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芹
我常想,如果能把知识做成药丸或者食物一样的东西多好啊,学生需要或是教师需要,直接把药丸一样的知识喂给学生,即使不吃,也有办法硬灌进去。可又想,这种知识药丸就算发明出来,也还是有问题——学生食量较大,教师自己的知识药丸储备不够,怎么办?可能这些问题前人都曾想过,所以才有那些说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桶水,不如,直接把学生带到河边,任他喝吧!”
陶行知先生说过的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老师们都知道的,可如何教学会学生自主学习,到今天仍是教师们讨论的问题。
一、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没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生动、愉快、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一)从导语入手。“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悬念式导语是我惯用的方法。好奇是初中学生的一个很明显的心理特征。我的课堂学生总是在好奇和紧张度过的,因为他们老是猜不到我下一个问题是是什么,也总是好奇我的问题。课前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再给你三十秒时间思考”“我要公布答案了”使他们急于想通过阅读课文,寻求答案。学生在作文中多次写道:总是期待向老师的语文课,不知道她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开头……
(二)创设情境。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意境,教师就得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学习鲁迅的《故乡》,理解杨二嫂的形象,要求学生用时兴的微电影的形式拍摄表演。我自己先用流利的普通话,夸张的语调先范读一遍,配上夸张的肢体语言,很快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然后鼓励学生表演,学生积极主动,有男版杨二嫂,由开县方言版杨二嫂,把杨二嫂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后学生总喜欢把课文中的形象现实化。当我们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丰富广博的知识,感受语文的快乐。每个教师都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以丰富有趣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进入每个角色,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二、 指导方法,使学生活学,重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为了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教师要以训练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会分析,由“死学”变成“活学”,进而达到会学,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一)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这个过程很重要。现在一直在强调合作学习,而有的学生直接把希望寄托在同伴身上,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致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我们教会学生预习“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的读书方法,这对语文学习有几大的好处。预习课文,先看题目,自己猜想一下文章内容,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初读课文,勾划出生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根据文体找出重要的信息,思考与自己猜想的内容的异同;再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查找资料,补充文学常识,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并在书上做上批注;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练习验证自学效果。这样,课堂上学生带着疑问或是已有的思考,就不再完全是听老师讲,而是和老师共同探讨学习。
(二)課中学习,师生合作,这个方法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我经常用“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能帮我讲讲吗”“装傻”,或是“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犯错”,让学生帮我纠正错误或是帮我解决“难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提示学习重点,突出难点。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章思考,互相讨论,自主探索解决了老师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很有成就感,因此更愿主动探究问题,积极思考。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的目的,教学活动就显得更为有效和积极了。
总而言之,教师“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借用别人的话结尾: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坚持实践,定能扎实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