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宇
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变化。《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里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根据“组間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成立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以4-6人为宜。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操作员、发言代表等,让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分工,每人做什么,干什么都能自己清楚。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二、精心设置探究的问题和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
三、教给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合作学习就会在叽叽喳喳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同学并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合作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这时教师如果能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引导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
四、合理安排合作时机和时间
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要为学习内容服务,服从于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怎么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个契机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是否进行合作学习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迅速地完成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学习成果
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对合作学习起着导向和促进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有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合作学习中有收获,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