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完整人格”,其精神要点在于注重人的自由意志与自身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理论核心与语文教學大纲中倡导的“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理念相一致。
一、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理论核心强调人性的本质是善的,只要后天环境适当,人就会自然地成长。他们尊重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创造性和自我实现。[1]而人本主义课程论建立在其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这种意识的觉醒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将人的个性解放纳入世纪发展的中心。各国教育界在此思潮的影响下,纷纷提出有关人本主义的系统理论,并将其运用进各门学科的发展进程中,将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形成放在现代教育的首要地位。
二、人本主义的内涵及特点
人本主义,即以人为中心,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最终目标,注重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人的意志及开发出个人的价值。在西方社会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切为了人”、宣扬“人性”,提倡“个性解放”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统治。在东方,人本主义体现为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意识。“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人,万物之本也”是将人置于中心,是一种信念。
将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语文学科建设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培养完整人格。马斯洛认为,“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3]在解读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种传统媒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每篇课文传达的中心思想,精心组织符合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浅层导入语切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由“倾听式”转向“参与式”,将知识如流水般沁入心灵,悄无声息地使学生得到课程目标中所要求的能力层级的锻炼。
(二)课程内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式的情感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人格的养成与发展,在人文性和情感性的基调上,对教材内容加以处理。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并且期待学习效果,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成就感以达到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课程实施: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因此要特别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教师需要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方面,每个环节都应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出适应学生实际能力的计划方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改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符合人本主义核心思想,而课堂就是一个学生与外界密切联系的实践场所,教师进行教学就是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达到“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教育方面,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的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而不应进行干涉和过多的控制。”[4]因此,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以完成自我实现。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权利,先培养口头作文的能力,再落实到书面写作就不担心无话可写了。
(四)课程评价:人本主义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评价标准是以教育者的角度进行成绩的评定,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局限于智力的衡量。人本主义课程论认为传统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提倡用自评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这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使受教育者意识到个人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获得进步而不是同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发“认知”与“情意”。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协调发展。
三、人本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深刻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情感性,也因此使得这门学科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用“美育”思想阐述了他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看法。他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5]说明美育偏重于情感的激发,唤起人内心的感性冲动。将审美教育思想运用于语文教学当中,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开发学生的智慧,用理性的头脑设计教学步骤,完成必要的教学内容。但仅仅实施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投入感情感染、熏陶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冲动,使之如激流一般喷涌而出,以获得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通过智育与美育的共同实施,完成最终的德育目标,也就是使人精神境界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情操的陶冶,用感性与理性的双重结合体达到“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看出人本主义的审美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一)案例一:语言美
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这篇事理性说明文时,我注意到它的特殊之处。事理性说明文本应该是艰涩、难懂的,是非常具备学科性专业介绍性质的,一般来说都比较枯燥、乏味。但是这篇文章却摆脱了这些特征,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陌生的物候学知识阐释得易于了解,并且说明顺序非常清楚,极富有条理性,说明语言生动典雅。比如文中第1自然段对四季特征的描写:endprint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個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感悟语言之美”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于这段话的描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使学生在我的分析中品析语言的高雅与生动。在分析之前,首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先自行品析特点,同学纷纷说了以下的感悟:
“四字短语连用很特别,读起来很顺口”
“语言优美,描写了四季的变化”
“有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
我明确到:
第1自然段语言精彩又生动,形象又典雅,且富有变化,既有四字短语的连用,也有长句的运用,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用“翩然归来”的轻盈敏捷之态写燕子的归巢,用“簌簌地”动态之感写树叶的飘落,用“衰草连天”写出深秋景象的荒凉之景,用“风雪载途”写出严冬之下的恶劣艰辛,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反映出自然现象同气候变化间的关系。[6]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文本,并从初读文本的真切感受出发,品析本文的语言美。教师则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氛围,然后以审美的角度深入解析文本,促成学生的言语智慧。将话语权先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先探索发现,教师再层层递进,既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又能体会科学审美。
(二)案例二:情感美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被人们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背影》、《春》、《匆匆》、《荷塘月色》等入选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文章都极具审美价值,下面以《背影》为例,说一说课文呈现的情感美。
第5自然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看到我们所教的中学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感情方面可能会存在“鸿沟”。一方面是老师声情并茂地解读课文内容,以至于感动到自己。但另一方面,学生可能由于阅历尚浅而不能领悟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处理。比如在设计教案时,先要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的父母为你做过哪些感动的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之后再结合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层层递进,将课堂氛围推送至高潮后,再回归文本,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体会“对父亲的复杂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洗涤,在美的感召下得到陶冶与净化。通过此类的审美教育,唤起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提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度,使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特别是以各门类艺术为主要手段,寓教于乐,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和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全心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7]人本主义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身价值放在首位,这种价值和信念正与语文教育中的审美理念相契合。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引进人本主义课程观,才能进一步落实使受教育者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美】马斯洛著,李文滟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程荣旺.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浅析及其启示[J].文教资料,2011,(25).
[5]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六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156.
[6]竺可桢,宛敏谓.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J].科学大众,1963,(1).
[7]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C].北京:三联书店,1987.
(李诚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0)endprint