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老年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听力恢复的影响
张 英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老年分泌性中耳炎(SOM)激素骨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老年SOM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 例。对照组采取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听觉阈值、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60,P<0.01);血清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0、1 000、2 000 Hz等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有助于缓解老年SOM彭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听力水平。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地塞米松;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听力阈值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临床致聋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咽鼓管功能障碍、炎性反应所致局部感染、免疫功能降低均可诱发SOM发生,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可以导致中耳负压、中耳鼓室积液,最终影响患者的听力〔1〕。鼓室穿刺引流可以有效清除中耳鼓室内积聚的液体,改善患者听力阈值〔2〕。鼓室穿刺引流无法彻底消除鼓室内积液,病情易反复,需要多次复诊行鼓膜穿刺术才能治愈,反复穿刺增加了中耳感染的风险。鼓室穿刺术联合鼓室激素注射治疗能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方面促进患者的恢复〔3〕。本文旨在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SOM鼓膜穿刺术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听觉阈值的影响。
1.1对象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SOM患者146例(162耳)。男80例,女66例;单耳130例,双耳16例;年龄61~75岁;病程6~38 d;黏液性积液58例,浆液性积液8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知情同意,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男38例,女35例,平均(64.23±4.27)岁,病程(23.67±3.51)d,单耳64例,双耳9例,黏液性积液30例,浆液性积液43例;对照组男42例,女31例,平均(64.20±4.15)岁,病程(23.54±3.78)d,单耳66例,双耳7例,黏液性积液28例,浆液性积液45例。两组性别、耳数、年龄、病程、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依据樊忠等〔4〕主编的《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②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鸣、耳塞;③年龄>60岁;④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内陷、色泽浑浊、活动度差及伴明显积液;⑤积液量0.1~0.5 ml。排除标准:①鼻咽部肿瘤者;②中耳占位性病变者;③既往有听力损伤史的患者;④体质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鼓室穿刺引流术治疗,1%丁卡因棉球鼓膜表面麻醉5 min,常规消毒外耳道及鼓膜表面,用5号针头穿刺鼓膜前下象限,尽可能吸净鼓膜内积液。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呋麻滴鼻液滴鼻预防感染,同时给予咽鼓管吹张治疗防止鼓膜粘连。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射激素治疗,在鼓室穿刺、彻底引流后向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4,规格5 mg/支)5 mg,嘱患者保持头部偏向对侧45°,持续时间约30 min。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2次/w,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实验至指标 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4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半径3 cm)取血清,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含量,ET-1采用放射免疫法,TNF-α、INF-γ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均购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EasyCyte 660000 型流式细胞仪(Millipore公司,美国)检测T 细胞亚群中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
1.3.2听觉阈值 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丹麦Madense公司OB922 纯音测听仪测量500、1 000、2 000 Hz下听阈水平。
1.3.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衡戈〔5〕文献拟定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后耳闷、耳鸣消失,听力完全恢复,纯音测听气骨导间差<10 dB,鼓室导航图为A型曲线;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听力提高10~15 dB,鼓室导航图为AS型;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听力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t检验、χ2检验。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49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72.60%,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χ2=10.860,P=0.000)。
2.2炎性因子 治疗前,两组血清ET-1、TNF-α、INF-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免疫功能 治疗前,两组T 细胞亚群中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免疫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听觉阈值 治疗前,两组500、1 000、2 000 Hz不同频率下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听阈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TNF-α、INF-γ含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表2同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频率听阈水平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1)P<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01
鼓室穿刺引流可以有效清除鼓室内积聚的液体,但无法彻底消除中耳积液,反复穿刺又可增加感染的概率。当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鼓室分泌量进一步增多、浆液粘度进一步增加,直接影响中耳及咽鼓管黏膜纤毛传输功能,进一步加重听力损伤〔6〕。SOM患者行鼓室穿刺引流、抽吸鼓室内积液,通过减压可以暂时提高听力。但鼓室穿刺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鼓膜肿胀、鼓室渗出级咽鼓管纤毛运动功能障碍。在鼓室穿刺、引流后向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通过激素在局部发挥抗感染、抗过敏作用,能降低炎症反应,有效减轻鼓膜水肿,减少鼓室内分泌及渗出,促进残余分泌物消散及吸收,早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7〕。既往研究表明,血清TNF-α、INF-γ可参与多条炎症信号通路,是慢性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在炎症级联放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8〕。SOM血清或耳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呈异常高表达状态,ET-1是唯一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ET,也是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抑制中耳黏膜对积液的吸收,导致分泌物增多。地塞米松为传统抗感染抗过敏肾上腺药物,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合成与释放,缓解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程度〔9〕。张宇丽等〔10〕报道,鼓室内、咽鼓管内等不同方式注射地塞米松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等含量,本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T淋巴细胞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患者疫功能低下,T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即可导致SOM的发生〔11〕。T淋巴细胞分为CD4+细胞和CD8+细胞两个亚类表型,CD4+和CD8+之间数量和比例的协调是免疫系统的核心〔12〕。CD4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下降可导致CD3+下降,使外周血中成熟T细胞总数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降低;CD8+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数量过多、CD4+/CD8+降低则引起机体的损伤。马桂琴等〔13〕证实,SOM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后快速减轻水肿及渗出,抑制纤维细胞增生,降低分泌物粘度,既能减少鼓室内分泌物形成,还有利于渗出液的吸收。国外学者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14〕,提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有助于改善SOM鼓膜穿刺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SOM患者中耳积液,质量声纳增加,穿刺鼓膜抽取鼓室内积液之后向鼓室腔内注射地塞米松能维持鼓室内压力,恢复中耳的正常结构〔15〕,进而缓解SOM临床症状。
1刘 波,周长华,熊虹全,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炎性介质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67-9.
2刘 丹,吴曙辉,万 浪,等.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61-3,67.
3Kawano T,Hirano T,Kodama S,etal.Pil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bacterial clearance from the middle ear in a mouse model of acute otitis media with Moraxella catarrhalis〔J〕.Pathog Dis,2013;67(2):119-31.
4樊 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8-9.
5衡 戈.单纯激素与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6(1):5.
6徐隽彦,刘春丽,倪立群.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1):21-3.
7Unlu I,Unlu EN,Kesici GG,etal.Evaluation of middle ear pressure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adenoidectomy in children with adenoid hypertrophy without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J〕.Am J Otolaryngol,2015;36(3):377-81.
8李贤斌,吴海丽,肖艳林.IL-4和IFN-γ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及中耳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2):1604-6.
9曲 莉.白细胞介素-18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耳腔灌洗液中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4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176-7.
10张宇丽,尹桂茹,毕 静,等.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4):3345-7.
11张 政,熊素芳,赵端仪,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2):189-91.
12Kuo CL,Wang MC,Chu CH,etal.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reating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postirradi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J〕.J Chin Med Assoc,2012;75(7):329-34.
13马桂琴,尹桂茹.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10):78-9.
14Poliakova SD,Popova EA.Effectiveness criteria for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steroids to the treatment of exudative otitis media associated with allergic rhinitis 〔J〕.Vestn Otorinolaringol,2010;5:32-4.
15简洁君,何 超,田 磊,等.鼓室注射激素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听力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5):523-5.
〔2017-01-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R764.21
A
1005-9202(2017)18-4628-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8.094
张 英(1971-),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鼻部疾病、中耳疾病及眩晕等内耳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