常自己联系单位,这种实习单位的性质各不相同,与实习目标要求有所偏离,而且点多面广,难以管理,有的单位碍于情面,勉强接受实习,也是应付了事,难有真正的收获。

(四) 实践教学相对封闭,校企合作有待深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3〕。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上,行业、企业的作用发挥不够。实践教学以学校为主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因而实践教学项目缺乏生产性,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存在较大的距离,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 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思路

针对高职院校水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使用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强调应用、突出技能、注重融通"的课内实验

以"强调应用、突出技能、注重融通"为建设原则,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性的有一定理论指导的反传统的新的课内实验内容。立足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加强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避免内容的重复。力争从应用性、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真正体会专业的生产方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思路、材料、仪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造改造能力。

(二)管理科学、注重投入、规范标准的单项实训

以"管理科学、注重投入、规范标准"为改造原则,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健全单项实训的管理制度;单一项目的实训需要任务、目的明确具体,模拟完成某个生产项目中的单项任务,要达到此目的就要投入人力、物力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公正的实训评价标准。丰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效率

(三)"机制灵活、优势明显、效果显著"的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的重要环节,水工系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积极探索,不断实践摸索出几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模式并大力推广产学结合的插队式、承包式、顶岗式和模拟生产式的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插队式:师生共同参与生产,基本是参与外业阶段性工作,教学活动严格受生产任务控制,学生只能完成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承包式:教师带领学生承担生产项目,为了按期保质完成生产任务,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助手,教学与生产活动统一,工作重心是生产;或学生参与完整的外业生产过程,但很少参与工作设计、报告编写和项目验收。顶岗式:学生到生产单位参与生产,教学形式属于师徒式,学生只能模仿作业,以被动的体力劳动为主。模拟生产实习:是根据指示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拟定生产项目,按照身缠任务程序,依据国家颁布的勘察技术规范,以学生为主完成生产项目,完全克服上述三种实习形式存在的教学与生产不协调的問题〔4〕。

随着高职院校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实践教学的场所、实践项目、教师队伍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只有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才可以把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2009(09)

〔2〕蒋丽君.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02期(103-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办学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