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华
在语文的作文教学课堂中,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训练。在学生没有丰富生活经验做后盾的情况下,想象便成了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想象能力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其实在我们平时课堂上、教材中的续写就是很好培养方式。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高颚正是凭着续写了一部《红楼梦》而被载入历史史册。续写的要求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合情合理的延伸,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事物的因果关系,也可以编写出与原著大相径庭、出人意料的结局。因为续写为培养写作想象力提供了完全自由的空间,可以让人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写作想象力和预知事物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二十一世紀全新人才最为核心的方面。九年级的课文《孔乙己》,原文的结尾“大约的确是死了”似乎将尽未尽,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给文章续上一段“孔乙己传奇”,但是采用何种方式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课文,我总结归纳了以下三点。
一、延伸原文情节续写故事
续写课文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透彻地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内容、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等。然后自然延伸,与原文成为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原文毫无根据的任意发挥,更不能抛开原文另起炉灶,必须按照人物特征和性格的逻辑,情节发展的逻辑朝下续写。有位学生的续写是:“孔乙己虽然打折了腿,但是考取功名的心依然不改,因此他坐着用这手一路乞讨,乞讨的食物填饱肚子,乞讨的铜板则积攒起来,就这样艰难地移步到京城,继续他的‘科举梦,无奈久没温习诗书因此还是‘金榜不提名。孔乙己自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此次‘科举梦又破灭,他无法忍受周遭人的嗤笑鄙视,最后郁愤而终……”原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势力冷漠,作者很好地理解了主题,续写的故事紧扣主题,与原文完美衔接。
二、逆向思维选择续写材料
续写课文虽然要对原著“忠心耿耿”,但不一定要“百依百顺”,有时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也能收到“出奇制胜,满堂喝彩”的效果。来看看这位学生的续写:“孔乙己上京赶考竟中了头名状元,接着又入赘宰相府,位高权重,显赫一时。孔乙己有天心血来潮回鲁镇咸亨酒店看看,掌柜的三拜九叩忙来请安,丁举人负荆长跪不起,县令知府拱手肃立两旁……”这篇续文让人想到《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周围各色人等的冷嘲热讽和中举后他们趋炎附势的嘴脸。虽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原著不符,但文章揭露讽剌的根本实质未变,续文引人入胜。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封建社会以科举成败论英雄的人情世故和社会悲哀。
三、情景穿越再创故事新编
近期的微博、论坛、贴吧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穿越剧咋就能这么火?因为“穿越”是一个现代新题材,能吸引人的眼球,如果将“穿越”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来,就能产生吸引人的戏剧冲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时代背景都不一样,有反映古代赋税繁重的,也有揭露近代社会黑暗的,当时的社会境况与现在的生活环境都大相径庭,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时的人穿越到现代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孔乙己到阴间走了一回,阴司却告知他尘缘未尽,可孔乙己宁死也不愿回到清朝末年那个黑暗的社会,阴司‘哀其不幸就让他‘穿越到现代。现代社会的孔乙己做起了‘自由撰稿人这个与读书人有关的职业,绞尽脑汁写了《我和鲁迅的一段交往》《茴字的四种写法》《论窃书与偷书》三篇文章,但后来因为企图投机取巧结果却上当受骗,不仅文章未发表和获奖,反而被所谓的‘出版社骗得囊中无一钞……”续文写得新颖且富有哲理,作者让笔下的孔乙己“穿越”到现代社会,经历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
续写文章,变的是故事情节人物言行,不变的是文章主旨人物本性,通过续写文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有效途径。中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被束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于创造的气氛之中,让他们的想象驰骋于天际,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