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波
摘要:体育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实践表明,合作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藏的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教学程序,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把合作精神的培养渗透到体操、田径、球类等各类教材中去。从而为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 新课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中小学体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们对这种教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在国内外成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标准,从而取代了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是对不同学段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跟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正确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体育课应该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不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优秀的运动人才。要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宏扬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新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理念下,我认为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模式,塑造新的教师形象,以适应21世纪的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任务是在学生亲自参与,切身体验活动成果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体育教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其中许多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实践表明,合作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合作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德。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藏的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教学程序,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把合作精神的培养渗透到体操、田径、球类等各类教材中去。从而为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宜人情境,激发合作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境教学,不仅起到渲染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心境。育人先育心,学生心境开阔了,思维也就更为活跃,学习热情也就更高涨。情境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思想的提炼,更是教学主题的升华。而“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一种精神的塑造。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激情荡漾。教师更具感召力,学生也更富凝聚力。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效果更明显。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但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兴奋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技能,还要让学生自觉地达到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创造性地學习。
二、创设问题、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没有探究,就谈不上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动脑、动手实践,进行自主探究和发展,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势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每一项技术都不是仅凭体力就可以完成的,它更多的是需要智力、技术与体力的结合。我每学期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创编一套徒手操,然后选出编排得好的作为班操,让他们在学校课间操时间做,或者参加学校的创编操比赛。各小组的组操还可成为体育课上的准备操,哪一个小组编排的,就由哪一个小组来负责教,教师和其他同学都跟着做。这种授课方法可使学生学得很认真,竞争得也很激烈。对于简单的体育项目,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看录像,找资料预习,课中再让学生示范、讲解,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了就激发了出来,大家上课的激情高了,兴趣浓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身体的潜能挖掘了出来,创造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开发出来了。
三、通过多样化创新的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态度,没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再加上没有激情和创新的欲望,学生不仅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也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互动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