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师范生培养之基石,师范学校不仅要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中突出师德,而且要在教师专业的教学中凸显、渗透师德教育;既要在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中彰显师德,又要在多元评价中规范、促进师德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汲取养分,通过阅读积累获取科学的个体意识、为人处世之道、为师之道、国家民族意识等真知灼见,全面提升为自己的修养与智慧,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实践能力。在坚守中华文化师德传统的同时,又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文化的需要,不断创新,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落实素质教育进行持续探索,并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并不断完善的培养体系。
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血液主要来源于师范生,因此,师范生的培养关乎国家教育发展的未来。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的培养,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文化的传承,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谓任重道远。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上师范生扩招,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出现了“以教谋利”“急功近利”等不良状况,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甚至是违法乱纪的现象。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师德需要教育培养,应强化师德教育,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传统色彩浓厚的专业,受市场经济冲击尤为明显,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认为专业知识是“实”,而师德相对空泛的“德空业实”观念趋于普遍,致使师范生中存在明显的“学而无用”论等消极倾向,师德教育亟待加强。
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德之培养应居首位,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从《大学》中的“德者,本也”,孔子的“诲人不倦”,以及刘备的“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白的“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陶行知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德在立人、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德乃人立身之本,人之言行举动无不为德之外现。因此,要强化德育不是空洞的口号或流于形式,而应融入日常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德之提升必须结合“识”之习得,依托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将德育的培养同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
一、德之本在于为人,人的存在是根本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存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2]P487的存在。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存在的基础和共同要求,因为“人类社会本体最基本的存在是人的存在,即社會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因此,只有以人作为出发点,才能科学地揭示、解答社会及政治本体中的诸多问题”[3]。首先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观念、科学品性,形成科学的健康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尊严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将这些观念和意识转换成为实践行为能力,沉淀为修养与智慧。这种沉淀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与积累,积累必须从阅读开始,也惟有阅读才能达到。中国教育自古便倡导从阅读诗文中获取真知的学习方式:“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4]P650阅读既要广泛又要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广泛阅读中华文化经典著作,从经典中获取对人及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识”——真知灼见,如自由与平等意识;同时,还要注重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对师德的认识,学习并转化为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修养和认识。
二、德之要在于处世,恰当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离开了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个人才可能融于群体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师范生惟有在端正个人品行,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智慧的基础上,具备同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与素养,才能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影响未来学生的成长,为之树德,助其立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智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5],从而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做好充分准备。如读《论语·子路》,孔子极为注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P134的言传身教,可以从中学到孔子如何为师、以身作则教育弟子的教育理念;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6]P167,主张在仁义道德面前师生平等,可以在以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鉴他平等教育的理念;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6]P145,提倡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极大热忱,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将极大的热忱投入教育事业,方能成就“百年树人”之大业。
放眼长远,更应站在德以兴邦的高度,凝聚众人之德以实现国之长治。个人离不开社会、国家和民族,个人的发展以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要服务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到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7]因此,师范生作为师资后备的主力军,必须对家与国、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有科学辩证的认识,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教育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家国情怀、家国传统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精髓。从《左传·昭公元年》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礼记·儒行》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至陆游《病起书怀》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宋史·岳飞列传》中的“精忠报国”,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亦可成为将为人师者及已为人师者教育理念方面的滋养。
师德培养,应立足于个人的健康与长远发展,兼顾个人与他人关系之和谐,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国家与民族,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国家与民族为目标。三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而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也正是正确、科学的德育理念孕育滋长的沃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有效借助专业知识,发挥专业能力优势,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汲取历史的智慧,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智慧。捕捉美之转瞬,融汇爱之涓流,品尝人生百味。阅读并汲取智慧,思索并享受乐趣,在创造中拥抱自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应该以阅读提高自身才识,以阅读提升自身德品,树立健康发展的观念,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服务社会与国家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从而能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将之提升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能力,“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三者之间是进层关系,知识的丰厚助推着能力的产生与提升,丰厚的知识是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基础”[8],在阅读中应注重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更应注重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endprint
面对中华民族的师德传统,培养师范生师德素养,既要继承坚守又要大胆创新,在坚守传承中充分发挥厚重师德文化底蕴的力量;同时,在坚守基础之上,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融时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其中,在师德传统基础上不断探寻生长点,适时进行创新创造,从而促进21世纪中国师德文化的丰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中国教育实现科学、健康的高水平发展。在丰富师范生的学识,塑造并提升其品性的同时,需紧跟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新步伐,树立教育教学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并重的理念,以教育教学科研引领、引导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深化、丰富教育教学科研,将两者辩证统一于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对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要具有开阔性的世界眼光,针对世界趋势、国家政策、课改方向,以及高考和中考新形势、新变化,制定系统且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不仅要力争自身全方位地做好育人工作,而且应力求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将德之培养同全面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思想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化育人模式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艺术建设有机结合,从而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一流水平,并积极争创全国师范生培养模式一流特色品牌。
在师范生培养目标中突出师德,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无不直接影响着师范生师德培养的成效。《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但是还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9]鉴于此,高等学校须针对师范生群体制定完善的师德培养目标方案,将年度目标制定与长远目标的实现科学地结合,教师培养目标任务才可能有效落实。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结合国家教育部及省市的各项政策和方针策略,逐步逐项全面落实,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学校广大师生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努力以师生和社会认可为目标,形成团结务实、作风优良的师范生学习成长环境。学校对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应具备明确的培养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整体进步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培养氛围的活力。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东方的孔子,无不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追求“有教無类”,因此必须坚持教育公平,树立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理念;坚持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程度的师范生在竞争互助中和谐发展,互促共进。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还应特别注重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将课程育人、制度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结合,将文化育人、法治育人和德品育人相结合,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纳入持续良性发展轨道之中。
此外,各学校还要充分重视通过多元评价途径规范、促进师德培养,加强对师范生师德素质教育的评价与督导工作,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年终的综合性自查,而且应注重平时的过程性督导督查,对日常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与调整,须针对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开展大量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工作,力求通过多元评价促进优良传统的坚守,并跟进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与创造。应依据参照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切实制定好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新的五年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并健全师德培养的督导评价机制,用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评价机制,引领、规范、促进各高等学校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国家和相关各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保持优良的师德师风,全程全员育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要彰显师德内容;师范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渗透德育内容;应将阅读中华文化优秀典籍作为师德自我养成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才识德品;必须保持先进的科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步伐;保持科研和教学实践并重,力求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落实;保持良好的自查、督导和评价机制,将德育的培养融于课程育人、课堂育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师德培养的科学、有效,高效、长效。
注: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6年度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王银辉.卢卡奇人学思想中的人民性理论初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1).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张元双.追求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教师建构与审视课堂的“五维度”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8]张元双.正确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应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J].语文学刊,2016,(9).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2016-03-17.
(王银辉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475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