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2017-09-26 02:17黄玲
大经贸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教育者日渐关注的问题。同时,顺应学生全面教育的展开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小学生展开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也逐步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任务,而且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境况。因此,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不同的方面具体的分析,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因素

复杂多变的二十一世纪,需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身体,优秀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条件,但是由于环境的改革变化,以及中小学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有意识控制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立足于现在,朝向未来,渴望在生活中的挑战和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不是消极地维持正常状态,治疗、矫正和预防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一门科学。就是指人们能够以正常的认知、乐观的情绪、健全的人格、积极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环境,在心理上的到正常的发展。

二、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的,是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因素

1、技术的进步,环境复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社会对人才要求更加严格,并在教育中体现出来,所以让当代的中小学生就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也在逐步的增多。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小学生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各种不良的思想观念和各种不良作风纷纷涌入,甚至出现许多不良行为,例如:迷恋游戏,阅读不健康书籍,观看无健康内容的影视等。而中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还不够成熟,学生不能够积极的吸取社会健康的成分,最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2、经济腾飞,金钱观偏移化。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各个家庭的收入得到相应的增加,中小学生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长久的等级思想的影響,中小学生也自动将自己的同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那些富裕家庭出生的孩子,经常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总是用一种高高再上心态看待那些出生于较为贫穷的孩子,而且会在彼此的交往中,无意识的会采取一些伤害他们自尊和心理的行为,这些会使出生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由于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学生自高、自大、自负,产生严重的优越感,平时在与同学的生活中,养成了一种钱能解决一切的心理,不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然而部分同学因为家庭的贫穷,容易自卑、自闭,甚至有的受部分事件的影响,产生一种仇富心理。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类别。目前,中国的学校具有三六九等之分,正是由于学校等级的区别,给学生的能力水平的高低打上烙印,使中小学生在无形间走进一种比较的氛围。那些在优秀学校的学生就是被就读与较差学校的学生的家长用于批评自己孩子的对象。然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心理情绪形成的阶段,优秀的孩子因为经常受到众多家长的关注,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常年不能够受到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消极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2、学校教育方式。中国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广泛的存在与中小学的教育现实中,许多的学校依然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片面重视应试考试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成绩优劣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偏见,使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不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尺有缩短,寸有所长”。其次,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一定的超出中小学生的现实承受能力,学生容易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

(三)家庭因素

1、家长价值观的片面性。由于受到传统的“万般接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认为读好书是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唯一途径,所以总是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当时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孩子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久而久之,广大的中小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现实状况。其次,现在大部分的家长依然在读书上树立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总是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就是这个学生价值存在的体现,让中小学生在形成正确认知和正确评价自己价值的时候走进一个误区,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2、错误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现实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不经相同,所以每个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有许多的中小学家长不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让中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努力的学习,其他的所有外在的事情都承包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中小学生就不能够在现实中养成抵抗未来种种困难的心理;然而,在面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压力的时候,父母只是专注于工作,对孩子运用放养的态度。复杂的社会对中小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使学生很容易走入歧途,导致心理缺陷的形成。所以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

[2] 郭崇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3] 吴光勇,黄希庭.当代中学生喜爱的教师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

作者简介:黄玲(1993-04月-28日)女,汉族,河南信阳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解石三大因素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